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秉持"一起向未来"的理念,沿着"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两条主线,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重点讲述了各国运动员奋力拼搏的故事、中国筹办冬奥会的故事和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等三方面内容,体现出路径"四通八达",内容人性化与命运感,呈现小切口、小细节,传播形式多模态等四个特点,从平衡内容、时代语态、"他者"视角、...  相似文献   

2.
当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进一步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强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二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明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地不断变革发展,影响着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在如今新兴媒体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媒体融合背景,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成为我们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内容上来看,需要我们挖掘具有"实、新、特"的好故事,激发对方听我讲的兴趣;从视角上来看,需要我们压低身姿,以个人魅力折射中国魅力;从渠道上来看,讲好中国故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必须要利用媒体融合所提供的平台,将"好故事"传递出去,激发国际人士参与讲故事的热情。通过利用媒体融合的特征,发挥媒体和信息媒体的资源优势,讲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从"我的"转化为"我们的",才是"一带一路"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4.
周巍 《传媒》2021,(14):67-69
全媒体时代,通过讲故事来阐述、宣讲理论,给人以启迪并使人产生共鸣,成为党课的创新传播形式.党课《从"心"出发》在故事内容、讲述者、讲述方式、传播平台等方面精心谋划,既讲"好故事",又"讲好"故事,成功提升了党课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党课.  相似文献   

5.
从"用事实说话"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变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宣传观的多重升维."用事实说话"作为革命战争年代反攻敌人、动员群众的重要武器,到建国后成为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宣传鼓劲方式,直至当下,不断增添适应新时代条件的新内涵,闪耀着实践的光辉."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从当下实践出发的大宣传观,既在强调讲事实、真实性、人民性的基础上继承用事实说话的思想精髓,又在传播主体、内容、范围和表达方式上完成了对传统新闻宣传的升维.二者皆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实践的逻辑,再凝练为中国特色的新闻宣传话语,成为百年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生不息的实践典范.  相似文献   

6.
汪蓉 《声屏世界》2017,(6):55-56
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精彩故事在我们身边发生,新闻记者要深入挖掘那些能为社会凝聚共识,为改革汇聚合力的人和事,成就精彩故事,向受众传播中国好声音.如何成就精彩故事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且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要讲好精彩故事任重道远,需要新闻记者深入最前线,进行新闻采访创新,新闻报道才能真实生动.  相似文献   

7.
王晓红 《传媒》2018,(5):17-20
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落地平台建设、媒介话语转型等方面,下了大工夫,不可谓不努力,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品牌的影响力还远不够大,平台落地的实际效率还远不够高,文化输出的感染力还远不够强,离拿到话语"主动权"还有不小的距离,其间有意识形态影响,也有观念方法问题.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不只是政府或媒体的义务,也是包括各类企事业机构、公民个体在内的责任.那么,如何讲又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究其根本,是在跨文化传播中促进认知和认同的问题,海帆奖评出的优秀案例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资源丰富的今天,专题片、纪录片创作已经走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传播环境的变化、受众需求的变迁,"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电视从业人员的共识,"讲故事"、"讲好故事"是广大电视工作者追求的主要话语方式。如何从讲"好故事"到"讲好"故事是值得广大从业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怎样把故事讲好只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讲什么样的故事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呢?可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新时代下新闻媒体记者不仅要传播新闻信息,讲故事,更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媒体记者的内在竞争力.文章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为主题,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简要描述;接着文章从三部分探究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叶刚 《传媒》2021,(11):75-77
迈入新时代,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正在发生重要的嬗变.本文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为例,从优化传播效果的视角,运用纵向比较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我国当前对外传播的三个转向,即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从理性说教转向感性故事,从自说自话转向有的放矢.这些嬗变对于我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受尊重大国形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升国际话语权,必须让国际社会听得到、听得进中国理念、中国立场、中国主张。要创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叙事方式和国际战略传播平台,重点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用什么讲”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中国故事“讲什么”“跟谁讲”“如何讲”的现实问题。文章着眼于国际传播的这三个基本问题,分析了高校外语专业教材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用外语精准表达中国故事、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求同存异、包容互鉴中进行平等对话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深讲透中国故事的能力,为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高层次外语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国需要推出更多优秀的对外图书.文章梳理我国图书"走出去"现状,剖析优秀对外图书稀缺的主要原因,并以传播"中国声音"的先行者林语堂的代表作《苏东坡传》为例,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图书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我国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工作所恪守的一条基本原则。本文认为我国新闻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时,要立足多媒体发展的现实,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传播;针对目标受众的接受习惯,实施精准性、他者化传播;彰显中国文化的内容特色,实施跨语境、跨文化传播,实现全球传播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15,(1):22-23
领导点评 翟惠生(中国记协党组书记)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记者在讲述本人故事的同时,他和这个时代的命运连在一起,能讲好故事的人,应该是一个最朴实的、最真实的记者,而朴实真实恰恰是我们新闻的生命.新闻界应做讲好中国故事的排头兵,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他们所讲的故事,实际上记录和反映了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当一名好记者,讲好中国故事是职责,也是追求.只要记者眼光向下,就能发现更多的中国好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激荡人心,留得下、传得开的.  相似文献   

16.
秦拓 《新闻传播》2022,(5):39-40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近年来在文化推广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海外传播中有像李子柒这样的自媒体,是我们媒体工作者的骄傲."李子柒"自媒体的海外传播的成功,值得当代媒体人学习借鉴.鉴于此,笔者结合对外传播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李子柒"自媒体文化内核及其海外传播的发展路径,旨在探究自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对外...  相似文献   

17.
赵静  郝雯婧 《传媒》2021,(12):44-46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作品是世界各国真实、立体、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本文认为,要想充分发挥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应该从"文化维""翻译维""融媒维"建构纪录片的传播策略,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殷陆君 《传媒》2015,(1):12-13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12月,新闻界有两件事引人关注:一是15日开始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二是19日开始的“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巡讲.一个个有味道的故事、有温度的新闻呈现在我们眼前,似一阵阵清风扑面而来.真实记录,真情撰写,真挚讲述,真诚传播,让我们感受到讲好故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宝类节目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传播价值、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四个方面探寻国宝类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路径,总结其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了从中国价值到全人类价值的价值创新、从中国内容到全球内容的内容创新、从中国官方媒体到全球媒体的传播主体创新、从卫星电视到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渠道创新。  相似文献   

20.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