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哈合作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条件对比研究”是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编码:1212010661315),隶属于“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计划项目。项目在系统收集研究与我国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国地质矿产资料,重点收集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斑岩铜矿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对重要斑岩铜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国为一整体,对中哈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划分;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矿产为目标,分析了成矿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以板块构造及现代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编图细则,编制了中哈接壤地区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我国地质矿产资源丰富的一个地区,尤其是产出了大量的斑岩铜矿。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新疆斑岩型铜矿的产量,来服务于我国的发展建设,我们应当积极对新疆斑岩型铜矿的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设计出最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20)
本文从江西省城门山铜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石特征、成矿阶段特征、蚀变与矿化特征等角度研究矿床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以及矿床成因。通过对城门山铜矿床主要成矿作用的分析,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此外本文在初步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铜的找矿标志,明确了今后找铜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黑龙江省塔河金、铜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最后归纳了金、铜矿的成矿模式。指出金、铜矿是壳幔源混合岩浆经一定分异作用后,三次侵位固结成岩。在第一侵入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矿体,在第二侵入期花岗闪长斑岩周围形成铜矿体。提出了金、铜矿分别是不同成矿期、不同成因类型产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塔河金、铜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最后归纳了金、铜矿的成矿模式。指出金、铜矿是壳幔源混合岩浆经一定分异作用后,三次侵位固结成岩。在第一侵入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矿体,在第二侵入期花岗闪长斑岩周围形成铜矿体。本文提出了金、铜矿分别是不同成矿期、不同成因类型产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木吉村斑岩铜矿是河北省重要的铜矿产地。矿床受深断裂及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制约,矿床与侏罗纪闪长玢岩关系密切。本文通分析其地质特征,进而提出了木吉村斑岩铜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外近年来在深部成矿领域研究工作,综合讨论了深部成矿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它们集中体现在:地壳连续成矿理论,微细浸染型金矿深部找矿模式,浅成热液金矿和斑岩铜矿的套叠模式,喷气沉积型铅锌矿床与网脉状铜矿互存,金矿和铅锌矿的共(伴)生关系,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深部找矿潜力,成矿定量预测与深部找矿理论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不同于经典的产于岛弧和大陆边缘的斑岩铜矿,而形成于后碰撞挤压向伸展转变期,显示了极好的成矿前景.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尼木矿田白容、厅宫和冲江斑岩铜矿区斑岩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出斑岩体演化和侵入序列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成矿二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K-Ar和^40 Ar/^39 Ar年代学研究获得白容矿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角闪石的K-Ar年龄为16.9±2.4Ma;石英闪长玢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2.3±0.2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2.5±0.2Ma;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1.5±0.2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2.4±0.2Ma;厅宫矿区石英闪长玢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3.8±0.2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4.9±0.2Ma;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3.5±0.3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4.2±0.2Ma,这些年龄表明:石英闪长玢岩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略早于花岗闪长斑岩.成矿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其侵位时间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早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尼木癍岩铜矿田这种复式杂岩体较充分的分异演化有利于含矿热液的集中与逐渐富集成矿.白容斑岩铜矿蚀变矿化二长花岗斑岩的蚀变绢云母的K-Ar年龄为11.8±0.2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2.0±0.1Ma,代表了中低温蚀变和矿化末期的年龄.白容矿区绢云母化带的蚀变年龄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40 Ar/^39 Ar年龄基本一致,与厅宫矿区辉钼矿Re-Os年龄及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40 Ar/^39 Ar年龄同样基本一致,暗示两个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岩浆结晶冷却与成矿二长花岗斑岩后期热液成矿时间上有重叠.结合前人年龄数据大致确定出白容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限为0.5~5Ma,厅宫为4Ma,冲江为4.5Ma.尼木矿田成矿斑岩^40 Ar/^39 Ar年龄晚于冈底斯碰撞后第一次快速隆升时间≈21Ma,15Ma冈底斯中段NS向正断层开始活动,表明含矿斑岩体可能侵位于地壳加厚、冈底斯山大规模隆升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弱伸展环境的构造背景下,即斑岩铜矿形成于从南北向挤压隆升到东西向伸展初始发育的过渡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
斑岩型矿床为世界提供75%的铜、50%的钼和20%的金而闻名于世且备受关注,成为矿床学界长期研究的课题。中亚成矿域发育许多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如Oyu Tolgoi (>3600万吨铜,1432吨金)、Kal’makyr (>2400万吨铜,>2250吨金)、Aktogai(1250万吨铜)、Erdenet(1100万吨铜)等,何种因素控制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是矿床学家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研究表明,岩浆的氧化状态是决定斑岩铜矿形成的关键,且岩浆的氧逸度达到fO2>NNO +1即可形成斑岩铜矿床,那么,岩浆氧逸度达到多高能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这一问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10.
