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职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坚定学生创新信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途径,强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高中历史学科的美感为更多人所发觉。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历史学科就是一门艺术学科,具有极大的美学艺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将历史知识之美展现给学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将高中历史教学与审美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在探究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高中历史学科的改革。培养审美能力,是教学创新的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全方位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职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坚定学生创新信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途径,强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6)
本文简述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历史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首先分析本研究之目的,包含其重要性、功能以及意义;随即阐述了历史学科"史料实证"培养的必要性,接着对"史料实证"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己之见,最后以细致入微地讨论信息技术的价值以及使用方法终篇。教海无涯,蠡测成文,临纸匆忙,若益于同仁点滴,则是我之深幸。  相似文献   

5.
姜玲 《科教文汇》2008,(15):60-60
在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居于核心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前提。就历史学科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正确恰当地选择教学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灵魂,创新更是动力,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确定了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辉煌地位。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要实现中国梦,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自己的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努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既: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交给他们一个创新的钥匙;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学生搭建创新的阶梯。  相似文献   

7.
程学梅 《科教文汇》2014,(9):173-174
中学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备着其他学科不曾具备的培养学生素质之潜能。目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虽然也加速了改革的步伐,但在很多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历史教师在执教历史课程时,习惯于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的公式化讲解和分析,言必称"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看似科学实则干巴;造成学生虽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学科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落实也受到了影响。新课程改革也强烈呼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自身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文史结合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程学梅 《科教文汇》2014,(3):173-174
中学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备着其他学科不曾具备的培养学生素质之潜能。目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虽然也加速了改革的步伐,但在很多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白晓红 《科教文汇》2008,(28):181-182
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在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有独特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民族精神的培养、世界意识的树立、对其他学科学习的促进等方面。因此,各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和肯定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并努力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实现"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实现"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下历史学科的内容已经基本摆脱了"繁、难、多、旧"的弊病,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信息已经大为减少,更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提供了可能,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等提供了时间。本文从教学应侧重于以归纳历史知识点为例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侧重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教学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组织设计教学,以求基本历史知识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初中学习阶段是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思考习惯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开设历史课程、开展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跨越时空维度进行独立思考与培养人文情怀,还要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这一核心价值在新一代人身上传递。历史教学培养爱国的人,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关注个人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也关注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本文主要阐述在新时代教育下以"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时代要求我们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教师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会学",重视能力培养,达到全面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作为中学教育必修课的历史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彭大祥 《科教文汇》2007,(11X):116-116
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学科的能力就是一般能力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初中历史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点学科,它同时也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新课标的总旨要求下,历史这一学科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正确的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进程,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能力。但长期以来,历史在初中学科当中一直被认为是"副科",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历史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历史在学科与教育教学当中的地位与影响,下面就简单的谈一谈历史在学科当中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对中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学科的能力就是一般能力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公共管理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善于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灌输管理知识更为重要。公共管理的学科历史相对短暂,学科体系还处在不断完整之中。在目前的学科框架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突出学习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夯实基础知识,突出理念教育;实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