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不断完善实施。本文通过概述社区矫正的发展现状,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构成和专业水平、矫正教育方式方法、矫正保障体系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探索,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提出如何打造远程教育平台,使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范化和网络化,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是将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人员,通过在社区中执行刑罚,改造成守法公民的一项工作。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制定社区矫正法",这将进一步助推社区矫正事业的发展。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建立矫正档案是关键。天津市作为全国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城市之一,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简思达 《大观周刊》2012,(23):76-76
社区矫正源起于西方,我国社区矫正起步晚,经验缺乏。在我国逐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过程中,构建一支高效、专业的社区矫正队伍乃是当务之急。而加拿大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社区矫正不仅起步早,发展完善,而且卓越成效,因此通过介绍、分析加拿大在社区矫正人员配置上的做法,相信能为我国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档案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是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地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治、帮助救济的重要条件。但由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实现社区矫正档案管理数字化目标面临着缺乏需求分析、法律体系不完善、资源整合不合理以及缺失质量控制等困境。因此,要通过科学评估社区矫正档案数字化利用需求,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分层优先,合理有效地整合数字化资源,加强对社区矫正档案数字化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措施来优化社区矫正档案数字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何谓“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今年司法部部署的六项重要改革之一,被称为“国内史无先例的刑罚改革”。从今年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五个省市将先后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何谓社区矫正,它将给人们带来什么,对我国司法行政带来哪些变革?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吴志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详尽的剖析:“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是社会管理领域之一,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漳州市芗城区不断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完善社区矫正机制方面也面临了诸多困境。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应该进一步探索体制机制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工作档案是社区开展矫正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它客观地反映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轨迹.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自省司法厅将牡丹江市东安区司法局设为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单位以来.牡丹江市社区矫正工作于2007年初开始筹备,同年9月份正式启动,接收矫正人员及档案。为了使矫正人员及档案顺利地从公安机关移交.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矫正人员及档案的接收任务。两年来,按照《黑龙江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流程(试行)》、《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及有关档案管理的要求,我所的矫正工作档案、照片档案、矫正对象档案经过科学归纳与整理,已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现根据我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两年来我做社区矫正工作档案管理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钟祺 《大观周刊》2012,(49):64-64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是目前刑罚执行发展较快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意味着,从2003年开始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正式被确立为一项法律制度,社区矫正的实现与进步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与国家法律的认可。本文将以社区矫正的概念、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方面,对社区矫正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雪生 《大观周刊》2012,(42):60-60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并行的行刑方式,将其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检察机关要实现其社区矫正监督权,应首先改变自身的重刑立场,在刑罚活动中积极运用社区矫正的理念,渗透到适用非监禁刑的各个步骤和程序中去;做好相对不起诉人纳入矫正对象范畴前的矫正工作;完善检察监督工作机制;完善立法,提高检察机关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李莎 《大观周刊》2013,(9):12-12,11
纵览世界,美国是社区矫正制度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本文介绍了美国社区矫正的特点,分析了其优劣,并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档案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阶段、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目前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值得广大矫正工作者重视及改进,为社区矫正工作深化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1]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颁布后的我国社区矫正人员档案管理的特点、档案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社区矫正人员档案管理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我国司法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稳步实施的重要环节。网络社会的崛起给社区矫正档案管理信息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关文静 《大观周刊》2011,(15):42-42,25
社区矫正是兼有刑罚执行和社会工作属性,致力于追求促使犯罪人顺利再社会化并过上守法生活的个别预防目的且兼顾一般预防的刑罚执行制度。其再犯罪学上的理论依据主要有标签理论、社会习得理论及复归理论等。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社区矫正的入刑,体现了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矫正在刑罚执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区图书馆具有其教育职能,“社区矫正”正是使这一教育职能得以延伸的具体体现。文章从注重社区矫正对象的精神塑造;注重矫正对象的技能培训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扩大服务覆盖面等方面,探讨了社区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态     
<正>湖南省档案局联合省司法厅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形成与收集、整理与归档、保管与利用、移交等方面的相关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归档范围、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了整理标准、统一了工作要求。《办法》的出台让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客观真实、内容完整、保管安全、利用方便,进而提高社区监督管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贡献档案力量。  相似文献   

19.
黄淑雅 《大观周刊》2012,(45):82-83
2011 年2 月25 日新发布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明确提出了"社区矫正"概念,并在管制、缓刑、假释刑中做出相应规定。这意味着我国的社区矫正体系又发展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概念特征、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该项工作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