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天,张老师和小明在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张老师对小明说:“自然数中有着许多奇妙有趣的现象,很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大家去探究!比如:对任意一个正整数,先将其各位数字求和,再将其和乘以9,多次重复这种操作运算,最终它会掉入一个数字‘陷阱’,永远也别想逃出来,没有一个正整数能逃出它的‘魔掌’.请你找出最终掉入数字‘陷阱’的这个固定不变的数X.”小明听了这段话后,心里想难道真的有这种数字“陷阱”吗,他认真地思索着……这道题既然是对任意自然数都适用的,那么我就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数进行试验.如果取自然数6,通过上述的操作运算,…  相似文献   

2.
高考物理中的“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 ,它具有较强的引诱力 ,较大的迷惑性 ,较好的隐蔽性 ,因而当考生遇到这种习题时 ,极易掉入“陷阱”而导致错误 .本文将对如何解答这类问题做些分析 ,以期对考生有所启迪 .1 去伪存真 ,识别“陷阱”有的物理题 ,命题者抓住一些考生不分公式的应用条件而乱套一气的不良习惯 ,有意把题伪装起来 ,构成“陷阱” .例 1 如下图所示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 ∶n2 =4∶1,当导体ab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 ,看到安培表A1 的示数是 12mA ,此时副线圈中安培表A2 的示数为多少 ?本题陷…  相似文献   

3.
30多年前,日本数学家角谷静发现了一个关于“1”的现象: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那么用2除它:如果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以后再加上1.这样反复运算,最终必然得到“1”. 例如:自然数6是偶数,除以2,得3;因为3是奇数,乘以3加1,得10;10是偶数,除以2,得5;……运算过程如下:6→3→10→5→16→8→4→2→1.最后变成“1”.再例如:自然数Ⅱ是奇数,它的运算过程是: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如果是自然数27,通过这两种运算也能得到1,但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乍难非难”的题,就连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面对这样的“陷阱”也会感到迷惑,出错率也不在少数。这里我教同学们几个识破这类“陷阱”的招数。一、注意不要受固定搭配的影响同学们对英语中的某些词组的固定搭配或习惯表达往往记得比较牢固。由于受此影响,很多同学在解题时不免会“见景生情”,从而忽略了其真正意义的表达而掉入“陷阱”。如:1.Iwon'tcomeback August5and7. A.until B.both C.between D.for 告诉你:not...until...是固定搭配,同学们容易误选A,但如果仔…  相似文献   

5.
角谷猜想     
30多年前 ,日本数学家角谷静发现了一个关子“1”的现象 :一个自然数 ,如果它是偶数 ,那么用 2除它 ;如果是奇数 ,则将它乘以 3以后再加上 1。这样反复运算 ,最终必然得到 1。例如自然数 6是偶数 ,除以 2 ,得 3 ;因为 3是奇数 ,乘以 3加1 ,得 1 0 ;1 0是偶数 ,除以 2得 5;……运算过程如下 :6→ 3→ 1 0→5→ 1 6→ 8→ 4→ 2→ 1。又如 :自然数 1 1是奇数 ,它的运算过程是 :1 1→ 3 4→ 1 7→ 52→ 2 6→ 1 3→ 40→ 2 0→ 1 0→ 5→ 1 6→ 8→ 4→ 2→ 1 .最终还是变成“1”。如果是自然数 2 7,通过这两种运算也能得到 1 ,但七拐八弯 ,要 …  相似文献   

6.
1.素数 在自然数中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1除外)称为素数(又叫质数).如:2、3、5、7、11、13、17……等.2.合数 在自然数中,一个数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它数整除,这个数称为合数,如:4、6、9、12等.3.黑洞数 一种“排序求差”运算,屡次进行后最终所得的结果.所谓“排序求差”即将一个数的各位从大到小排列,所得数减去从小到大排列的数.例如:1341,排序求差,即4311-1134=3177;再排序求差:7731-1137=6354;6543-3456=3087;  相似文献   

7.
某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初中物理试卷》(三年级下学期)中有一道电学题如下:在图示(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L的亮度将_______.(填“变亮”、“不变”或“变暗”),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滑动变阻器R上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参考答案是:灯L的亮度将变亮,电压表示数将变小,R上消耗的电功率将变小.笔者认为对R上消耗的电功率变小这个答案不妥,因为此题缺少讨论R上消耗电功率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高考命题者常常利用熟悉的句型结构,或者一些固定搭配来制造陷阱,让考生在非常神气的心情中快速地得出错误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粗略归纳了常见陷阱题的类型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巧识陷阱有所帮助。1.思维定势型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帮助考生将考题内容与以前所学知识迅速联系起来,并在短时间内调集解决问题所需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并很快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若运用不当,它便会误导考生掉入命题人所预设的陷阱,得出错误的结论。例1…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从学习自然数到学习整数,再到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从学习四则运算的概念到学会运算;从学习式题计算到解应用题;从认识简单图形到计量其面积、体积……在这一系列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中天不充满着数与数、数与形2间的“变”与“不变”的现象,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这些现象和规律是小学数学思维的一个特征。抓住这一特征;对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变”与“不变”中的守旧性在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加数、减数、因数、除数等可以千变万化。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使它们“变”中有“不变”,达到…  相似文献   

