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即老师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听从老师的安排,乐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反之,就会得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造成的。前者,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抑郁、被打击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密  相似文献   

2.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当学生对教师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欢迎的趋向和态度时,他(她)就会非常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乐意去完成教师所交予的工作。哪怕遇到很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反之,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协调,由于学生对教师不信任和逆反心理作怪,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从母校——临沂师专毕业,参加教学工作已经15年了。其问虽没获得显著成绩,却也积攒了点滴教学经验与体会。 一、热爱学生是我永远需要的 一位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首要的一条就是热爱自己的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情感对人的认识可以起到开启的作用,确实象有些心理家所说:“动之以情常是一个人认识转化的前提和开端”。热爱学生、以诚相见可以沟通师生感情、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当学生对教师抱有好感、持欢迎态度时,学生就会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乐意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协调,由于学生对教师不信任和逆反心理作怪,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山此可见,情感与教育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师生感情的建立主动权在教师  相似文献   

4.
刘扬 《中国培训》2005,(6):56-56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下面结合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体会,谈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极强的教育作用,它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课堂上,学生会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等做出评价,并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会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愿和妈妈爸爸讲,而愿意和我谈心,让我出主意。99级财…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教师热爱学生,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他所教的学科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及思想品德的培养,无不与情绪体验有关。首先,教师的爱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爱学生,学生才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努力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其次,教师的爱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爱学生,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才能使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积极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再次,教师的爱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的发展。教师爱学生,会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内心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敬,这…  相似文献   

6.
唐艳丽 《考试周刊》2014,(88):28-28
<正>在近二十年语文教学工作中,我遇到了一定数量的语文学困生。怎样对待学困生,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改变观念,构建良好师生情教师平时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平等待人;课内外都要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平时对学生态度的结果,会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由衷地对教师充满了敬意,喜欢这位教师,乐意接受教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随着学校工作的需要,一部分教师的工作也会调整.那么新任教师到新班级后,由于对学生不了解,而且与前任教师相比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学生一下子也会不适应新任教师的一些做法,这时如果他们遇到难题,往往会产生恋旧情,找原课任教师帮忙解决,或……新任教师如果处理不当,不能正确认识他们的恋旧情,就会伤了学生的心,学生对你会产生不配合的局面,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无从构建,更谈不上和谐,这对今后落实教学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有时还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难和困惑。小学生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师若能重视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氛围,营造一个无话不敢说、无题不敢辩的对话心理场,则学生就可在体验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与他人见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杭仲兵 《物理教学》2012,(12):33-34,3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形式,直观、清晰、准确、简洁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及新知识的生成。反之,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成功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信任,并对老师所讲问题形成质疑,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对课本上所给实验不能简单模仿,应认真备好实验,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就遇到一例,希望与同行们分享,也期待赐教。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有时还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难和困惑。小学生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师若能重视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氛围,营造一个无话不敢说、无题不敢辩的对话心理场,则学生就可在体验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与他人见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张爱荣 《考试周刊》2009,(29):17-17
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是教师们非常关注的话题。那么在新课改中.教师如何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呢?一、通过沟通。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上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关心出类拔萃的学生,而冷落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将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戴卫帮 《教师》2011,(17):90-90
工作的效率往往取决于你是否乐意去从事这项工作,如果是乐意的,哪怕再苦再累你也会努力去干,锲而不舍,力求干好,而且还不会感觉到苦和累。学习也正是如此,如果你乐意去学习,你就会坚持不懈,而且还会收效显著。教师的教学活动需要快乐情感的培养,当教师乐意去教这些学生的时候,他在不断重复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就不会感  相似文献   

13.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很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可以产生“教师期待效应”。反过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爱戴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教育…  相似文献   

14.
逆反心理通俗地解释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同时也可以解释为由于教师反复、多次的无效组织,对同一事物几次不同的解释,简单而不实际的指令,及教师本身令人不能原谅的错误所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不信任、厌恶和消极对抗的情绪。逆反心理的存在,会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对抗情绪,影响教学、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现代中学生心理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形成的最大特点是普遍具有成人感。同时,他们又处在性格形成阶段,自我抑制能力差。而社会、教师、长辈又常以性格不稳定为由缺乏对他们的信任,这样就容易产生对抗情绪。这种对抗情绪受到社会方式、环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许多的问题,由于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普遍提高,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时,如果教师不能够结合实际让学生切身体验到高中物理的相应知识点,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就会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在物理中的众多问题也积攒的越来越多。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教学方法过程中能够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模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反思关系之中,教师不特别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要求学生延缓对教师权威的不信任,强调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反思关系之中,教师不特别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要求学生延缓对教师权威的不信任,强调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反思关系之中,教师不特别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要求学生延缓对教师权威的不信任。强调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即使老师不教,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就深刻体会到,只有当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  相似文献   

20.
袁功龙 《考试周刊》2010,(7):183-184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中学化学教学两个重要的方面,学生的学科情感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学生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满意.或受到教师的漠不关心、过多的指责等,就会使学习情绪不佳.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继而老师一上课心里就烦,对教师所讲知识也烦,甚至产生种种不良情感,导致知识的传授过程滞沮,宛如向板结成一块的花盆中灌水,虽然上面满溢,可是实际渗透滋润不多。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