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俞湘华 《传媒》2021,(6):61-63,65
自2017年始,在线视频平台的用户数、使用时长等出现下滑,而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则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本文从网络视频平台运营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以长视频为主的在线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发展所面临的技术环境、用户发展策略以及商业变现逻辑上的差异,并深入地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2.
许恒瑞  周红利 《今传媒》2024,(3):110-113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探究影响用户对医学科普类短视频平台使用意愿的因素,发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及自我效能对用户行为规范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行为规范有负向影响;提出医学科普类短视频发布平台应结合用户使用意愿,优化短视频内容和制作形式,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医学知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申林  谢彭  陈婧薇 《传媒》2021,(23):54-56
5G技术的成熟,短视频成为媒介平台重要的传播方式,并开启品牌化运营的商业模式.媒介平台也在积极探索短视频商业价值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短视频的移动终端媒介平台为例,分析文化认同路径下优质短视频内容如何建构个人品牌并提升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4.
和莹 《青年记者》2020,(9):40-41
短视频快速发展,使用户自主生产新闻内容成为一种潮流.短视频UGC新闻,是指在短视频平台上由用户发布自主生产的新闻(资讯)内容,时间长度在5分钟以内,新闻线索发现、手机拍摄、上传(平台审核上传)等一系列流程均由用户完成的新型新闻生产方式.短视频UGC新闻生产理念:分享性与公共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高达75.8%.目前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主要有两种:以梨视频为代表的新闻短视频客户端和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代表的短视频栏目.  相似文献   

5.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发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发货量预期为4.5亿部,其中支持4G功能的智能手机为1.2亿部。①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化增长与4G网络的来临,将引爆视频网站移动端的另一场战争。2014年1月,Twitter旗下的短视频分享应用Vine一炮而红,Instagram就迅速跟进了短视频分享功能。在国内,爱奇艺推出了"啪啪奇",新浪和腾讯分别推出了"秒拍"和"微视",纷纷进入短  相似文献   

6.
冷若冰 《青年记者》2017,(15):91-92
视频网站的基本盈利模式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45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4.5%.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接近5亿,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71.9%.随着4G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手机资费的下调,网民通过手机观看短视频的行为更加普遍. 1.用户付费模式.现有的主流视频网站的付费模式主要包括包月模式和单片付费模式.其中包月方式也可以扩大为包年、包季等.这种方式中,用户通过支付一定费用,获得在一段时间内的视频收看权限,在这段时间内,用户可以免费浏览视频网站上的视频.单片付费是指专门购买单个视频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周洁 《传媒》2021,(18):56-59
随着网络技术和传播工具的发展,抖音类平台上的短视频强势爆红,但随后也因传播主体的伦理素养堪忧及需求偏异、短视频的特性及平台把关失限、传播场域失序和社会伦理失范投射等原因暴露出虚假低俗信息横行、易上瘾及隐私被侵犯等伦理"破限"问题.要想实现短视频平台的伦理归位,需要政府、平台、用户等多方协作,共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全民治理网络,政府完善法治监管,平台加强伦理自律,用户提升伦理素养,合力打造文明优质的短视频内容生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端的智能化、超清的屏显、流畅的移动网络,助力移动端视频不断发展,资讯类短视频发展得如火如荼,内容生产方式以PGC第三方专业化短视频制作团队的内容生产方式和UGC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内容传播方式为主,在过去的发展阶段,这两种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及短板,今后将规避短板,更倚重专业化的平台搭载以及平台用户内容自制的方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曾洁 《出版广角》2019,(9):67-69
5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夯实短视频传播的带宽基础,转变短视频的内容逻辑,增强短视频的用户体验,给短视频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在未来的应用中,5G技术将与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推动短视频平台成为主流新兴媒体,另一方面,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亟须更加人性化的表达和内容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0.
进入5G时代后,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传播方式将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高校图书馆利用5G互联网,通过对短视频的合理剪辑制作,利用抖音短视频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充分保障学生融合式阅读体验,引导学生阅读兴趣,增长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王蕾 《视听》2022,(4):154-156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不同的短视频平台浏览或发布短视频,一些用户甚至达到一种痴迷的状态.用户在短视频呈现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消费偏好,以及用户的使用动机,均隐藏着复杂的心理,体现出需求满足、猎奇、自我认同、跟风从众等多元社会心态.短视频平台与用户之间也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平台的推送设置影响着用户的选择,用户的需求也驱...  相似文献   

