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嵌入企业组织的系统化管理,其核心是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运用资源基础理论探讨了知识资源、企业能力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表现为,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促使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资源不断向核心能力转化。  相似文献   

2.
论战略信息系统与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晓聪 《现代情报》2004,24(10):168-170
传统的战略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模仿而难以维持。本文分析了动荡竞争环境下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提出战略信息系统要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与企业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紧密结合.营造一个有利于知识资源开发利用、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平台.使企业通过创新不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战略能力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对企业持续战略能力的重要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竞争说到底就是企业资源、能力与知识、创新的较量。谁拥有强大的资源和能力,并具有强大的配置资源和持续学习、创新的能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拼杀中战胜对手,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4.
企业动态战略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动态环境下,企业只有立足于其战略资源利用与战略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不断创新将其既有的优势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以动态战略管理模式对原有的战略进行管理。通过分析企业战略调整的影响因素,建立动态管理模式,由此才能获得基于企业动态战略管理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新竞争环境下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再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灿  赵波  周翔 《科技与管理》2002,4(1):44-48
在资源观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竞争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和分析熊彼特,达凡尼,查克诺瓦斯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不同观点,对新竞争环境下的持续竞争优势作出了重新界定,指出战略柔性是企业应对不确定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动态竞争战略形成过程:一个集成分析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战略分析范式正在向集成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动态竞争战略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提出了在动态环境下综合考虑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企业集成战略分析模型,详细说明了管理人员利用此模型进行战略分析的具体流程,以利于他们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资源与能力创造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传统资源观的静态分析方法和核心能力的刚性问题论在解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动态能力理论则从过程、位势和路径的维度深入分析了动态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国高科技企业在面临急剧变动的企业外部环境下,要着重培育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学习和吸收能力、重构与转型能力,确保在动态环境下的生存、发展和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传统资源观的静态分析方法和核心能力的刚性问题论在解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动态能力理论则从过程、位势和路径的维度深入分析了动态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国高科技企业在面临急剧变动的企业外部环境下,要着重培育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学习和吸收能力、重构与转型能力,确保在动态环境下的生存、发展和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9.
资源、能力和知识的持续竞争优势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65-169
持续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和企业实践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而资源、能力和知识在持续竞争优势的创造和持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对资源、能力和知识这三个内涵不尽相同,但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然后分别对三者在发展中的作用,在持续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静态竞争演变到动态竞争,核心能力成为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和动态竞争的根本驱动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将过去的产品中心战略转变为能力中心战略,利用汲取机制和组织学习.通过对现有核心能力的保护以及核心能力的纵向提升这两条途径持续提升核心能力.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动态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借助耗散结构的概念,在对既往战略管理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关键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要素,构建出动态的持续竞争优势模型。该模型从耗散结构的角度阐释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互动关系.以及企业何以调节互动关系去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为企业培育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古继宝  俞敏 《科研管理》2006,27(3):61-66,41
企业特定环境是对企业具有特殊价值并与企业不断融合的个性化环境,这一概念的引入不仅弥补了客观的环境视角、感知的环境视角和塑造的环境视角各自的缺陷,对他们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而且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拓展。企业可以制定基于特定环境的竞争战略,主动地去识别、选择与改善自身的企业特定环境,并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创造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李庆华  王文平 《科研管理》2012,33(11):152-160
自战略管理理论诞生以来,其隐含的研究假设就认为持续竞争优势是存在的。因此,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中心内容。但是,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企业越来越难以保持竞争优势。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所谓持续竞争优势通常是罕见的或快速衰减的,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国外许多学者转而开始了关于短期竞争优势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国外学术界存在着关于短期竞争优势的三种研究流派:一是基于行动的短期竞争优势研究流派,二是基于资源的短期竞争优势研究流派,三是基于业绩的短期竞争优势研究流派。  相似文献   

14.
耿帅 《科学学研究》2006,24(Z2):570-575
顺承企业资源观的理论核心要义,基于企业定位优势要素模型将具备李嘉图租金获取特性的战略性资源具体化为市场导向、企业家精神、创新和组织学习四大战略性资源要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验证各战略性资源要素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支持战略性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While research underpinned by the resource-based view (RBV) appears to suggest that IT-enabled capabilities are positively linked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such a link is often seen as a black box as the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competitive advantage can be gained appears unclear. In particular, research appears to suggest tha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y is linked to decision-making effectivenes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appears to examine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them. This study, drawing on the RBV, develops a mediation model to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key tenets of value, rarity, inimitability and non-substitutabilit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business analytics; and whether this link is mediated through decision-making effectiveness.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633 UK companie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link between the value, rarity and inimi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ich is partially mediated by decision-making effectiveness. Th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BV by developing a mediation model that looks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y also contribute to manag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the strategic valu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y can be maximized.  相似文献   

16.
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承资源观的理论要义,以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明晰了处于集群企业内部的战略性资源、处于产业集群层面的,共享性资源以及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出基于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概念模型,通过剖析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阐明共享性资源是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另一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方丽  慕继丰  张炜 《科研管理》2004,25(6):28-34,132
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武器。没有知识,任何企业都难以生存并赖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起着很大作用,但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有局限性。本文讨论了知识的重要性与信息技术投资的结果、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特别是隐性知识管理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个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和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构建之间的概念性框架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普罗米修斯》2012,30(1):85-100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approaches have developed traditionally from the knowledge-based view (KBV), a derivative of the resource-based view (RBV). Drawing on the relational and industry structure views, this paper present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These firms exhibit sophisticated and strategic KM practices and deploy a range of strategies in leverag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actice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current KBV needs to be modified and extended to reflect current KM practice within Australian biotechnology firms through examining their use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度动荡与竞争环境下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突破性创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四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以2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和有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财务绩效和战略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均能够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