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贺林和他的团队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有这样一条信条——"做一件事,就要努力做到最好"。院士名片:贺林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术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出任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院长;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3.
"他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为祖国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这是2011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黎家的颁奖词。这字斟句酌的话语,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位海归科学家投身科研、激情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杜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目标识别技术。雷达目标识别是提升雷达传感器信息获取能力的关键技术,是我国长期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被美国等国列为高度保密的国防关键技术之一。杜兰教授针对雷达目标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5.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F0002-F0002
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实验室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人才队伍,有学术带头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永丹教授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林跃生教授,有博士生导师7名。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90名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设岗学科、籍贯、受聘院校、当选年龄等特征状况信息。研究表明:我国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存在设岗学科分布不均衡、受聘院校分布过度集中于优势学校、生源院校与受聘院校“近亲繁殖”现象突出等问题屏障。其最大问题可以归结为马太效应屏障。为了超越屏障,更好地释放“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政策红利,我们建议关注“长江学者”这一科技人才政策的功能开放性,增强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15,(1):12-13
个人简介男,英国籍,1961年12月18日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目前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系主任兼制造系统首席教授。2010年入选国家第三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可持续制造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8.
<正>专家简介:贾鑫明,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免疫与病原微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真菌感染与分子免疫课题组PI,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PI;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上海市卫计委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和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入选者;已发表研究论文26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第一作者3篇,通讯作者7篇,文章发表在Immunity、  相似文献   

9.
张建卫  王健  周洁  乔红 《科学学研究》2019,37(2):235-244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杰出代表,其成长规律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以1998-2016年度高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67名特聘教授的履历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度编码,利用生存分析法动态考察其成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总体发展趋势上存在年龄、学科和地域分布差异特征;Kaplan-Meier分析表明,多样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的人才进入副教授和教授阶段的风险率较高,意味着生存率较低,存活时间较短,可加快其职业晋升速度,而单一化教育背景的作用则相反;COX结果显示,年龄降低了副教授、教授阶段的生存风险并因而延缓职业成长,留学经历增加了副教授阶段的生存风险并进而提高了职业成长速度,博士后经历则降低了生存风险并因而减慢了职业成长速度。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人物名片     
正唐睿康,男,汉族,1973年1月生,浙江湖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8月参加工作,2005年12月加入民盟,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相似文献   

11.
<正>田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会长,我国临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世界分子影像学会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医学会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获得2012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6年中国青年科技奖。培养的研究生获得国际学术奖达10人次。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苑》2014,(11):44-46
<正>[导读]1980年,熊利泽从湖北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并入伍,从此就与这身军装结了缘。1988年,本科毕业后,他考取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此后进入西京医院麻醉科工作。从士兵到将军,从医生到院长,从普通科研工作者到"杰青",从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到"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从年轻的留学生到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常务理事兼亚澳区主席,他在经常被人忽视的麻醉学科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奇迹。38年从军从医生涯,熊利泽走过了人生旅途的  相似文献   

13.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提高中国高等院校的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计划。该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李嘉诚先生及其领导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投入港币6000万元,教育部筹集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在高等院校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  相似文献   

14.
"始终将治病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这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蹇在金教授坚守了半辈子的准则。作为一名老年病科医生,他工作认真负责,关爱病人:作为一名老年病学学者,他注重临床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治学严谨.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敬业、执着、勤奋等美德;作为一名老年病学教授.他做到了有教无类、因人施  相似文献   

15.
正张希,1965年12月出生于辽宁本溪,籍贯湖南长沙。198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1982年,张希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之后留在吉林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  相似文献   

16.
<正>给青年人的寄语:"对于挑战,总要全力以赴,想要获胜,就不必退缩。"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岩为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廖红颁奖廖红,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廖红长期致力于农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植物生理学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在国际著名刊物PNAS、Plant J和Plant Physiol等刊物发表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学术论文110余篇,他引超过1200多次。她的研究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荣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及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相似文献   

17.
浙江大学"工业过程的控制理论与总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团队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褚健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4年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并在2007年度获得滚动资助.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业月刊》2005,4(1):F002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经教育部批准、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农药学省级重点学科组建的,由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杨光富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拥有农药学及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机化学、农药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六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农药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相似文献   

19.
正陈晓红,1963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湖南商学院校长,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与首席教授。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管理学会  相似文献   

20.
正专家简介:陈冠益,博士,教授,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生物基油气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生物质燃气燃油技术工程中心主任。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2011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201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2014年获得长江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