10.
常数“1”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数。在实数里它是单位,在自然数中它排首位,任何数与它相乘值不变,……正因为如此,它有着许多巧妙的用处。  相似文献   

11.
请你任意想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就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就将它乘以3再加1。一直按这个规则算下去,奇迹出现了,结果总是421421……循环。以58为例。58(58÷2=)29(29×3+1=)88(88÷2=)44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421……经过19次计算,最终到1,以后4、2、1进行循环。请你任意选几个自然数试试看。目前,人们经过检验发现,在109951162776以内的数,按上面要求计算都是正确的,但还没有作出对任意自然数都正确的数学证明,所以称它为“猜想”。由于在上面的运算过程中,数字忽大忽小,最后变成1,像水滴在高空云层中忽上忽下,最后跌下来变成冰雹…  相似文献   

12.
我们做英语的选择题时.出题者往往设下“陷阱”,改用熟悉的句型结构.利用一些词或短语的搭配来制造陷阱,误导考生掉入所设的陷阱,考生常常会受到固定思维的束缚而忽略了题中已经变化的条件或情境,轻而易举选出“正确答案”,结果往往选错。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在平时应学会深入分析句式结构及成分,尤其是长难句,认真分析语境,找出其特殊性。要时刻记住:语意第一、语法第二的解题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考数学试题大多灵活多样,命题者往往故意设置一些"陷阱"等着同学们掉进去"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同学们在解题时如果考虑不周,稍不留意就会出错.下面罗列了考试中最常出现、同学们最易答错的四类"陷阱题".一、因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掉入"陷阱"由于数学概念都很抽象,同学们如果只了解其皮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在  相似文献   

14.
把1添加在任意一个自然数的首尾两端,使原自然数成为两端的数字都是1的自然数。这个数叫做原先那个自然数的“两头蛇数”,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中考数学都有不少题目立意新颖,其中定义新运算就是常被命题者关注的一个内容.现举六例说明.1.与概率有关的新概念例1"上升数"是一个数中右边数字比左边数字大的自然数(如:34,568,2469等).任取一个两位数,是"上升数"的概率是_____.  相似文献   

16.
“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平均数”,问题的解题条件,诱导得宜,就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层次、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 1.借用“平均数”问题,巧解文字题。例如: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2,问这四个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此题隐蔽的条件是“连续的自然数”。连续自然数的特征是“每个自然数依次比前一个数多1”,抓住这个关键,就可借用“平均数”问题,用多种方法解答此题。解法(一):先求最小那一个自然数。用“切除法”把其余三数都变成最小的那一个自然数(如下图),于是可列出算式:“(42—6)÷4”,问题便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电磁学》习题中有许多“陷阱”题,它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当同学们遇到这类习题时,很容易掉人“陷阱”。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一、巧妙转化。避开“陷阱”命题人往往根据学生习惯于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设置“陷阱”题。如果不转化思维角度,就会掉人命题人虚拟的“陷阱”中。图1例1:如图1所示,磁铁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有一导体处在磁铁中心垂直斜面的正上方,当导体中通入方向向外的电流时,磁铁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N 和 f 将:(A)f 不变(B)f 增大(C)N 增大(D)N 减小本题陷阱:以磁铁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碰到“1”的问题。让学生弄清“1”的概念及其在运算中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1”是自然数集合中元素之始。在白然数集合诸元素中,任何一个元素加上1就得到后一个元素。自然数集合  相似文献   

19.
孔繁军 《考试周刊》2012,(22):179-179
——在算术运算中,“O”并非是可有可无的数。十进位记数时,将“O”放在一个自然数之后,就使该数增大了10倍。“O”变化无穷,犹如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小精灵。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乘法口诀是小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内容,它是数学运算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乘法口诀,笔者用FlashMX软件内置的动作脚本语言开发设计了“乘法口诀练习题”课件,该课件的交互性非常强。其总体效果:单击“出题”按钮,电脑会从1~9的自然数中随机任选两个数作为乘数和被乘数,测试者输入答案后,单击“确定”按钮,电脑自动给出下一道题……依此类推,直到做完第10题,单击“确定”按钮后,电脑自动给出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