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荣格以集体无意识为原型理论,本文对荣格原型理论与和谐心理社会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并从自我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与社会心理和谐讨论荣格原型理论对建设我国和谐心理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荣格的原型理论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受理念论影响的西方传统的宗教和哲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他将“原型”运用来解释集体无意识内容之前,“原型”大致涉及两种主要领域,即宗教神学与哲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就来源于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荣格是基于分析心理学地基本假设是建立“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理论”,荣格借用了传统的原型术语,也继续延用了柏拉图关于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关系的思维模式,但却有意地扭转柏拉图以来关于原型解释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学批评界对原型批评这一至今在西方颇有影响的批评流派和方法所知不多,自1982年国内开始介绍以来,仅有几篇零星文章。叶舒宪副教授编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话-原型批评》,较系统地收编了原型批评流派的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了解这一流派提供了较全面的中文版原始资料。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有关原型批评理论的原始文献,下篇是有关原型批评实践的原始文献。原型批评的两大理论基础是弗雷泽的文化人类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弗雷泽的巨著《金枝》是原型批评在神话方面的渊源,《神话-原型批评》收入了该书第四部《阿都尼斯的神话与仪式》,它通过阿都尼神死后再生的神话,阐述了西方文学中“复活”这一基本主题的历史起源、变化形式等。荣格的《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是对原型问题的权威论述,也被编者翻译收入。原型批评在有了两大基础之后,终于建起  相似文献   

4.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人格面具是荣格所提出的四种原型之一,角色压力是目前压力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此文中将两者结合,使用人格面具原型解释个人角色压力的形成及缓解之道。将分析心理学与角色理论结合解释个人压力,目的使得个体可以在压力面前有自己的解释力和缓解之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荣格关于梦的理论分析肖邦《f小调叙事曲》中曲式结构、和声、材料等因素,可以认为作曲家在《f小调叙事曲》中描述了一个梦境,这个梦境的结构以及内在的运作方式和荣格所描绘梦的结构与原理有着很强的相似之处与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在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一词多义表现出原型性结构、家族相似性、范畴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在多义词语义范畴中,原型常见于分裂,产生次原型.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以原型理论为指导的英语多义词教学可以一改以往机械枯燥的词汇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阴影(shadow)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及理论,它是用来描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本研究通过对荣格分析心理学中阴影的研究,发现阴影是必定存在的,如果阴影人物蕴含富有价值的、生命的力量,那么人应该把它们吸收到实际的经验之中,而不应该压抑它们。觉察自己的阴影,并承认它的存在,乃至达到某种心理的整合,是心理分析过程中重要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讲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北方的一个黑人女孩皮科拉梦想拥有蓝眼睛而最终精神失常的悲剧故事.以荣格的性格决定命运理论分析这部经典作品中两个黑人女孩皮科拉和克劳迪娅不同命运的根源,可以发现在白人主流文化下,作为弱势群体的黑人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养成怎样的性格特征,是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嫦娥奔月神话的文化破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月亮神话的原型意象作历时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嫦娥奔月与祈求生殖的巫术联系起来分析阐释.认为月亮神话经历了初始原型、次原型和复合型三种神话形态和演化模式,它们分别对应着丰收神、生殖神和复合的婚姻神.嫦娥是一位执着祈生求嗣的帝妃,其吞服西王母不死药和奔月行为均系祈生求嗣的巫术仪式行为;奔月时间应为具有生生之德宜子之祥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夜.  相似文献   

11.
从原型范畴的视角论述了英语双宾语动词,认为双宾语动词有三类:给予类、索取类和拒绝类.给予类双宾语动词处在基本层次,是原型.双宾语结构的典型成员“give sb.something”构成“X致使Y拥有Z”或“X成功转移Z至Y”的语义也是处在范畴的中心,而范畴的其他成员处在较边缘的位置.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同时受到内含词语和构式的双重压制,同构不同义是通过隐喻、转喻认知机制延伸出若干非原型性用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关于母亲的四个问题:1.母亲的认知模式。2.母亲的范畴结构。3.母亲的原型。4.关于母亲的心理定式。从原型理论来看,"父亲的合法妻子并生养孩子"是母亲范畴的原型。但原型效果本身不足以组成心智表征理论。相反,原型应该被理解为所涉及认知模式的副产品。同时。范畴结构的产生也离不开认知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认知差异。人们以不同类型的母亲作为判断、推理的标准,形成心理定式。  相似文献   

13.
此文对原型理论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归纳了原型范畴的特点,以及以bachelor为个案分析了原型理论在词汇释义的应用,主张将百科知识和原型实例纳入词条信息,在词典释义中构建一个可以揭示词、世界和心理之间动态关系的理想模式,以期找到一种可以改善高级学习者词典释义质量的更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莫言是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代表作《生死疲劳》自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拟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生死疲劳》中的主要人物蓝脸和西门闹的原型,研究这些原型,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也可以给文学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孟醒  卢婷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4):100-102
明清小说中有不少徽商的形象,通过小说和史料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百折不挠和左右逢源是其两种形象原型,正好印证了戴尔·卡耐基的成功理论,成为现代成功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在海明威的小说特别是描写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的小说中,都体现了一种人神易位的现代意识.“征服”的主题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反复的表现.这种反复运用的主题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家那里被称之为“原型”.所谓原型,就是“指那种在文学中反复使用,并因而具有了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①它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人物、结构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突出,荣格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心理类型理论中的两种态度(内外向)和四种功能(感觉、思维、情感、直觉)。此外,本文试将这些分析心理学的思想推广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认知语言学并非是一个完整而统一的理论,而是不同的认知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观点的松散归类. 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理论有原型范畴理论、主体/背景理论和隐喻理论. 本文从这三个范式下研究介词under ,认为在原型范畴理论下,under为意义"下"的原型范畴;在主体/背景理论下,un-der指示了一种静态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隐喻理论下,under 表达了位置、数量、社会等级、状态四种映射关系. 文中所用语料来自《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相似文献   

19.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的祀主或者说东皇太一的原型,自汉代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众多学者从文献学、神话学、天文学、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考古学、文字学等多学科对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许多结论,据不完全统计,有40种观点.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进行综合考察,东皇太一的原型应当是楚人崇拜的至高无上的上帝颛顼,它既是天皇大帝,也是北极星神,还是水神.  相似文献   

20.
箱庭疗法是近10年来在我国心理咨询实践和实证研究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疗法。箱庭疗法的产生源自于荣格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通过制作箱庭作品,从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自我的和谐与心理的成长。目前箱庭疗法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治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