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同时实现大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双赢的局面,必须大力开展对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法制的研究和完善.通过运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立法现状作一充分了解,本着客观真实、务求实效的原则,运用对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法律现状作出正确的分析,并深入政府、企业、高校等了解对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立法需求,提出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法律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可以通过地方社会技术创新、地方科技创新、围绕城市定位形成办学特色等三个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是培养城市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阐述了地方高校在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了地方高校在推进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研究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发挥职能以促进铜仁城市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分析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面临的现状入手,探讨了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地方政府的作用。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难以理清和政府协调难以发挥最佳效应。因此,理清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效应是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必然选择。就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具体策略来看,应以"两带两圈"发展战略为指导,进行区域合作,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与地方大学建设互为因果,相得益彰。城市是诞生大学的摇篮,大学是成就城市的动力;城市是大学发展之基,大学乃城市腾飞之魂。实现城市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城市和地方政府应当明确地方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的地位,以法制化积极提高管理效能。地方大学应当立足于地方特色,既要围绕内涵建设的关键性指标,促进办学实力整体攀升,也要强化办学特色,凝炼和放大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自身的优势。高校在学科、技术、信息和人才上有独特的优势,而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和特色,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更加紧密,与地方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就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体内容和项目而言,政府要从建立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科研开发平台、创新人事人才政策等三个方面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是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符合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本质要求。本文分析了建设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与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内在逻辑,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提出地方师范院校可以从赓续血脉、坚守初心、强化特色、示范带动、提升能力等方面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8.
培育学科特色是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根本出路。桂林理工大学在环境学科建设过程中,通过走“立足地方经济,服务行业发展”之路,以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作为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培养了一大批环境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学科,为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中国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各地方政府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体现了诸多特色。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发展。通过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地方高校资源的深入研究,找到二者作用合力,积极探究地方高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城市文化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太原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市属大学,太原大学担负着培育人才、科技攻关和服务社会的重任,要率先加快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措施创新,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强化办学特色,培育创新人才,为实现科教兴市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创建并实施创新型城市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激励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管理的科学性、自觉性和高效性,科学地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加快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一座大学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作为其文化核心的精神文化,包含着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校风、校训等多个方面,并具其自身特色。把握必要的原则,发挥大学城文化的整体功能,提升大学城的文化力,方能使文化成为展示大学城形象、推动大学城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表现出了开放性、远离平衡性,具备涨落和非线性的特征,并且其熵值特征很明显。新经济条件下,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要考虑影响城市竞争力优势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来推动城市系统向创新型的城市形态来演化。根据耗散系统的特点,应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市雕塑是一门特定的空间艺术 ,一座城市雕塑应是一种不脱离本土文化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品 ;城市雕塑应与城市本土文化、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空间文化、城市传统文化等因素相融合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背景,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乖,主要任务,在研究泰十1'I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坝.状基础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南宁市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绿城"建设的脚步还未停歇,近年来又在着力打造另一个城市形象——"中国水城"。"中国水城"和"中国绿城"的双城定位是基于其生态共通性的,强调的都是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两者并行不悖。对于南宁城市形象建设和传播,一方面应强调在"绿城"里做好水文章,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城市地理环境,保护和利用已有水资源,挖掘和创造增量水环境,进行科学和创新的双城形象传播。另一方面,应强调在"水城"里打好绿色牌,着力打造"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效果,水绿相宜,水绿相映,水绿和谐。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要从文化的层面去设计城市。以合肥为例,从提炼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入手,认为打造城市的理想形态,城市应朝着生态化方向、人本方向和文化精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