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琼 《科教文汇》2010,(20):96-96,99
我国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古诗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代表,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艺术殿堂,领略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情感美,了解古诗的构思美和语言美,让学生在古诗的审美愉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4)
古诗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心益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虽然有些初中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较强,但还不是十分透彻,本文将针对情感启发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论述,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悟古诗中所蕴含的情与美,陶冶情操,激发灵感。  相似文献   

3.
周巧娟 《知识窗》2014,(22):25-25
要想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使他们获得思想启迪。笔者从把握古诗的图画美、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这四个方面,谈谈古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的教学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的始终。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加强古诗教学,研究古诗教学的特点,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不断吸取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丰富学生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达到博古通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美,让学生鉴赏美,进而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渗入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当下教育的重要任务。青少年是年轻蓬勃的一代,他们需要感知美、体味美、创造美。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体现美育的价值,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现美,发现一切学生的美。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生命之根,语文教学就是人类对美的挖掘,小学语文教学犹如浩瀚的大海,学生是小舟,教师的表达是浪花,小舟在浩瀚的大海中要想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浪花的推进与帮助。学生高尚的人格、宽阔的胸襟、崇高的理想都是对生命意识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得当的教学手法可以驾驭好学生对生命的意识。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呢。下面我们就谈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任玉青 《知识窗》2014,(20):44-44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然而,目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现状不甚理想,探寻行之有效的古诗教学策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审美情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古诗教材内容中蕴含丰富的审美情趣,教师巧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提供讲故事、画图画、唱古诗的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古诗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古诗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古诗的特点,注重学习过程的审美体验,以培养学生真、善、美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2.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我们中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生动感人的优秀篇章,为学生写作很好的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掘作文的情感因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知和领悟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为写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陈纪鹏 《科教文汇》2008,(22):98-98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语言精炼优美,表现了深刻意蕴和动人境界。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技巧地引导学生进入细微情境,体味接受美的熏陶启迪。可从补充资料、反复诵读、情景再现、联想对比、借助音乐几方面引导小学生领会古诗意境。  相似文献   

14.
吴文娟 《科教文汇》2011,(11):106-106,112
古诗教学往往会陷入老师教,学生学的单调模式,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淡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古诗不再头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诗歌之美、体会到学习诗歌之趣呢?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教育指的是通过物质、精神等不同的美的形式,以耳濡目染的渗透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心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中经常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引导教师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观,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课程更应该发挥其审美的教育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从小就懂得美、认识美。那么,我们就当前小学语文的课程来探讨一下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给学生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话题。下面将针对古诗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给广大的语文教师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面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树立高尚的审美观。笔者在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在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8.
王添花 《知识窗》2014,(12):73-73
古诗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灿烂的明珠,背诵古诗是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一环。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认为如果能做到课前运用激趣法、课中运用激励法、课末运用增趣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雷胜美 《科教文汇》2009,(6):133-133
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做到:趣味性的导语设计.使学生自觉进入诗歌情境;必要的点拨、精到的讲解,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精髓;形式多样、趣味横生的阅读,使学生由浅入深领会诗歌意境;对古诗进行复述、改编,使学生口头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一个读者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发现和审视古诗的魅力,通过对于古诗的理解从而去对于古人的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所表现的意境进行了解和体会。我们可以通过古诗去了解古人的生活,听取他们的心声,用我们的心灵去了解他们的过去,去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鉴赏是必须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