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朱庆磊 《新闻世界》2013,(11):27-28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被称为新闻的"眼睛"。俗话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新闻标题是指引读者的"路标"。一个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因此,要格外重视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着力在"平"、"活"、"美"、"跳"、"雅"、"说"、"问"上下功夫,增强标题的吸引力,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  相似文献   

2.
钱静 《新闻世界》2016,(1):16-18
在参与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典型事迹的宣传中,成功的经验是四个字:"快"、"准"、"深"、"活",值得借鉴的做法有四个方面:"求典型性"、"求报道高度"、"求影响力"、"求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在三峡商报的发展过程中,策划了一批有影响受欢迎的专栏,如"百名律师团"、"商报红娘"、"夷陵骄子"、"万人相亲大会"、"商报小记者"、"商报炒股大讲堂"、"宜昌民生报告"、"万人理财大行动"等等。专栏的成功是三峡商报发展为具有竞争力的传媒的一大秘诀。  相似文献   

4.
《东南传播》2011,(7):165-165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1."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2."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3."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而不该用顿号("、")或其它。4.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二、年份的正确用字年份如用"二○○四年四月"的方式表述,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0"或英语全角字符"O"。三、汉语拼音注音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5.
《东南传播》2010,(3):141-141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1."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2."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3."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而不该用顿号、("、")或其它。4.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6.
吴琦来  普宏 《新闻世界》2014,(11):213-215
本文以"为何传播"、"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为分析框架,对四所高校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在"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讲述,对"如何传播"也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7.
视野     
《陕西档案》2013,(4):14-16
浙江湖州市档案局馆打造"阳光档案" 湖州市档案局馆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的基础上,提出了"5432"举措。"5"即坚持"五头并举":抓"龙头"工程、"源头"防控、"苗头"防范、"头头"示范、"拳头"警示。"4"即实施"四项工程":实施政令畅通工程、作风强化工程、法纪教育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强信念、讲政治、顾大局,严肃政治纪律,  相似文献   

8.
宋哲 《声屏世界》2014,(9):9-11
"媒介融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多视角的广泛的研究,业界也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进行了尝试与践行。本文主要以媒介产业化与数字化为背景,将"媒介融合"中的"媒介"概念分解成"内容产业"与"大众传媒产业"两大内核,从"内容产业"的角度,来观察"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审视当前"媒介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8):57-58
"哀兵"不等于败军、弱旅 "哀兵必胜"语出《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现在通行的王弼本"若"作"加",误,当据傅奕本、敦煌本及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德经》改。一说,"加"系"如"字之误。"相若""、相如"都是"相当"的意思。"哀",任继愈注:"沉痛,悲愤。"后以"哀兵必胜"四字成文,指对抗双方兵力相当,受到欺压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胜利。  相似文献   

10.
《东南传播》2010,(10):171-171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1."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2."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相似文献   

11.
《档案》2011,(4):32-33
第三部分南梁星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共产党人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先后在甘肃发动了"两当起义"、"泾川凤翔路口起义"、"靖远起义"、"天水起义"、"蒿店起义"、"碧口起义"等十多起武装起义,创建了西北红军。  相似文献   

12.
"无线城市幸福长春"建设包括"无线宽带网络工程"、"无线门户平台建设"、"无线电子政务工程"、"无线电子商务工程"、"无线社区应用工程"、"城市公共管理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产业升级工程"、"现代农业信息工程"、"物联网应用工程"十大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3.
蒋京兰 《新闻世界》2010,(7):189-190
"民生新闻"应以"民"为主体,以"民生"为题材。因此,对"民"与"民生"的理解至关重要。"民"有"市民"和"农民",而"民生"有"大民生"("国计")与"小民生"。而现实的"民生新闻",却恰恰在这两点上存在误区:其一,可见"市民"而不见"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缺席;其二,多见"民生"而少见"国计",这就使"民生新闻"流于形式、沦于琐碎。  相似文献   

14.
韩宁 《东南传播》2010,(9):59-61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新浪网一年里有关女博士的新闻样本统计、分析,发现:报道强度——重复报道、后续跟进报道;报道主题——情感、生活、犯罪、遭遇不幸成为焦点;报道立场——正面报道"短小精悍"、负面报道"冷眼旁观"、中性报道"娱乐至死"。得出结论:女博士这个"刻板印象"中的"强势群体"正在不断"被弱势化"。继而分析、推断出强势群体弱势化模式图,并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第三性"遭遇"第二性"——"第三性"凸显新闻价值;女博士强势群体刻板印象的形成——早期人际传播和早期大众传播;当新闻价值"遭遇"刻板印象——唯有"颠覆";"议程设置"和"使用与满足"相互作用。最后提出两点思考:当"弱势群体"成为结果,新闻价值最大化如何实现?强势与弱势之间真实的平衡点在何处?  相似文献   

15.
徐伟  孙慧 《东南传播》2010,(8):122-124
黄远生是我国第一个以采写新闻而著名的记者,新闻通讯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我国倡导新文化的先驱者。本文拟就对黄远生新闻通讯作品中具有新文艺特色的标题,从修辞学上的"反问"、"比喻"、"比拟"、"仿拟"、"引用"、"对偶"、"反复"等方面做一个赏析。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圆满闭幕。会议期间,"网络问政"、"网络民意"、"网络议政"、"网络舆情"成为参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  相似文献   

17.
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通过"有线"与"用户"连接,网媒通过网络与"用户"联通,手机报通过终端与"用户"联系,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也正在通过渠道向"用户"靠近……这是一种趋势,这是挡不住的脚步:媒体正在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受众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18.
曾旺 《新闻窗》2011,(6):46-47
2011年4月以来,关于"电荒"的报道频频见诸国内媒体;6月初某晚报刊发报道《"电荒"推高柴油荒预期》,将"电荒"与"柴油荒"联系起来。这让笔者想起2010年冬铺天盖地的"柴油荒"和2009年冬的"气荒"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从明星“车祸门”事件看公众人物危机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公众人物危机事件也随之增多,"车祸门"、"涉毒门"、"结婚门"等事件层出不穷。本文以危机传播的"信息流"、"影响流"、"控制流"为理论基点,对比分析两起"明星车祸门"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来探讨公众人物危机传播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静  梁智 《新闻世界》2012,(7):234-236
重大灾难性报道是我国传媒报道中的重要方面。在媒介仪式视角之外,格雷玛斯的"符号矩阵"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路径。"生"、"死"、"灾难"和"救援"是符号矩阵中的基本义素,遇难者、幸存者、救援者和非灾区者是主要的行动角色。重大灾难性报道传达出对人本身的关照,参与了人"死"而"被铭记"的仪式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