吴辉 《科技风》2013,(11):119
斑岩型的铜矿在我国普遍存在,大部分的矿床都为斑岩型铜矿,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对矿产开采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针对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勘察也越来越频繁,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地质学家也在积极的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以普朗地区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为例,通过对斑岩型铜矿的最新了解进行如下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来源,文章通过对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区地质进行详细野外观察,采用岩石学与岩相学方法,开展了木吉村斑岩铜钼矿的赋矿斑岩体-闪长玢岩的岩相学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上冯矿区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判别;认为铜矿勘查应侧重于在南西部花岗斑岩岩体浅部,钼矿勘查应针对岩体接触带,尤其是矿区南西深部花岗岩顶部的构造薄弱地带应为矿体有利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13.
矿床地球化学自身是一个矿床学和地球学有机结合的学科,在这一学科当中,最为重要的三个问题就是成矿物的来源、成矿流体的来源以及成矿年龄测定,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非常好的作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矿床地球化学在斑岩铜矿研究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2):F0002-F0002,I0001
西藏多龙地区是我国最有希望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地段之一,为推动这一地区尽快实现找矿重大突破,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运用物探、化探、遥感等勘探技术方法,经过多年的艰苦工作,实施完成了西藏班公湖一怒江成矿带西段铜多金属资源调查项目,使多龙矿集区内的多不杂超大型斑岩铜矿、波龙特大型斑岩铜矿和拿若大型斑岩铜矿露出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5.
梁磊  颜自给  唐平贞 《大众科技》2012,(1):206-208,201
大冲金银矿床位于桂东南云开区五个金(银)矿集中区之一的石窝(石科)变质岩地区,产在叠加有早期基底剥离断层的燕山期脆性断层中,最终定位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燕山期的花岗斑岩类岩浆。金银矿有用组分中,部分银以银黝铜矿形式赋存,金和另一部分银主要以碲化物形式赋存。文章还从岩石矿物学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参数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6.
多不杂铜矿床的发现是西藏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选择多不杂铜矿区内7件花岗闪长斑岩、5件变质砂岩样品进行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LREE富集,HREE亏损,δEu总体大于1,为Eu正异常,是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岩浆结晶成岩过程交代岩石成矿的成因标志,含矿地幔流体以不均匀混染和交代方式减弱或抵消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负铕异常,并随其比例和强度增大而形成正铕异常;相对富集Cs、Rb、K、Sr、Th、La、Hf等元素,显示驼峰型模式,是成矿流体来自富集地幔的重要特征。变质砂岩具有相似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总体上均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ΣREE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由花岗闪长斑岩→变质砂岩,ΣREE表现为逐步上升的特点,这说明在成矿过程中伴随有REE元素的带入带出;将变质砂岩的常量元素组成与花岗闪长斑岩的常量元素组成进行对比,可以看到CaO、MgO、Na_2O、K_2O的含量有明显变化,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这些常量元素的带进带出主要表现为硅质和碱质的增加,说明矿床中各类岩石的蚀变受控于统一的富硅碱的地幔流体作用,从而导致大量物质组分的活化迁移以及交换的发生,并造成壳幔物质的混染叠加,进而有利于成矿。矿床成因综合分析初步揭示出多不杂铜矿床的形成与地幔流体作用有关。地幔流体作用造成的地幔底劈引发了地壳重熔,进而幔源岩浆或地幔流体部分参与或混染地壳重熔形成的长英质岩浆并随其结晶过程作用于岩浆,而致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壳幔混染甚至成矿特征。地幔流体不仅可以伴随富硅碱岩浆结晶成岩过程进行同步交代和能量转换蚀变成矿,而且还能从岩浆或岩体中分离出来,沿通道进入有利赋矿的岩石界面或具备一定封闭条件的次级裂隙中,与变质砂岩相互作用引发壳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接触带成矿体系,导致变质砂岩含矿。  相似文献   

17.
