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乐为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念,其形成于先秦时期,特别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强调通过音乐实现"成己""、达人""、成物"的功用,重视通过音乐教育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孔子是中国"山水仁性"思想体系的开创者之一。"山水""、松柏""、日月"等也成为孔子"仁性"思想的代表意象。本文在研究了孔子山水意象的基础上,探寻了孔子山水思想与仁性内涵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和,是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标准与核心,以"和"将人、乐、心相沟通,成为孔子音乐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和"的音乐美育渊源出发,对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深入探寻,以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对夏代和殷代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周公提出了"德""、礼"思想主张,其思想提出之后,周朝的统治者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鬼神世界的神权政治难以维系和保佑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逐渐开始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的德治和礼制。孔子在周公"德""、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仁学"思想,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周公"德""、礼"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并探讨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贺绿汀经历过"学堂音乐"、社会主义音乐教育,他的音乐生涯是伴随着中国音乐教育的产生及发展而成长的。贺绿汀别具一格的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界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当前的音乐教育有着许多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赵明 《兰台世界》2014,(11):147-148
和,是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标准与核心,以"和"将人、乐、心相沟通,成为孔子音乐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和"的音乐美育渊源出发,对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深入探寻,以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礼乐教育家.他曾向老聃学"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孔子在周天子失去对各"诸侯国逾制"、"礼崩乐坏"的新旧社会交替、大变革的春秋时代,用自己的一套学说"礼"、"仁"、"中庸"的思想理论,来竭力维护将要崩溃了的封建领主旧的礼乐制度,故"礼"、"仁"、"中庸"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元会仪"始于汉初,最初是为了体现皇帝的尊贵而设立的年度盛大朝会,汉代"元会仪"将"礼""、乐""、政"相互融合,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性活动,还体现了我国古代浓厚的音乐政治论思想。本文介绍汉代"元会仪"的来历和主要的步骤,分析其蕴含的音乐政治论思想,并着重揭示其中的"礼乐"和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沈心工被国人誉为"学堂乐歌之父",主要源于其自行创作和编写的学堂乐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被学生广为传唱,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所以本文就主要从沈心工的音乐思想的形成、音乐题材的选取和音乐教育的策略等方面来阐述沈心工在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方面作出的贡献。一、风雨兼程的求学之路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于清同治  相似文献   

10.
<正>1942年,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以促进国人的音乐教育、弘扬民族正气、提升抗战精神、争取一切抗战力量为宗旨,开展了陪都"音乐月"活动。在1942年3月29日,由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与"白沙音乐教育推进委员会"共同主办了"音乐月"的首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首场万人大合唱活动,大合唱地点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晏婴提出了"心平德和"的思想,将音乐欣赏与治国之道联系起来。这一思想认为,乐音的和谐能够使得音乐更为美妙,君主若懂得欣赏和谐之乐并以乐理为准治理国家,就可以达到"心平德和"的音乐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与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包括他的全民音乐教育观、民族音乐教育观、音乐教学论、合唱教学思想等,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课程标准》在一定范围内继承了其精华,但有了更具深远意义的发展,作为高师音乐教师,有必要对二者的内在联系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就《音乐课程标准》与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初步探求二者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3.
张铁军 《兰台世界》2013,(25):136-137
李叔同的音乐造诣极高,本文针对李叔同的音乐艺术成就分析了李叔同的生命轨迹、音乐贡献、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兰台世界》2014,(10):104-105
本文对音乐改良掌舵人萧友梅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介绍,他肯定传统音乐价值,重视基础音乐教育和西方音乐教育,鼓励创新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希望国内音乐创作获得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音乐改良掌舵人萧友梅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介绍,他肯定传统音乐价值,重视基础音乐教育和西方音乐教育,鼓励创新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希望国内音乐创作获得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众所周知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卓越的歌唱家、演奏家和作曲家。相比孔子博大恢弘的教育思想体系,反映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篇幅不多,但其所占有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是从研究周礼入手,找到了自己理想社会的基石。在孔子看来,“礼”是社会秩序行为规范的外在形式,只有一切都按照“礼”的形式去做,“道”也就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最高境界才得以实现。而乐是礼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礼,就有什么样规模的乐。所以孔子对“乐”的重视是可想而知的。穿越时光的隧道,经典的光芒照耀百代,现代的音乐教育仍然可以从孔子那儿获取宝贵的教益。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为孔子美学思想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理论环境.30年来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孔子的"音乐美学、文学与修辞美学、社会伦理美学、审美教育、内涵与外延"等5个视角;它经历了"批判→部分肯定→全盘肯定→颂扬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等4个发展阶段;对其美学地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儒家美学奠基人之论述.  相似文献   

18.
张怡 《兰台世界》2014,(3):63-64
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在封建社会里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李隆基的音乐教育思想及音乐活动都涉及了很多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唐玄宗李隆基的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在封建社会里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李隆基的音乐教育思想及音乐活动都涉及了很多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唐玄宗李隆基的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殷婕 《兰台世界》2012,(33):63-64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思想雄浑。综观孔子一生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尤其是他所倡导的极具深邃内涵的音乐思想至今仍对我们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