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第一本鲁迅佚文集,《集外集》在鲁迅作品版本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梳理《集外集》编辑出版经过,讨论鲁迅如何亲自参与了此书的编选。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创作总是与他的生命状态联结在一起的,《呐喊》、《彷徨》、《野草》都是创作于作家生命中苦闷、孤独的时候。完成于鲁迅生命最后历程的《故事新编》必然与他晚年的心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历时13年之久的创作历程也必然反映了鲁迅对某种创作道路的执著探索,这条道路是不同于《呐喊》、《彷徨》的一条新的创作道路。其整体风格庄严而又荒诞,突出体现了鲁迅观察人生世相的特殊眼光,不仅是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也是他借以突围生命困境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由鲁迅编选,于1936年5月以“三闲书屋”名义在上海出版.其版权页上,印有“有人翻印,功德无量”。 为此转载:《珂勒惠支的人格力量》。关于凯绥·珂勒惠支,读者可参阅《鲁迅全集》第六卷。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两个方面完成了对鲁迅的评价:一方面瞿秋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立足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氛围,探究了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得以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考察鲁迅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瞿秋白以坚实的学术品格,准确、全面地考察鲁迅杂感的真实特性和生动风貌。《〈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可谓是政治和学术高度统一的科学评价,也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的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两个方面完成了对鲁迅的评价:一方面瞿秋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立足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氛围,探究了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得以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考察鲁迅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瞿秋白以坚实的学术品格,准确、全面地考察鲁迅杂感的真实特性和生动风貌。《〈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可谓是政治和学术高度统一的科学评价,也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的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6.
小说在鲁迅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鲁迅选集>共十二卷,小说仅为其中一卷[1].张秀枫编选的<鲁迅小说全编>收录的鲁迅小说共33篇,其中32篇为短篇小说[2].……  相似文献   

7.
楚图南、张子斋是云南现代的重要作家。《楚图南著译选集》和《张子斋文集》的出版,是云南现代文学界的重要大事。本文着重评介二人在云南现代文学界的活动和创作成就,肯定编辑和出版《选集》、《文集》的巨大意义并对编辑工作提供若干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是其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文本,它不仅记载了鲁迅的探索足迹,而且记述了鲁迅复杂的心态与幽深的情感历程。这部文集凝聚着鲁迅深沉的爱,是鲁迅“爱”的心灵史上的路碑。《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无常》、《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等篇目都是鲁迅情与爱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伤逝》是鲁迅创作的唯一一部爱情小说,也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作品。本文着眼于文本分析,从作品的内容出发,结合鲁迅当时的创作心境,以男女主人公和鲁迅本人等为研究对象,较为客观地分析了鲁迅小说《伤逝》的创作目的,并对《伤逝》所蕴含的思想主题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我国第一篇研究鲁迅思想和杂文的重要论文。他在《序言》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战斗历程和革命传统,以及鲁迅杂文产生的原因、艺术特征和战斗意义。虽然在论述中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他对鲁迅研究的开拓性的历史功绩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同志为编选《鲁迅杂感选集》而写的《序言》,现在又以节选重新编入高中语文课本。节选部分依文意被题作《鲁迅的精神》,主要论述了鲁迅思想的发展以及他的杂文中反映出来的战斗精神。而贯穿其间的,则是用深刻的笔触论证了的表现在鲁迅  相似文献   

12.
我面前摆着三本最近几年出版的全国性杂文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以下简称“大系”)、《全国青年杂文选》和《人民日报》副刊编辑部选编的《不惑集》。这些文集所收作品涉及到的作者之多是空前的。他们是当代杂文创作队伍中的精英。因此从这些作品可以窥见当代杂文创作的方向,总结当代杂文创作的得失。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选编者们已有了一些评论。但我以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基本上解决了如何用“鲁迅式的杂文”来“对付人民内部的错误和缺点”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指出:“鲁  相似文献   

13.
我面前摆着三本最近几年出版的全国性杂文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以下简称“大系”)、《全国青年杂文选》和《人民日报》副刊编辑部选编的《不惑集》,这些文集所收作品涉及到的作者之多是空前的。他们是当代杂文创作队伍中的精英。因此从这些作品可以窥见当代杂文创作的方向,总结当代杂文创作的得失。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选编者们已有了一些评论。但我以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基本上解决了如何用“鲁迅式的杂文”来“对付人民内部的错误和缺点”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指出:“鲁  相似文献   

14.
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的一个神话,其所塑造的狂人并非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多种指向的符号人。他是多种人、多种心理、多种文化、多种趋向的集合和代码。鲁迅通过狂人形象的塑造,融合了鲁迅对人生、文化和世界的多种理解。  相似文献   

15.
邵建新 《现代语文》2003,(11):47-47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有名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文中着重回忆了他在日本学医的一段生活经历。该文发表在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上。人以文传,这篇中学教科书选用了数十年的传统篇目,使得藤野严九郎这个普普通通的日本人,因这篇名文而走进了亿万中国读者的内心世界。他的正直热诚、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并由此演绎出一段文坛佳话,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准备出版增田涉、佐藤春夫合译的《鲁迅选集》,译者请鲁迅对所选篇目提出意见,鲁迅回信道:“《某氏集》(指《鲁迅…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很早就重视整理编辑文献典籍,第一部散文总集《尚书》、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都成书于孔子之前。古代文集的数量、种类极为可观,仅就清代乾隆时《四库全书》收罗的本子就有三千四百七十部,其中文学作品占有很大比例;编选种类有总集、合集、选集、别集、诗集、文集等等不同体例。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其创作生涯中与老庄学说有不解之缘,其观点散见于一系列文章中,从最初的《摩罗诗力说》,到20世纪20年代的《汉文学史纲要?老庄》再到1935年创作的《故事新编》中的《出关》与《起死》,几乎贯穿了鲁迅文艺活动的始终.肯定积极进取、努力改造社会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这正合于鲁迅一生力主战斗、顽强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海外文坛     
正8卷本《维特根斯坦文集》面世由商务印书馆推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林合主编的《维特根斯坦文集》近日面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嘉映日前通过讲座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及思想,并为《哲学研究》做了导读。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对二十世纪哲学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次出版的8卷本《维特根斯坦文集》,是在参考之前众多版本维特根斯坦著作集的基础上,由编者精心编选  相似文献   

19.
刘复生 《小学语文》2009,(10):54-55
鲁迅是我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小学教材编选了鲁迅作品节选《少年闰土》和一组纪念、追忆鲁迅的文章,可以让小学生初步感受鲁迅文学作品的风格的某些侧面,并通过那些曾亲身感受过鲁迅人格魅力的人们的视角,建立关于鲁迅人格风范的感性形象,从而为以后更深刻地领会鲁迅的创作奠定基础,同时,这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知识与道德情操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名家寄语     
《快乐阅读》2012,(17):2
刘运峰,1963年出生,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传播学系主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出版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编著有《鲁迅佚文全集》、《鲁迅序跋集》、《鲁迅自选集》(校注)、《鲁迅先生纪念集》、《鲁迅全集补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孙伯翔谈艺录》、《芸斋小说》、《书林独语》、《文房清玩--笺纸》、《鲁迅著作考辨》、《中国书法全集》(10、11)、《藏书--因鲁迅而展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