斑岩型铜矿是我国最常见的矿产资源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矿业开发力度日趋深入,矿产勘查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新世纪,矿产勘察工作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国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更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地球化学法勘查技术作为一项穿透力强的斑岩型铜矿矿床勘查措施受到各矿工企业的关注与青睐。本文就斑岩型铜矿勘察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以及进展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介绍了最新技术进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正河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同时也是矿产资源消耗大省,矿产资源对全省经济建设不仅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而且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河北省的铜矿短缺,导致铜矿的开采及相关产业萎靡不振。因此,对河北省的铜矿产资源评价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区域成矿理论、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加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深入分析地质构造成矿信息,加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根据铜矿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综  相似文献   

19.
一、项目简介 在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已发现驱龙、甲马、南木、厅宫、冲江、白容、拉抗俄等大、中型斑岩铜矿床和劣布等矽卡岩型铜矿床,显示了很好的找矿前景。斑岩和铜矿的时代为12~21Ma,形成于后碰撞造山的构造背景之下。主要含矿岩石为斑状二长花岗岩,而且矿区主矿体有五个,分别产于三个含矿二长花岗斑岩中。实际上矿区内岩浆岩活动为多期侵位的岩石构成一个复式岩体,  相似文献   

20.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位于斑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多不杂构造岩浆弧中,成矿与侵位于中侏罗统雁石坪群和早白垩统美日切组地层中的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由于斑岩体的侵位,在岩体内及其围岩中形成强烈蚀变且分带明显,由含矿斑岩中心向外可划分出钾硅化带、中级泥化带、泥化带、伊利石-水白云母化-褐铁矿化带-角岩带或青磐岩化带(围岩是中基性火山岩时).矿化为细脉-浸染状,含矿斑岩全岩矿化,少量矿化产于围岩中,成矿为铜-金组合,为典型的富金斑岩铜矿.初步识别出(1)钾化带中主要发育M型、EB型、A型及部分B型脉;(2)绿泥石化带(中级泥化带)中发育B型、C型、石英-绿泥石脉及S型、G型脉;(3)在粘土化带(泥化带)中主要发育C型脉、G型脉及S型细网脉;(4)在围岩中主要发育B型、C型、D型及G型细网脉以及碳酸盐脉、M型脉等.矿区范围内发育丰富的热液磁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等,铜、金沉淀与热液磁铁矿的形成关系密切;矿石中主要为黄铜矿、少量斑铜矿和辉铜矿,而黄铁矿很少,总体上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在石英斑晶及各种脉系中识别出三个大类和十个亚类的流体包裹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表明最高(达935℃、压力200MPa)的均一温度出现在石英斑晶中,这种由含不透明子矿物、简单多相、含硅酸盐子矿物、赤铁矿多相包裹体类型构成的具45%NaCleq盐度的多相包裹体可能代表本矿床最原始的成矿流体组成;这种成矿流体上升到3km左右、冷却到580℃左右发生沸腾,分离出超高盐度(60%~80%NaCl eq)流体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并导致大量磁铁矿的结晶和还原硫的释放,且伴随部分金属硫化物及部分金沉淀,形成早期的M、A型脉;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和分离出的流体包裹体的聚集,在500℃~480℃之间、22~40MPa之间、深度约1.5km发生沸腾,大量释放出的硫与金属离子结合,导致了大量铜、金的沉淀,形成如B型脉等一系列脉系及浸染状的铜矿化.在450℃~400℃之间、压力20~32MPa之间、深度1.1km左右又发生了明显的沸腾事件,形成了如C型脉、S型等舍铜脉系.在370℃~200℃之间、压力5~30MPa之间,包裹体以液相包裹体和多相包裹体为主,其盐度变化较大,可能是由于岩浆流体的稀释作用或少量大气降水参与循环所致,形成了D型脉及面状硅化.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是主要由直接从岩浆熔体中出溶(600℃~950℃)的具高氧化性、(超)高盐度的富合成矿元素的岩浆流体形成的,是斑岩矿床系列中正岩浆端元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