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圣火——光。她紧握着的奥运火炬,在熊熊燃烧着。是光,是一种神圣的光。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她都不会松开手,因为她此时此刻紧握着的是一种责任和尊严。她要让圣火熊熊燃烧,让耀眼的光芒展现,照亮心中希望的光点。希望——光。常说经历过灾难才会知道苦,常说挫折使人勇敢,催人奋发。但是,困苦的  相似文献   

2.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月色朦胧,伴着"滴答滴答"响的节拍器,一个背影又出现在了琴行。很荣幸,我受邀去参加一场音乐会。每周放学之后我都会现身琴行参与排练直至10点。在夜深人静的日子里,我听到的不是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而是遍布琴房的琴声、伴奏声、节拍器的声音。不仅如此,还有老师的指责批评、父母的叹息。由于学业繁重,在别人都背熟了谱子的情况下,我连弦在哪儿都还分不清。  相似文献   

3.
    
凌霖 《新读写》2013,(4):28-29
时而温婉细腻,时而大气磅礴,小作者的文笔清新不乏活力,描写细腻不失想象。能将—篇对物的描写短文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实属难得。文章结构也比较清晰,开头开门见山,结尾点题险到好处,当真是“风头,猪肚,豹尾”。  相似文献   

4.
    
正一、火光光,甲骨文的造型■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熊熊燃烧的火炬■,下面是蹲跪着的奴隶■,手举着火把为主人照明。光字的本义是指火光。"光"的"光明""光辉"之义,一直沿用到今。光给我们最突出的感觉是明亮,使我们能在黑暗中看见物体,阳光、月光、灯光等是最常见的光。  相似文献   

5.
    
周三一向放学很晚。随着学生们出了校门,校外骇人的家伙也开始忙活了。“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九三一如既往地从那些人身边过了去,只烦不躁,便在回家之前,需与友人托些心话了。  相似文献   

6.
    
清晨一丝阳光透过树叶间的间隙钻了进来,你伸开手,仿佛看到那一丝阳光蹦到了你的手上。  相似文献   

7.
光的起点     
正"当光照进黑暗,黑暗却不接受光",记得最初读到《圣经》中的这句话,顿感醍醐灌顶。因为它的潜台词是,黑暗无法逃避被光照亮。在影片《街头日记》中,格鲁维尔老师就是那一道亮光。这部由真实人物经历改编的故事,让人为这个世界如今有这样的光亮而由衷地高兴。  相似文献   

8.
佚名 《高中生》2013,(11):47-47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也是光学的时代。光所传递的信息无处不在,那么什么是光信息呢?你在使用双筒望远镜看演唱会的时候,你在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时候,你在用DVD机看电影的时候。你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和光信息打交道了。让我们看一下DVD机是如何播放视频的吧。  相似文献   

9.
光的声音     
《中学科技》2009,(10):38-39
随着技术的发展,光在生活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除了基本的照明功能,光已经逐渐在娱乐、通信等各个方面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一般,我们只用眼睛感知光,那么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用耳朵来倾听光呢?你也许会很好奇,难道光也有声音吗?本期将为大家开启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换一个方式,用耳朵欣赏光,倾听光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光的反射     
一天晚上,妈妈在看电视,我坐在妈妈对面的沙发上摆弄着万能遥控器。突然,电视换了一个频道,妈妈说一定是我在那里捣乱。我感到莫名其妙,明明我是拿着遥控器对准电视对面的墙壁按的,而不是对准电视呀!难道这样也能起到遥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色的光     
萧乾 《大中专文苑》2009,(12):52-52
总是向往一处可以憩息的地方,好让你卸下肩头的重担,有人叫着你的名字,像百年榕树永远认得飘零的叶子。啊,家的感觉或许很简单,不管飘荡多少年,衣衫如何褴褛,老宅旁边榕荫下,都有一块石墩让你小坐,对弈的老人数算将士兵马,还不忘告诉你,这儿有冰镇的麦茶。  相似文献   

12.
温暖的光     
沈至慧 《新读写》2011,(12):63-63
有光从远处洒来,把玻璃瓶里的茶水映照得很美。茶水正在被稀释,细碎的茶叶在一瓶芬芳中起起伏伏,我感到一股暖意包裹全身……  相似文献   

13.
    
<正>接受光,追着光,成为光。——题记宋代绚烂多彩的文化,像一束炽热的光,照射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上,闪出粼粼波光,碧波荡漾。这灿烂而耀眼的光,任谁也阻挡不了,注定会被我们接受、传承、发扬。在这尖锐的、直穿云霄而来的光芒中,满含着不卑不亢、不惧生死的坚韧。  相似文献   

14.
光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光,我们看不到东西;万物也得不到生长。今天我们就告诉同学们一些和光有关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上了小学,学了知识,我了解:光是能量,能量够了,才会发光,光是亮的,能量够了,才会闪烁,光是美的,能量够了,才会怡人,光是直的,能量够了,才会刚正,光是彩的,能量够了,才会绚丽,光是热的,能量够了,才会温馨。你积攒够了吗?我们一起发光。你储存全了吗?我们一起闪亮。光$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小学四(2)班@孙晨涛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物理有关光的本性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一些对学生不易解释清楚的问题。本文就此类问题从较深层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光的舞步     
夏花般的绚烂,秋叶般的静美,生活徜徉着跃动的旋律,亦是流光溢彩的。踮起脚尖转动,色彩杂乱地交织,飞舞的世界,溶于一条旋转的长河。七色的光谱,包含了生命中的一切泪与笑。眯起双眼,明亮的窗格朦胧于无尽的暗黑,夜空犹如独特的马赛克,窗中透出温暖的白色,于幻想的流萤中仿佛变得透明。梦魇亦在此时弥漫成无限的灰色,夜晚带着丝丝寒意,梦醒时分,湿湿的,那是泪。灰与黑,是各种光线的汇合,深沉的,包容的,广阔的,亦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记忆里的光     
现在的人可能无法想象,我长到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那是一种铭记终生的感受。1949年初冬,我由跟着父亲认字,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年龄大的同学有十三四岁的。一位见多识广年龄大的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相似文献   

19.
明亮的光     
安宁 《中学生百科》2023,(16):45-47
<正>我迷恋《呼兰河传》,读很多遍也不觉得厌倦。仿佛作家萧红还在那座到处都是蝴蝶的后园里,没有长大,没有坎坷,没有不甘,永远都是自然的孩子,犹如野生的浆果、转瞬即逝的飞虫、小巧脆爽的黄瓜,在深蓝的天空下,热烈地呼吸,动人地舒展。这是萧红生命中最明亮的光,这光温暖了她短暂又动荡的一生。她活在这段天真无邪的童年里,不想走出,也从未走出。就像我自己,花费十年,为泰山脚下小小的村庄完成“乡村四部曲”,又离乡千里,多年未归,故乡对我的影响,却始终无法消除。仿佛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蓄满了对它的眷恋与哀愁。  相似文献   

20.
光的孩子     
我们的心将永远光明,我们的泪将永远闪烁,我们的翅膀将永远美丽。当你告诉我"我们都是光的孩子"的那一刻,我们将永远是朋友。——代题记小灰蝶飞啊飞,晶莹的泪流啊流,于是她飞过的路线上洒下亮闪闪的痕迹。一颗泪,冒冒失失地跌到小紫花怀里,泪太烫,把小紫花烫醒了。小紫花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