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4,(7):77-77
在物质匮乏年代,一块肥肉可以让人馋涎欲滴。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却开始对肥肉避之不及,这当然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然而,最近,脂肪的不良“名声”出现大逆转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饱和脂肪不会提高心脏病风险 《内科学年鉴》杂志上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称,完全没有证据支撑饱和脂肪会提高心脏病风险的说法。实际上,有一些证据显示,缺乏饱和脂肪反而可能有害。  相似文献   

2.
“肥胖”也是病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容人家胖,说是“大阿福”;让美人家胖起来,叫“发福”。迎面看到了一个久别的友人,胖得几乎是不认识了,从内心里迸出了这样的欢呼: “啊你发福了”! 被让为发福的人,像哑子吃黄连似的,面孔上挂着一丝苦笑。说真话,面黄肌瘦固然是可怜虫,而心广体肥却不是比前者有“福”。“脂肪过多”或简称之曰“肥胖”,在近世纪来才被认为是一种病态;但也有少数人并不感到怎样的“异常”,正是因为脂肪  相似文献   

3.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夏天,那些漂亮、帅气的衣服似乎都是给瘦人们准备的,所以越来越多的朋友面对食物时“进退两难”,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呢?在控制食物摄入总量的时候,还有一些朋友甚至不碰一点脂肪,美其名曰:怕长肉。难道想要保持身材,就一点不能摄入脂肪吗?什么是脂肪?在化学课上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脂肪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再具体说,是由甘油和各种脂肪酸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实脂肪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脂肪  相似文献   

4.
黄楚安 《科教文汇》2007,(8X):219-219,223
随着Internet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越来越容易获取信息的同时,自身对于信息的敏感却越来越缺乏。信息浪潮和知识膨胀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让人们陷入某种“恐慌”,这种“恐慌”迫使人们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所置身的世界,重新审视我们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也即重新审视学习者同时也是存在者的存在与学习之间的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1 报酬递增机制与市场竞争很多人都知道“让贫者更贫,让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翻成中国的俗话来说,就是“锦上添花”和“雪上加霜”。这种事古已有之,但随着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步完善,这些话似乎开始有点不那么让人心惊肉跳了。譬如说要征遗产税、要征利息税、要征个人所得...  相似文献   

6.
快乐知多少     
张宁静 《百科知识》2004,(11):43-43
最近,国际上一些科学家们就有关“快乐”的几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让人们在寻求快乐的同时了解人为什么快乐,快乐是否保持长久等。让人们大为不快的是,科学研究表明,快乐是极为有限的,但恰恰是这有限的快乐保护了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13,(2):36-37
“医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把握着你我的生死大权,因而医生让人们崇敬,也源于此,在医生也无能为力的时候、在医生怠慢病人的时候,人们会更加不能理解,因此“医生”也是人们抱怨最多的职业之一。  相似文献   

8.
电影《国王的演讲》再现了英王乔治六世口吃的经历。这位历史上临危受命却最终被人赞誉为“勇者无敌”的国王,借这部影片再次让观众回到了那个充满荣耀的时代。本片中,“达西先生”柯林·菲斯精湛的演技,让他登上本次奥斯卡无可争议的影帝席位。同时本片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口吃这一常见却又让人困扰不已的身体话题。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西班牙,人们自然会想到巴塞罗那奥运会和惊险的西班牙斗牛。的确,一场奥运会曾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目光,一场斗牛也能让人激动万分,再加上西班牙的风光美景,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去那里观光旅游。在西班牙,最为独特的是“西班牙时间”,它让人觉得有趣,同时又让不少老外无可奈何。西班牙与英国、比利时、荷兰和它的邻国法国、安道尔及葡  相似文献   

