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五位校长进行深入访谈,本研究发现:教学领导是学校领导工作的核心.校长应该在教学上应扮演引领者角色。但在教育实践中,我国校长的教学领导角色存在缺失,其角色异化为行政领导和公关领导。为了保障校长扮演好教学领导角色,政府严格履行对学校投入的责任,让校长把精力集中于教学领导之上;保障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校长有充足的教学领导空间;加强对校长的培训,不断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无论什么时候,校长的角色都是多样的。作为校长,不管是什么角色,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角色定位,那就是学校的领导角色。在这一切角色中,校长首先应做一名领导者,做一名领导型的校长。一、领导型校长要正确认识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校长作为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在学校中并非仅是领导的角色,还充当着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执行者、教学者、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校长课程领导态度、领导能力和实际领导行为表现为"眼高手低";校长强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和推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但在构建愿景和课程目标以及提供支持性工作环境方面不足;校长课程领导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自身因素和学校情境因素。校长应增强课程规划意识,提高课程评价能力和拓展资源提供支持性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度控制学校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校长培养和为校长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  相似文献   

4.
校长领导一所学校,表现在许多方面。这其中涉及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校长的领导水平,二是校长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水平,三是校长对学校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四是校长个人的特长和风格。其中,校长的教学领导是学校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校长领导教学的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型,现选择几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朱志勇  崔雪娟 《教育学报》2013,9(1):100-110
校长是决定中小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校长领导特质的研究层出不穷。基于对《中国教育报》中《校长周刊》2010年1月到10个月"榜首"有关优秀校长的30篇报道的文本进行一、二、三级编码分析,梳理出优秀校长的领导特质模型,同时与文献综述中概括出的校长领导特质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比较西方国家校长领导特质,特别是美国新世纪所期待的校长领导特质,《中国教育报》媒体视角中的优秀校长具有"教学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特质,但这些特质能否发展成为"文化型和赋权型"领导特质,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就"教学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特质而言,当下优秀校长还缺乏"科学研究"的特质,由此,提出优秀校长应具有"学者型"特质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校长教学领导之转型是其守护本己、避免异化的逻辑必然,同时亦是其走出发展困境的现实诉求.当前的校长教学领导专注于教学有效性领导,无暇或无视教学正当性.这不仅异化了校长教学领导自身,同时更异化了教学和师生,校长教学领导应从先前的有效教学领导转型为有效且正当之教学领导.此外,当前校长教学领导的英雄主义色彩浓郁,影响并制约了校长教学领导的绩效前景,而分布式领导有利于突破英雄式领导的桎梏与困境,可资作为校长教学领导之有效方式,校长教学领导应从英雄式领导走向分布式领导.  相似文献   

7.
校长走向文化领导是学校领导发展的新趋势。在现实中,校长文化领导使命的履行受学校文化自身的保守性、自身的角色定位、文化传统的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校长成为文化领导的道路充满困境。校长要成为文化领导,需要重建学校的组织文化,明确角色定位,加强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校长合作领导”是西方中小学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教育实践模式.“校长合作领导”强调校长领导角色不再由一位领导者担任,而是由两位领导者共同或轮流担任;它是分布式领导理论关照下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在实践过程中,“校长合作领导”主要衍生出职责分工型、支持互助型、交替分工型与共同管理型四种模式.这些模式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分享学校领导者领导职能、开展学校领导者战略合作、创新学校组织結构和管理方式以及提升学校领导者领导能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领导”是学校领导的重要一环所谓校长的“课程领导”是校长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其指引和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活动行为的总称。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强弱、领导艺术的高低,决定着课程理念的转化程度和转化效率。1.观念更新——校长课程领导的“第一要务”。校长更新观念,含义有二:一是校长自身的观念更新;二是校长引领师生群体的观念更新。实现观念更新,校长要借助两条途径:一是学习理论,二是反思实践。校长要带领教师认真研读新“纲要”,践行新“课标”,明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管理、课…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乃至于现在,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校长(本文中的校长均指中小学校长)的行政领导职能,给予校长相应的行政级别和待遇,为校长提供行政管理培训等,这本身没有错。但我们不能“浓化”校长的行政领导角色,校长也不能仅仅陷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之中,这是因为校长不仅仅是行政领导,还应该是“首席教师”和学术领导,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校长除了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课程领导能力,切实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管理不仅是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校长领导艺术是校长在实践过程中独具匠心的随机创造,它源于校长准确性的角色分析,产生于校长创造性的技能技巧。校长领导艺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用权艺术、处事艺术、人际沟通艺术、用人艺术,以及抓好勤政树形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课程领导作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既有对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要求,也有对学校文化方面的要求。校长课程领导要遵循课程技术领导和课程文化领导两个路径。校长课程文化领导是校长引领学校向卓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校长的领导技术力是指校长在引导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科学领导作用力.主要体现在描图与决策、控制与授权和沟通与协调等方面.这是校长领导技术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校长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就提升校长的领导技术力的实现途径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4.
教学领导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管理概念。学校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工作,校长必须扮演好教学领导的角色。所有能"提升教师教学效能"与"学生学习成效"的领导行为,都是校长教学领导的范畴。文章以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为例,对校长教学领导的实践现状进行观察和反思性研究,探寻校长教学领导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校长,除了要具备优秀教师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相应的领导与管理素质。校长是一校之长,其素质应具有智慧引领与魅力辐射的特征,具体指正派、公道、民主、善学。同时,校长的领导力以人格魅力为主,以法定的领导职权为辅,要与行政领导力有所区别。行政领导力是一种硬权力,是强制性的影响力;校长领导力主要是一种软权力,是人格魅力和所建立威信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校长的领导风格影响学校整个组织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因而成为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校长领导风格评价在我国主要集中在研究领域,且研究数量较少。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开展校长领导风格评价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从校长领导风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类型、框架结构、测量与评价、评价反思等方面分别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校长原有的领导理念、课程现提出了挑战.我国校长课程领导研究是在课改后才受到重视的,起步较晚.中外学者对校长课程领导研究的切入点不同,导致学术观点存在差异.归纳与提炼相关文献,将有助于后续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年轻校长要做到“四个必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大批年轻同志逐步走上校长岗位,这是学校干部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年轻校长要成为跨世纪的优秀校长,就应努力做到“四个必须”。1、校长必须兼课、上课、评课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校长确实越来越难当,校长不是“风向派”,决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搞花架子,决不能沽名钓誉。校长必须不管东西南北中,咬住质量不放松,硬件一时变不了,软件得千方百计上档次。既然是“校长”,那么他就得始终把办好学校、培养合格人才当作头等大事,并为此殚精竭虑。不可否认,校长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校长具有教育教学的指导能力,无疑要…  相似文献   

19.
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学校领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影响力。就是通过校长的带领、引导,使学校发生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领导者,校长领导力具有自身的特点。作为一种综合素质,校长领导力是校长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统一体。其中,知识是基础,是校长进行领导活动的前提;能力是核心,直接决定了校长领导活动的进程;价值观是灵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校长如何选择领导角色实施有效领导这一问题,从校长行政领导和教学领导的概念和职责入手,在分析当前我国校长领导角色的定位及原因的基础上,从宏观的教育理念、校长培训、评价体制以及微观的校长个人角色观、实际工作、教师的认可与支持方面,提出了校长行政领导角色与教学领导角色并重协调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