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歌唱需要有美好的声音,这是不言而喻的.还而,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声音修练得优美,技巧纯熟,这是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所必须努力追求的。如果单纯靠天生的歌喉,满足于能唱几首简单的歌曲,也许目前还能应付一下,可是长此以往,很快就会捉襟见肘,停滞不前。近四年之久的大专声乐教学实践说明,要想把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提高上去,必须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产生正确的声音概念是靠生理基础和实践基础,就是说正确的声音概念要通过建立准确而优美的声音听觉,建立心目中的声音形象而产生正确的审美标难。下面就…  相似文献   

2.
声音位置是声音安放位置的简称,是一个极为抽象而具体的音乐概念。概括地讲,声音的安放位置是指声音的气息和共鸣在人体中的停靠点,主要指口腔、咽腔、头腔和鼻腔地带。有的老师为了解决个别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个别缺点,还提出声音位置在小腹、在眉心、在牙齿的背后等。本人认为这些提法有欠严谨。通俗地讲,声音位置就是指声音该往哪儿唱的问题。目前,我国声乐界争论的就是声音到底往前唱(靠前)还是往后唱(靠后)?这里所说的“前”与“后”主要是针对人体口腔的前与后提出的,同时这个争论也仅限于我国声乐教学之中。在我国声乐教学中出现上述…  相似文献   

3.
靠前和靠后的矛盾在声乐领域是相当典型的,"靠前说"认为美好的声音在眉心,"靠后说"认为美好的声音在脑后共鸣.声音究竟要靠前还是靠后,中国声乐界至今莫衷一是.本文将从生理到效果对其做出了精练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声乐训练中的放松与积极有力、喉咙的打开与声音的集中、声音的高位置与气息的深度、声音的靠前与声音的垂直是几对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情感体验是影响演唱者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声音的外在质量上,必须以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出艺术表现和审美需要,才能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声乐教学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和不具体性的特点,简单的"为技术而技术、为声音而声音"教学法,不足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要更好地解决声乐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必须要注重分析和研究教学中的非技术性因素.文章从情感状况、综合素养、生理条件和习惯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上述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培养和为声乐教学带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声乐训练中的辩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事物矛盾的基本法则,在声乐训练中,气息与声音、喉咙的打开、声音的靠前与靠后、积极与放松及情与声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辩证关系,声乐训练中注意辨析这些辩证关系,充分利用这些辩证关系,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改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8.
声乐训练中充满了矛盾、对立与统一,如歌唱的“呼与吸”“声与气”“声音的靠前与靠后”“打开喉咙与面罩共鸣点”等等。如果我们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对待声乐训练中的一组组对抗与矛盾,全面统一地调动歌唱发声的各个器官,就能达到歌唱时的整体协调与平衡,进行较为和谐自如地演唱。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声乐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喉咙打开是建立正确歌唱状态的核心,喉咙是否打开直接影响着声音的好坏。但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必须打开喉咙,同时还要求他们声音集中、明亮、要有穿透性,这使他们感到矛盾、迷惑不解、无所适从。这说明喉咙打开与声音集中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运用辩证法思维去认识、解决声乐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寻求协调、统一、平衡、科学的发声方法,获得美妙动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是影响演唱者声音质量和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不能只停留或纠缠在声音的外在质量之中,而应该意识到声音的质量必须以内在的情感体验而引发出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从而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美好的声音离不开情感准确的抒发和表达,声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情感的表现力无疑是声乐教学中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正是建立在生命感知这一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活动,并且在这一教学活动本身,孕育和充满了歌唱嗓音艺术的生机和活力。美感训练问题在声乐教学中应始终置放于一个特殊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美声唱法是声乐艺术中的瑰宝.美声唱法成了中国声乐教学的蓝本.发展中国美声,有利于美声唱法的世界化,有利于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有利于国民艺术素质的提高.但是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歌唱语言的差异,声音至上意识,快饕文化的冲击都制约、障碍了美声在中国的发展.发展中国美声,要注意"美民"结合,加速美声的民族化;注重个性声音的发展,艺术歌曲的创作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强化市场意识,加强美声唱法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教学领域中,初学者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极其重要的,它如同引航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正确的声音概念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验证而形成,这就是声乐训练的目的,也是一项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合唱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音乐教学中,为求音色统一而存在声音观念上的误区,为求新颖别致而存在强调表现的误区。提出高质量的声乐教学是合唱团员良好音乐素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一直沿用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重视艺术表演的专业性和学生的个体素质,这种指导目标下培养的声乐学生远离了师范性的要求。文章从解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核心内涵出发,审视了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声乐教学首先要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要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这除了应对“美好的声音”有清楚的认识之外,还要能准确地对自己所发出的声音有客观的自我辨听,这就是我们要谈的声乐教学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音乐听觉的培养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通过旋律和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涵,民族声乐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本文分析和了解了歌唱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做到字正,和咬字吐字不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声乐教学因为教学对象身体条件、嗓音条件的不同以及音乐感觉、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声乐教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整不同思维方式提高积极思维意识和优化思维方式是本课题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声乐课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声乐课培养从事美育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