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对城市社区的民主法制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当前城市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是:城市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过强;居委会受到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冲击;居民参与管理的热情不高。对此,必须理顺政府与居委会、政府与企业、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提高居民在社区事务中的参与度,加快我国城市社区民主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基本建立起住房保障体系,其核心就是廉租房保障制度。根据廉租房实施管理、服务模式的特点,我们认为城市廉租房社区管理、服务模式是有效保障物业公司良性运转的一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三联模式“:以廉租户为主体,物业公司或者房地产开发商为辅,与社区居委会携手一同对廉租房及其住户进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社区具有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性的显著特点。在这里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遗留,而且存在居民素质较低、社区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适应新制度的管理与运作方式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中村"社区向真正城市社区的全面转型,必须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正确处理"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向真正城市社区的过渡与衔接关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居民和居委会及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的普遍性作为理论基础,政府、居民(居委会)、中间组织的角度,这里的政府主要是指基层政府,分别阐述城市社区自治中的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政府、居民(居委会)、中间组织三者的关系中找出解决城市社区自治中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自治是基层治理成果的表现,这关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基层民主的发展。社区自治组织在城市社区自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组织包括居委会、业委会以及其他的社会组织。目前,我国的居民委员会自治中存在与政府关系错位、与居民关系缺位以及其自身自治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要从改善社区自治的体制环境、完善居委会的组织结构以及构建多元参与共治模式三个方面考量,不断完善居委会自身的建设,以提高社区自治和社区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服务是指依靠政府、社区居委会和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广大成员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它具有地域性、公益性、便民性、群众性等多重特征.社区服务以社区为一定的活动空间,直接针对社区居民的需要和问题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管理创新必须走法治化道路。现有规范城市社区管理的文本规则包括宪法、法律以及中央和地方的规范性文件。虽然法治框架体系完整,层级清晰,但是内容相对单一,且相似性较高,亟待补充和完善。大连市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的社区居委会和市场主导型的物业管理两种,二者在社会治理中都发挥了正向促进作用,但与法治化趋向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当下,大连市需要在进一步完善地方性立法的同时,通过推广社会主导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更好地平衡和消解政府权力和居民权利的冲突,进而促进大连城市社区管理及创新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单位社区在社区发展形式中依旧占据一定地位,具有自身的特点。居民参与意识是指社区居民为实现对社区义务的管理、决策、监督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有目的的价值取向,它对居民参与行为具有重要的支配和导向作用。影响城市单位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主要因素有:社区居委会、居民的年龄及学历、居民内在的利益驱动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社区自治的相关规定与实践都把居委会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的法律性质和社区自治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国社区自治发展的方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成败.目前法律规定的以及现实中存在的居委会作为一种强制性、全能型的居民组织,必将逐步边缘化,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方向应是鼓励发展不同性质与种类的民间社团.  相似文献   

10.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中,十九大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出了新的部署。"共治"二字充分体现了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社会已不再是由政府一手包办管理,而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居委会作为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困境。如何化解居委会工作困境,发挥其自治作用已成为推动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实证研究,以郑州市G街道居委会为例展开问卷调查,结合对其工作人员及居民的访谈,深入了解居委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困境及其原因,并探讨如何化解问题,力求为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