12.
5G时代,视频或将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短视频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主流媒体也将借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报道看,主要通过入驻短视频平台和自建平台两种途径展开短视频报道,总体看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然而短视频新闻报道也存在若干不足之处: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报道语态亟待改变;报道缺乏用户思维.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视频传播矩阵潜力;提升短视频新闻报道制作水平;拓宽传播渠道与跨平台内容输出;注重短视频新闻报道交互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洋 《传媒》2022,(3):55-56,58
短视频在经过高速成长期后,需要完成提升用户黏性、提高平台商业价值的新任务.为了实现用户更长时间的注意力保持,具有连载特征的短视频目前已经在短视频平台上得到了极大发展.本文归纳连载短视频的发展阶段,并指出连载短视频的兴起反映的是用户对于高质量内容的本质追求,使用户和运营者都更理性看待短视频的内容运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刚过去的2019年恰逢5G元年,5G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视频流将成为主要信息表达形式,短视频成为引领互联网视觉化传播的中坚力量。《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首次将短视频独立成章。报告指出,2018年短视频逆袭成功,在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上首次反超长视频。  相似文献   

15.
5G的增强移动宽带技术特性满足了未来网络视频的传输需求,为视频规模应用提供了网络支撑,短视频业务将成为5G业务爆发的一个首要增长点。本文分析了5G的视频传输相关技术,对5G下网络视频及短视频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5G短视频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朱巍 《中国广播》2017,(9):40-42
互联网直播短视频的版权已成为近期版权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短视频的版权归属、剪辑的短视频是否侵权、短视频版权保护的平台责任及短视频侵权与版权关系等四个方面问题进行梳理和阐述,明确了直播视频用户与平台的责任,这对维护互联网直播短视频市场的秩序以及网络新媒体的健康发展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7.
5G被批准商用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短视频也迎来高速发展时期。5G能给短视频带来提升内容品质,优化沉浸式交互体验,增强社会化功能等显而易见的改变,5G时代短视频有着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有着更为严峻的挑战,短视频平台监管更加困难、流量消耗的经济压力、时评内容质量不高等问题会成为短视频发展道路上的阻碍,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短视频行业真正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雅芮 《视听》2022,(4):77-79
短视频的出现,给本就备受冲击的传统电视行业带来新的挑战,短视频化成为传统电视节目在短视频平台争夺用户的必经之路.重庆卫视推出的青春励志节目《谢谢你来了》在短视频平台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短视频的表现形式,提高短视频的编辑技巧,获得了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成功,为节目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  相似文献   

19.
于烜 《传媒》2021,(14):15-18
自2013年中国第一个移动短视频应用上线以来,短视频迅速崛起,于2018年超过网络视频晋级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应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各行业的发展,势头正劲的短视频身处其中.笔者从概况、聚焦、问题及趋势四个层面分析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的新态势. 中国短视频行业概况 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日益融合,影响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0年,短视频在用户市场、商业规模、平台格局、内容生产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周璐 《传媒》2021,(21):72-73
随着5G技术投入使用、移动端设备大量普及,短视频时代来临,传统地方媒体纷纷转战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着手布局融媒视频新闻赛道.短视频具有快节奏、视听沉浸、便捷性等优势,符合多样化受众需求."四川观察"抖音号是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新媒体平台账号.该账号具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和高强度的用户黏性,推出仅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全网"出圈",以至于央视抖音号专门推出一期节目分析"四川观察"的出圈,而遍布淘宝等平台的相关文化衫等产品更是其影响力的体现."四川观察"的火爆出圈,离不开其优质的内容呈现和良好的用户互动体验.这说明,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依然为王,用户互动更为重要.在紧抓内容和用户的产品运营中,"四川观察"的出圈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