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立体几何高考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是: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线线、线面、面面所成的角及有关距离的计算.试题的特点是:融推理论证于几何量的计算之中。以推理论证为主;融线面关系于立体常见图形之中,以线面关系的分析为主.试题在考查“四种能力”的同时,非常重视对数学素质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主要体现了立体几何的通性通法,突出了化归思想、转化思想,以及反证法、割补法、模型法等积变换等思想和方法.因此,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内容既承担着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又承载着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有关直线与平面内容的试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空间线面之间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推理论证;一类是几何量(如角度、距离、面积、体积)的计算.在几何量的计算中,需要以判断、推理为依据,而推理、判断时也需要借助几何量的计算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立体几何以概念、公理、定理为主线,以研究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为中心,以突出两种计算(角和距离)为热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证明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或垂直,求线线、线面、面面所成的角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考题设计既可以用传统的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法,  相似文献   

4.
立体几何解答题一般以棱柱或棱锥组合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重点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其解题方法一般有两种:传统几何法和空间向量法.本文主要阐述二面角的解法.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内容既承担着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又承载着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有关直线与平面内容的试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空间线面之间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推理论证;一类是几何量(如角度、距离、面积、体积)的计算.在几何量的计算中,需要以判断、推理为依据,而推理、判断时也需要借助几何量的计算来进行.在高考试卷中,立体几何内容约占总分的15%,分值约为22分,一般为2至3道题,题型设计为"两小一大",选择题和填空题用于考查基础知识,解答题用于考查综合问题.解答题往往是以多面体(棱柱、棱锥等)为载体考查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角和距离等的求解,解题  相似文献   

6.
2011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立体几何,沿续了本省近年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风格,内容呈现新颖独特,内涵丰富深刻,耐人寻味,给人启迪,有较强的启发性与拓展空间,是综合考查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关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的好题型,更是平常数学课堂教学的素材.笔  相似文献   

7.
2011年全国高考已结束,认真分析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考查立体几何的试题发现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分析这些试题其内容涉及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重点考查了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等基本知识,特别是考查了数学的基本能力如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立体几何问题的模型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立体几何的基础是对空间点、线、面、体的各种位置关系的讨论和研究.高考中也常以棱柱、棱锥等简单的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中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及其相关量的计算与证明.然而,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更上一个台阶,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构造模型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提高解题能力.常见的模型有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模型、“三节棍”模型等.  相似文献   

9.
赵春祥 《求学》2004,(12):46-48
高考试题中,立体几何侧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算能力.近几年凡涉及空间向量应用于立体几何的高考试题,都着重考查应用空间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证明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和证明异面直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立体几何的考查内容一般是一个解答题,1至3个填空题或选择题。解答题一般与棱柱和棱锥相关,主要考查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其重点是考查同学们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1.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每年高考重点考查的主干知识之一,常是“两小一大”三个试题,分值在20分以上,考查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及证明,求空间的角和距离以及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空间的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是整个立体几何的基础,也是立体几何的重点,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试题中,立体几何侧重考查空间几何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算能力.近几年凡涉及空间向量应用于立体几何的高考试题,都着重考查的是应用空间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证明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和证明异面直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直线与平面”、“多面体与旋转体”两部分知识.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论证、判断及有关几何量的计算,恰当地调用数学思想特别是转化思想解决问题,是高考对我们的一贯要求.因此,在立体几何总复习中,我们应当花大力气夯实基础,在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空间角和距离的求解,多面体和旋转体的表面积、体积及有关截面等问题的探求上加强训练,以求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一、理解并掌握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概念,注重推理论证的严密性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其重点是平行与垂直关系.历年高考试  相似文献   

14.
观近几年江苏的高考题,立体几何都处于解答题第16题的位置,也就是属于容易题范畴,考查的难度不大,且都是考查线线、线面或面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从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分析解答题中考查一道立体几何题型是固定模式,一般与棱柱和棱锥相关,其重点放在对几何体中的一些线、面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上,能突出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题的命题形式比较稳定,常以柱体或锥体等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的线面关系及有关角和距离的计算问题.在教师看来,题目的难度适中,而且学生已经进行足够的训练,理应能做好这些题目.但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学生缺乏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不强所致.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的立体几何试题中,求角是经常考查的问题,其中包括求线线角、线面角和面面角.求角的步骤都是“一作、二证、三算”,即先作出角,再通过推理论证某个角就是所求,最后再计算.而二面角的解法又是其中的重点、难点,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解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吉众 《中学理科》2007,(9):11-12
立体几何知识是建立在四个公理的体系之上的,而现有的教材对公理化体系安排略显零乱.因此,应先整理归纳,把空间线面位置关系一体化,理解和掌握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形成熟练的转化推理能力.归纳总结,理线串点,可分为五大块:①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②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③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全国高考已结束,认真分析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考查立体几何的试题发现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分析这些试题其内容涉及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重点考查了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等基本知识,特别是考查了数学的基本能力如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  相似文献   

19.
垂直关系是空间元素间的重要位置关系,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各种垂直关系中最关键的是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以下简称“线线垂直”),要证“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常化为证“线线垂直”.本文给出寻找“线线垂直”的几条有效途径,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指的“动态”立体几何题.是指立体几何题中除了固定不变的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外,所渗透的一些“动态”的点、线、面元素,给静态的立体几何题赋予了活力.题意更新颖。同时,由于“动态”的存在,也使立体几何题更趋灵活.加强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