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例1一小球用一根细绳系在光滑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错解1如图2.错解2如图3.辨析错解产生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受力分析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第一,应确定研究对象,即一定要明确是哪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第二,分析物体受哪些力作用时,先从重力开始,再看有没有支持力和拉力.如果有绳子作用在物体上,那么在沿绳子方向有一拉力.如果有竖直支承面则应当心,因为竖直支承面不一定对物体有支持力,可以这样来判断.假设没有此竖直支承面,看物体能否像原来一样静止不动,若能静…  相似文献   

2.
考点一力与物体的平衡 冲刺点金:力与物体的平衡属高考必考的内容,每年至少出一道选择题,偶尔会出现在计算题中,如2008年重庆卷第23题.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特别是摩擦力有无及方向判断(2008年山东卷第16题)、弹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判断(2008年海南卷第12题、宁夏卷第20题)是考查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所谓“受力分析”,不外乎是:分析物体(指刚体,以下皆同)的受力的个数、力的性质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在中学物理和普通物理教材中,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除了分析物体的受力个数、(?)的性质外,仅仅对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分析,而对力的作用点并没有作深入的分析。也就是,研究的“物体”受力分析,其对象通常是指“质点”。正因为研究受力分析的主要对象是质  相似文献   

4.
浅谈摩擦力     
<正>高中物理中的力学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始终,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它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学好力学,力学中的难点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高中阶段重点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及大小、方向的确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向的判断,难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大小及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就是把选定的物体(即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并且受力分析思想还贯穿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受力物体;2.隔离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哪些力;3.画出受力图示——一边分析,一边在受力图上准确地标示出各力的方向;4.分析受力顺序——一是场力(如重力),二是弹力,三是摩擦力,最后把其他力(题目中给出的附加力)标出.例1如图1所示,竖…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在学习了弹簧测力计和二力平衡之后,通常有如下一道练习题:如图1所示,物体A重10 N,处于平衡状态,若弹簧测力计、绳子重及摩擦不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20 N(B)10 N(C)5 N(D)0 N学生练习中常常出现如下两种错解及相关的错误原因:错解1:选(D).认为弹簧测力计两边各受10 N的拉力,两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0,所以示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为了把重的物体(如船舶)拉住,往往需要将拉重物的绳子拴在柱子上,以起到固定的作用.但柱子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柱子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力作用改变了绳子内部的张力,使绳子中的张力呈指数状态分布,实现了施力者用较小的力拉住较重物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力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力和能是力学的两条主线。本文对高中物理(必修本)力学部分的重点、难点扼要归纳和举例分析。 1 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分析某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时,通常要把这个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并把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这种方法叫做隔离法。用隔离法分析受力,既不能漏掉实际存在的力,也不能添出无中生有的力。一般可按下述顺序来考虑:首先考虑重力,其次着周围跟哪些物体相接触并有无弹性形变来判定有无弹力,再根据与它相互挤压的粗糙接触面之间有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来判定有无摩擦力。  相似文献   

9.
物体怎样运动(包括运动性质和运动轨迹),取决于它所受的合力和初始条件。牛顿运动定律提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关系如下:F=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恒力(1)F与v0在同一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2)F与v0成某一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变力(1)F的方向始终与v在一直线上变变速直线运动(2)F的大小不变,方向总与速度垂直匀速圆周运动(3)F的大小与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相反简谐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反过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反映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去推断物体运动情况;或从物体运动情况探求物体的受力特征是动…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力”的问题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推、拉、提、压、挤等都是力的作用,要产生力的这种作用,必须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存在,从实际例子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而且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前者是施力物体,后者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相互依存、同时存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马拉车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空中飞行的飞机受重…  相似文献   

11.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合速度与分速度由运动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来确定.下面以绳子模型为例说明.如图1所示,一个人在岸上以速度v_0水平向左匀速拉绳子,当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度大小是多少?船在靠岸过程中对绳子产生两个作用:一是绳子缩短了,说明沿绳的方向有一个分速度;二是绳子绕滑轮转动,说明垂盲于绳的方向有另一个分速度,因此船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如何求解用绳子连接的物体的速度关系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一些物理杂志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种方法——绳子速度相等法。教学效果易懂、简便、实用。 一、方法 (1)中学物理习题中的绳子一般都不计质量和形变,因此当绳子拉紧时,绳子上各点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必是相等的; (2)把连在绳子上的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分解成沿绳子和垂直绳子的两个分速度; (3)根据两个物体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列出等式,即可求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设两物体A、B以绳索相连,如图1—1所示,起初绳索松弛,A、B之间无相互作用.两物体以不同速度vA、vB向相反方向运动,直至绳子突然拉紧,两物体同时受到绳索张力冲量的作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于是这两物体的速度分别变为vA’、vB’,继续运动,这种情况下绳子的牵引,与两物体之间的碰撞完全类似.  相似文献   

14.
拔河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各有不同。先看下面这道题: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则此过程中:(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甲队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的摩擦力。(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选甲、乙两队包括绳子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整体只受两个摩擦力的作用,因甲队取胜,故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毫无疑问答案(B)是正确的。问题是关于两队拉绳子的力的大小关…  相似文献   

15.
1.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例1如图1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的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绳子张力为F1;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物理静力学部分,有很多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某种途径(如绳子的收放、倾斜角的改变等)使物体的受力发生变化,但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变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可能发生变化,要用动态思维来考虑这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动中求静,变中寻恒。下面结合例题谈谈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一、运用矢量三角形求解【例1】将重为G的小球静止放置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间,不计一切摩擦。在挡板逆时针方向慢慢转到  相似文献   

17.
正在浮力的各类题型中,题干常会出现"静止"一词,而物体受浮力时处于"静止"状态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二力平衡,即物体只受浮力和重力而处于"静止",此时物体漂浮或悬浮;二是三力平衡,如有绳子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时,物体在重力、浮力及绳子拉力作用下静止在液体中,若没有绳子拉物体,物体则直接沉于容器底"静止",此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浮力。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物体的浮沉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读懂浮力中的"静  相似文献   

18.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章考点有五个.考点一力的概念例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利竖直向上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手;B水桶;C.绳子;(D)地球.(1993年,山西省)分析与解桶与绳子之间、绳子与手之间有相互作用力.手给绳子施加拉力,绳子拉捅.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例2如图1所示,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B电灯受到的事力刊电灯对电线的拉力;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D.电线时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1994…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是许多同学头疼的一门学科,要学好物理,平时学会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就显得尤为重原要题,下如面就图—1例所来说说如何一题多变.示,一人用恒力F=80N拉绳的C端,绳子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将一个静止的物体由位置A拉到位置B,图中H=2.0m,求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对物体做的功.解析: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力的拉F力的方作向用不点断C变作化,属变力做功问题.如果把为做功对象,求绳子拉物体的变力之功便转化为求人拉绳子的恒力之功.物体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绳C端的位移为Δs=H(sin130°-sin153°)=1.5m人拉绳子的恒力之功为W=FΔs=80…  相似文献   

20.
物体的受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密切关系,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研究对象(物体或几个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进行物体受力分析,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能区别力和惯性;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的计算;理解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和杠杆平衡,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只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