10.
时下,“排毒药丸”的广告入耳入脑,人们便把“排毒”当成了时髦的事。夏季到来,其实“排毒”无须如此复杂,也无需太多花费,按下面的方法做与服药“排毒”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每周两天素食广告所谓“毒”,即现代医学所指的代谢物在体内增多,积聚影响生理功能,使人产生多种不适。而这些代谢物的增多、积聚,大多因过食肥甘厚味所致。如过多摄入糖类和脂肪,体内丙酮酸和乳酸增多,人就会疲乏不堪、面生褐斑。对此,与其贪食后去服“排素药丸”,不如调整饮食,让“毒”少生。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的肥胖者有心脏病和其它健康问题的危险较大?一项新的研究认为,一种与激素生成有关的酶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一问题。肥胖能增加心脏和糖尿病等危险并不是什么新闻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危险性还与脂肪分布的部位有关。所谓“苹果型”体形的人,脂肪主要集中在腰腹,患病的机率相对较大;而“梨型”人,即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大腿者,患病常,诸如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性。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其可疑因素之一是糖皮质激素,这种激素在“苹果型”中较“梨型”为高,酶11-βHSD-1与糖皮质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十几年来,由于人们吃了太多的包括脂肪在内的高热能食品,或者是因选用的脂肪不当,使超重、肥胖、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胆结石等疾病高发。而社会上对各种食用油的说法又很多,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食用油,应该如何选择呢?让我们来对各种食用油的“品性”作番了解吧!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充斥着各行各业的今天,“无网不在,无网不利”,互联网在赋予人们无限便利和惊喜的同时,也有着种种的不利和让人失望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都是教师、学者等人探讨的重要话题,多数人都明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语文,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长期做到让学生“乐之”,乐之是一种状态,乐之更是一种境界,学生只有对学习语文感兴趣才能爱上语文。本文在总结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研究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探讨明确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时刻提醒自己要开展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语文教学课堂,同时也能够通过时刻优化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10个自然数里面,自然数“7”是个很不起眼的奇数,但就是这个小小的“7”,不但在人们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还常常像谜一样,引人遐思。人类对“7”很痴情我们身边的“7”实在是太多了。人们把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概括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人的情感概括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生活中,人们还发现,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个年头就会无法控制地会出现一些让人头痛的问题,感情、婚姻、生活、工作都是如此,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七年之痒”。这个现象在婚姻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因此人们把“七年之痒”成了婚姻中…  相似文献   

16.
高妍 《科学中国人》2007,(6):116-117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近几年,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肆虐的沙尘暴、无处不在的扬尘、时常可见的酸雨,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环境质量恶化和环保面临的严峻形势。环境学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科学与工程并重,是公认的“艰辛”专业,然而  相似文献   

17.
我们谈伦理规范与人的自身成长,主要还是道德修养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到人的成长过程中以形成高尚理想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中国古代哲学家,自孔子、老子以来,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提出了比较丰富的关于修养方法与修养境界的理论。“修”指修身,“养”指养性或养心。修养即提高觉悟,培养高尚的品德。一、修身、养性。儒家“修身”、“养性(心)”之说,认为人必须提高道德的自觉性,这是保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体现人的价值的自觉活动。“性善论”者以为人们具有先验的善性而此善性必须加以发展;“性恶论”者则不承认先验的善性,而认为是后天习得,肯定人有总结经验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食品产业界最著名的企业克拉夫特公司宣布,他们已成功地开发出“非脂肪化”的肉制品。美国人的肥胖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日常饮食生活中以“通心粉”和“奶酪面包”等为主力食品。而这次开发的“非脂肪化”食品则大大减少了热量、盐份、饱和脂肪酸和转移型脂肪酸。美国麦克唐奈食品公司为减少干炸土豆饼中的转移型脂肪酸而将花生油换成了其它植物油。百事可乐公司和康切夫公司也设法将原来的转移型脂肪酸减少为零。克拉夫特公司在下大气力改革快餐产业的同时,还就如何根除富含脂肪化食品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克拉夫…  相似文献   

19.
“大约到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死亡原因会大致相同,生活方式病将成为人类头号杀手。”这些话并非是夸大其词、耸人听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远古的先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以各种方式去寻找、猎取食物,同时又要时刻警惕猛兽的袭击和躲避自然界的风雨雪霜,因此决定了他们必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进行各式各样的大运动量活动,同时还要具备忍耐饥饿的能力。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对脂肪的消耗的能  相似文献   

20.
张宁静 《知识窗》2006,(7):50-51
最近,英国科学家们就有关“快乐”的5个话题展开讨论,让人们在寻求快乐的同时了解人为什么快乐,快乐是否保持长久等。科学研究表明,快乐是极为有限的,但快乐有限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