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新生中的独生子女个案的案例剖析、问题反思,揭示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措施。文章对掌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心理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新生中的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地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学新生中的独生子女个案的案例剖析、问题反思,揭示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措施.文章对掌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心理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新生中的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地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我校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我校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2、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3、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新生面临的新环境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井通过解析阅读疗法的原理,寻求阅读疗法与大学新生心理将康的契合点,从而积极的应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因刚刚迈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活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方面,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从大学新生的心理现状分析着手,分析了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财经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京财经大学2009级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20.54%之间;在关键题项上,男生比率显著高于女生(p<0.05),大龄和低龄入学新生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年龄(p<0.05),二本新生比率显著高于一本和三本新生(p<0.05);各级新生排名前10位的心理问题较为一致。结论:要坚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对于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我警大学要当曹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我校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我校2006级新专心垩健康量体状况良好。2、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3、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8.
解决好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新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的心理障碍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有很多是在刚进入大学时,由于高中与大学各方面的不同,伴随着进入大学的喜悦,有些同学夹杂着几许忧愁、几许焦虑,种种心态,给一些同学带来不适应,造成心理问题.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对新入学的大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由于环境的转换,容易因为情绪情感及人际关系等原因产生心理问题,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为承担大学生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合理过渡的责任,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和生命教育的视角,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服务保障,提出构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导航系统的思路。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健康导航体系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重点,在大学贫困生教育的第一阶段—新生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分析大学新生贫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着重探讨思想政治辅导员进行大学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2.
邓咏瑜 《科教文汇》2008,(17):19-19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学习,及自我意识偏差等心理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新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等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泛了解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遵循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干预,提出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策略建议,对于更好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提高应对处理能力。从而提出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实现这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学习,及自我意识偏差等心理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新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等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喆君 《科教文汇》2014,(34):202-204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财经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京财经大学2009级~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20.54%之间;在关键题项上,男生比率显著高于女生(〈0.05),大龄和低龄入学新生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年龄(〈0.05),二本新生比率显著高于一本和三本新生(〈0.05);各级新生排名前10位的心理问题较为一致。结论:要坚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对于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新生心理问题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新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学习,及自我意识偏差等心理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新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等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讨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辅导员、图书馆、后勤等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欣悦 《科教文汇》2014,(5):194+207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城市1600名青少年,运用基本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展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青少年心理问题种类、发生率,观察心理健康干预前后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心理学习班、心理卫生课、心理咨询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在对1600例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40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由13.5%下降至5.75%(P=0.000)。400例观察组青少年在干预前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5%,对照组是8%(P=0.002),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75%,对照组是15.5%(P=0.786)。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炳南 《科教文汇》2020,(10):149-151
目的:了解“00后”大学新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连云港某高校554名“00后”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00后”大学新生最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感困惑、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学习压力、生涯发展等,出现心理问题后的求助对象依次为同学、老师、自己和家人;求助途径依次为面谈、网络、电话。结论:调查结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启示主要有:注重发展需求,明确心理健康服务定位;促进朋辈互助,拓展心理健康服务渠道;树立网络意识,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