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马广兰 《科学大众》2014,(12):76-77
孩子,你慢慢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速度。在我们老师的身边,每时每刻都环绕着众多的孩子,他们都是多姿多彩的,但也不乏一些相比其他孩子黯然失色的孩子——特殊孩子。对于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我们更要以爱的名义,告诉他们:"孩子,你慢慢来!"更要告诉自己:"让孩子慢慢来!"  相似文献   

2.
事实上,任何一类言语人才的成才,都是基于原生的言语生命的特殊禀赋,即人的言语"野性"、"天性";保有"野性"、"天性"才能生长成"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首先要确立的观念便是:爱护、顺应每一个孩子的言语"野性"、"天性",牧养每个孩子的言语生命。笔者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让主问题与批注相得益彰,即在批注中生成主问题,又围绕生成的主问题进行批注,是爱护、顺应每一个孩子的言语"野性"、"天性",牧养言语生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忽视、歧视每一个孩子,努力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总之我要用一生去追寻这份美丽,用我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做一名幸福的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成长过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不仅要发现问题、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更要逐渐走进孩子的内心,以爱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的"短板",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发现"短板"存在的原因,认真分析原因并找出对策,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转化后进生,使"短板"不短,这样才能够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6.
实践对孩子的重要性,教学是要靠老师"教",但是,更多的是在"学",单单的让孩子们去接受这些所谓的理论知识,只是学习的最开始,也是最枯燥的一部分,实践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孩子是适合在自然中健康成长的,多让孩子走进自然,接触生活,也能逐步培养孩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作为班级的"老大"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像父母,关爱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哪怕是问题学生,有疾病的学生,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她们感到学校的温暖,感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更好地做人、做事、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叛、多动、狂躁、焦虑、歇斯底里"等异常行为。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不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无端指责或打骂,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更加严重。为了帮助这些家长和老师能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寻求有效措施,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这里我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家长或老师能有所启迪:应该对"不听话"的孩子多加关爱,使他们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江绿波 《知识窗》2011,(8X):49-49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语文能力。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挖掘其潜能。一、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孩子对颜色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老师不能用现成的绘画色彩知识强行对孩子进行灌输。我觉得老师的责任是: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孩子对色彩的敏感度,给予孩子多角度、全方位的启发和提示。  相似文献   

11.
马连良先生1931年首次提出京剧表演中演员要"真动心",这与当代戏剧表演理论高度吻合。"程式化"是京剧表演的基本语汇,"唱念做打"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的手段,大表演语境下,将戏曲创作精义与戏剧表演作对比性考量研究,最终达到相互融合,是当下艺术走向的一个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而家庭教育又被公认为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父母们自然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百般照顾,其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你好"、"为了你的前途";于是,千方百计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物质资源,最优越的教育资源.然而,却往往走入"为你好"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幼儿意识的培养,要从三方面注意:首先要对少儿少说"不"字,鼓励孩子个性发展。其次是要多开展幼儿自主活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意识。再者是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个性与共性共存,正视每一个幼儿的需要。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核心,要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激发每一个幼儿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义务教育中,小学数学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使孩子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老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是孩子们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老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创造一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从而发展新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激发他的学习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让孩子接受抽象、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呢?创设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似文献   

16.
魏蔡连 《内江科技》2007,28(11):30-30,70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比作演员,而把学生比作观众。动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因此也就没有"互动",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都不理想。实际上只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坚持让学生当演员并尽量充当主角,师生互动仍然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做班主任的老师,要能够让孩子在学校期间由他律变成自律,引导他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这段话对"自律"二字赋予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工作繁琐细碎,不仅需要教师的仔细观察、细心照顾,更需要教师设计并采用有效的手段来辅助良好常规的形成。本文就结合实践来谈谈"如何培养班级的良好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09,(7X):72-72
<正>北京八中初三老师王海燕对考生提高作文成绩提出建议:考生要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篇作文,作文写好后至少改三遍。王老师说,作文写完后,要"趁热打铁",进行第一次修改。先要考虑全局如何,看一看表达的中心是否集中  相似文献   

19.
"老师,这是什么?""老师,这个怎么做?""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老师,老师……"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接下来会问出什么问题。但是,孩子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是无视?直接回答?还是……今天,我就从我与孩子的一个故事讲一讲我对于孩子问题的理解和问题背后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要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数学,孩子的智慧就在孩子的手指尖上,做过了,就会有发现与感受,从而获得知识。老师不需要高深的教学理论,不需要精细的教育科学,只是多点思考,多点灵动,多点真正"沉下去",让学生"浮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