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心小说以其意象化、散文化、作者角色化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貌,为小说“形式革命”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成冰心小说叙事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基督教文化的熏染,使冰心青睐于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小说的叙事元素、影响了其小说的话语形式;传统文化的浸润,使冰心以诗的笔法改造小说;“向内转”文学潮流的影响,使冰心小说趋向心理化、情绪化,情节淡化。  相似文献   

2.
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袖珍小说、千字小说、口袋小说、一分钟小说等,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的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被称为迄今最短的小说,小小说的精品。小小说不是短篇小说的缩写,却可以扩充成短篇、中篇甚至长篇,据说当年马克·吐温写了一篇小  相似文献   

3.
小小说又称之为微型小说,往往在精短篇幅中通过特定的故事情节,寄寓一定的哲理内涵,以小见大的效果非常明显。高中生如何写好小小说,成就作文写作“一招鲜”?其实,小小说有一个鲜明的写作特点,就是在情节设计上,突出“无巧不成书”。本文就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如何写出小小说情节之“巧”。  相似文献   

4.
小说的叙事艺术包括宏观结构中的脉络和主线,以及微观结构中的插曲、意象和道具等诸多元素。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综合使用了这些叙事元素,小说以主人公南昌的精神成长为主线,以小市民阿明的故事为插曲,以“光”为意象,以“书”为道具,使得全篇结构浑融契合,细致绵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学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小说“意象化”客观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在西方现代小说家笔下只是诸多叙事技巧中的一种,不一定成为小说中的主要叙事方式,但在张爱玲手中意象则成为最重要的叙事方式。张爱玲的“意象化”客观叙事是一种既能继承中外文学传统,又能满足现代读者阅读习惯的叙事方式。从叙事角度考察张爱玲小说意象兼顾了意象意义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从“意象化”客观叙事带来的形式美进行剖析,由此把握张爱玲小说的文体风格及其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补丁小说的特出,首先在于巴子营、大汊河、原庙等西部乡土意象的创造上。这些意象既概括了当代西部乡村的生态状况以及卑微的生命存在形态,又显示出壮阔、苍凉、凄美的审美格调;其次在于他的短篇小说所具有的命运感。"命运"被其置于小说叙事元素的首要位置,其叙事重心也就不在传统乡土小说的"情节"和"性格"刻画上——它以小说元素的重新配置凸显了小说叙事内在结构的意蕴;再次,他以小说叙事的新探索——以叙事的抒情性、写意性和心理描写,丰富了沈从文、孙犁以来的现代抒情小说与乡土小说艺术美的内涵,从而显示了西部文学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小小说的特点在于一个“小”字。一般来说,小小说大都为千字左右,也有的只有三四百字,甚或几十字。小小说要写得短小,就要做到精致入微,就需要在“微雕”上下功夫;或者说,就要在立意、构思、选材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小小说漫议     
小说是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之一。名为“小说”,但同“小”字并没有直接联系。近年来发展起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小小说,却同“小”字紧密联系起来了。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国外还有把写这种小说的人称“六十秒钟作家”。小小说篇幅短、反映生活迅速,无需多少时间就可以看完,很受读者欢迎。过去也有小小说,但没有被十分重视,只是到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越来越有限,但渴求生活底蕴无穷,因而短小隽永之作的小小说目然也就大有发展前途了。  相似文献   

9.
“圆形”结构意象作为中国人的精神结构原型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了中国人的叙事作品类型中 ,形成其在故事构架、叙事结构、形象构设及精神内在意蕴、风格流向等方面的“趋圆”走势。《玉娇梨》作为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其在这方面的体现尤具典型意义。从故事层次、叙事结构等来剖析《玉娇梨》所蕴含的“圆形”结构意象及其成因 ,对于解读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及后来的拟才子佳人小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善于运用象征叙事的小说家。在其新历史小说创作中,象征叙事表现为小说意象呈现出美术结构;通过对女性性征的描绘建立女性崇拜图腾象征世界;小说结构具有整体象征的“原型”审美等特点。莫言新历史小说的象征叙事,使其作品超越了文本表层对历史的叙述和反思,在深层指向上蕴含着对原始生命力赞美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1.
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一个显著叙事特征是使用隐喻手法,“牧羊人”“橡树”“泉水”“蜜蜂”是本文具有隐喻意义的四个典型意象。从隐喻视角解读小说的这四个隐喻意象能够实现深度阅读,了解隐喻意象在西方文化视域中的本源义,理解隐喻意象的语境义,把握隐喻手法的叙事功能,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幸福的家庭》中的“劈柴”意象与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的“豆腐”意象分别作为两部小说核心的日常意象,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首先,它们共同为小说奠定了日常化的叙事基调;其次,这两个意象蕴含重要的结构功能,从表层结构来说,它们具有线索功能,从深层结构来说,它们含有揭示小说主题的功能;再者,这两个意象还有反讽功能,作者立足于“形而下”之基,直指“形而上”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围绕男女争战故事中的女性,铺写了月、花、饰物、颜色、音响、戏曲六个意象群落,它们彼此关联,形成一个更大的女性意象群落。就后三个群落而论,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意象化”客观叙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颜色因其存在广泛,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承担的叙事功能最多;音响中的贩声是一个独特的叙事时间意象;戏曲则给小说带来互文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在小小说写作指导中,教师应基于文体思维,依据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特点和学情特点,在整合与拆解小小说要素的基础上选择并优化写作学习元素。具体做法是:立足“生活的扩展”,统整小小说内部要素;立足文体思维,拆解小小说核心写作知识作为学习元素;立足文体创新,优化小小说写作学习元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小说文种,小小说在叙事形式、叙事结构与话语、审美意蕴等方面都有自身的典型特色。借鉴审美叙事学的理论方法,对该文种进行浅析,并指出小小说式的叙事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叙事中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犀利的讽刺     
由于其文体的灵活性,小小说可说是具有百变之身:在有着小说的叙事特点的同时,也可有诗的韵味、散文的抒情,或者杂文的犀利辛辣。《礼让》就是一篇如杂文一般犀利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17.
侯德云。曾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榜,小小说星座”奖、中国小小说十大新闻人物、2004年度读者最喜爱的十位小小说作家等荣誉。侯德云的作品总是能在平凡中见出深刻,平实中透出感动。  相似文献   

18.
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是张炜小说中并立的两种叙事形态。民间叙事在其创作中成就更高,其浓郁的浪漫传奇、大胆的夸张、神秘诡异的民间故事已经成为张炜小说的标志性身份。人与动物精灵灵与肉的结合、恒定的故事结构、无边的灾难与激扬的逃离是构成张炜民间叙事形态小说的三个最重要的元素。在苦难的岁月,因为与永恒宽厚的大地相拥,无数卑微的生命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异彩。  相似文献   

19.
唐人小说叙事意象的美学功能体现为其对叙事主题的凝聚,对叙事结构的贯通,以及对叙事节奏的调控,这一极具文化意味和美学意味的叙事方式,从另一角度呈现了唐代小说家“有意为小说”的主体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20.
“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它篇幅短小,文字洗练,常常截取生活中一个片断来表达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具有典型、集中、凝练的特征。在小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中,化大为小,小中见大又是其精髓所在!如《上大学去》这篇“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通过孩子的口吻将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具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王敬民老师以及“我”和王连喜等五个“捣蛋鬼”的人物形象更是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小说从学生调皮的小事入笔,关注了如何教育与培养下一代这个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主题,使得小说的内含丰赡,意蕴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