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军  房慧 《现代出版》2015,(3):48-50
出版社选题策划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社的兴衰和发展速度,选题策划不仅是出版社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出版社形成特色和品牌的重要手段。当前大学出版社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在策划出版国家和省部级图书项目、策划出版高质量的教材和学术著作、结合自身特色优势策划出版大众读物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大学出版社在"事转企"改制后,在体制机制和经营目标上都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大学出版社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出版社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出版社在转制后所面临的环境分析,对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指出大学出版社在转制后存在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并根据自身工作实践从转变观念、制定出版战略、改善管理机制、多方筹措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发展为大学出版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出版社依靠自身的人才优势、学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在教材、教辅书籍出版,服务教学科研方面独树一帜。新形势下,大学出版社要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大学出版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出版社一方面面临着改制的问题,另一方面面临着数字出版发展的新契机,在如何应对数字出版这一新出版形势上要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文章对数字出版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对大学出版社如何在数字出版环境下进行市场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学术类图书的需求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整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逐步朝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大学是开展教学、科研的舞台,是学术思想传播的阵地,大学出版社往往承载着大学学术传播的责任,因此大学出版社对于学术图书的出版有着天然的使命。下面就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我国大学出版社中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正式成立于1913年,可以算作是美国最老的印刷商兼出版商。起初它是按照在英国首先出现的大学印刷兼出版商的方式运作。后来哈佛大学停止了自己出版,依靠波士顿的商业印刷机构出版著作。这一做法一直延续至1802年,出版业务重新复活。出版社制订了革新印刷和出版的计划,印刷供应需求量很大的教科书以及各种资料以满足大学日益发展的需要。1827年,由于资金枯竭哈佛卖掉了它的出版社。1913年出版社第三次重建,其理念趋向综合性:一、一个职能完善的出版社给哈佛的学术声誉增光添彩;二、出版社在学术界和美国社会为提高学术水平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三、出版社可以使很多人获得非商业性的图书,这些书如果没有哈佛的支持可能就无缘出版。  相似文献   

7.
纪庆芳 《出版广角》2015,(10):30-31
大学出版社肩负着学术出版和服务教育的双重使命,在转企改制后面临着比大型出版集团更多的问题.大学出版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走特色出版之路、数字化出版之路,有效借助外部资源,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学和大学出版,其目的都是为了传递知识。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学术著作为己任。大学与大学出版的互动,有助于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迅速,但在学术出版上有待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9.
李春红 《出版广角》2021,(17):45-47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高校学术出版迎来了"双一流"高校建设、数字出版浪潮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同时高校学术出版也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以及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挑战.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学术出版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打造竞争有序的数字化出版产业链、建设学术书籍数字资源库、培养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完善出版社网站功能等举措来促进学术出版的数字化创新.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AAUP)在加拿大举行的年会上呼吁大学出版社要保持国际地位,树立全球观念,步入商业性出版社没有做好的文学出版领域。 大多数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大学教师的学术著作为业务重点,年会表示要帮助这些学术出版商开辟新的出版领域。作家帕里尼认为,大学出版社面临相当好的机遇,因为英美的商业性出版社都已落入大公司的手中,而这些大公司实际上正在“毁坏图书文化”。30年前,出版高质量的图书是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如今好书要行乞才能出版,大学出版社要抓住这个机会。可以出版地方上好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以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的大学出版社在计划经济时代受到政府的多方保护,享受着许多优惠政策。但是转制后的出版社将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将面对诸多压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内出版大社的竞争优势对中小型出版社构成压力;第二,民营企业的“后起之秀”不可小视;第三,国际出版业进军中国,构成对大学出版社又一威胁;第四,政府对大学出版社的扶持力度减弱。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下,大学出版社必须清醒地认…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出版社现已成为出版大军中的一支重要队伍。目前,全国有高校出版社近百家,其中有四家被评为国家优秀出版社。根据《出版经济》2004年第11期提供的大学出版社造货码洋排行榜,可以看到过亿元的有18家,其余的都是中小型社。近年来,有一批高校社从自身具体实际出发,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校的学术资源方面,闯出了自己的路子。但仍有不少高校出版社还处于苦苦挣扎状态,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一、高校出版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出版社最初成立的目的非常明确,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组织出版大学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出版反映学校学术研…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发展是大学出版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大学出版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工作。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助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心任务展开。大学出版社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聚焦主题出版、教材出版、学术出版、融合出版、国际出版五个重点方向,把出版主业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上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范紫云 《出版参考》2023,(10):76-79
除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外,全国大学出版社近110家,其所出版的大量学术图书成为知名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出版社形象,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难。对此,笔者提出若干推动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出版社是从诞生那天起,就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大学教材和学术著(译)作是其产品的两大重要组成。但是目前代表大学社特色的学术著(译)作的出版状况令人担忧。有些出版社学术著作的出版严重萎缩,每年零星地出版几种依靠作者包销的图书,越来越趋边缘化。还有部分大学社译著在十年前大批引进后,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而不再持续;另有一些大学社则根本没有译著的选题规划。  相似文献   

16.
大学出版社承载着大学使命。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必须立足大学优势,优化出版机制,聚焦学术出版,破解出版困局。同时,大学出版社还要夯实出版基础,制定长远规划,组建出版联盟,整合大学资源,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大学出版与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将“大学出版社”定义为:“大学(或学院)的学术出版臂膀或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其目标是致力于学术的传播与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社是其所在大学的延伸,是大学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和纯商业运作的出版社、出版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以高校为依托,以服务高校为宗旨,肩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责任。因此,在发展目标、经营定位上,走专业化的出版之路是大学出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大学出版社是从诞生那天起,就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大学教材和学术著(译)作是其产品的两大重要组成.但是目前代表大学社特色的学术著(译)作的出版状况令人担忧.有些出版社学术著作的出版严重萎缩,每年零星地出版几种依靠作者包销的图书,越来越趋边缘化.还有部分大学社译著在十年前大批引进后,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而不再持续;另有一些大学社则根本没有译著的选题规划.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出版的到来,互联网思维为传统出版社带来挑战与机遇.以规模取胜的出版社面临生存压力,而小微出版社却在危机面前一枝独秀.以美国佩斯大学出版社的传奇与成功作为非典型样本,以小微战略而独步大学出版市场,让我们深入领略互联网+小微出版的神奇与创意.  相似文献   

20.
自1869年康乃尔(Cornel)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美国大学出版社发展已逾百年.进入新千年大学出版社的生存面临诸多挑战,从2001年起,大学出版社图书销售的增长率已经跌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图书销售商的退货率也达到了高峰,而且一些大学出版社正面临着即将倒闭的风险--在新世纪,东北大学出版社倒闭,爱达荷州大学出版社苦苦挣扎,与此同时,马萨诸塞州大学出版社在遭受严重的财政削减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美国大学出版社陷入发展困境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如果我们不能借鉴美国大学出版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那么美国大学出版社现在所经历的,很可能就是我们将来所要经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