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样是新闻工作者,有的记者整天都有写不完的报道题目,出手快、写稿多;有的记者却为找不到报道题目,无稿可写而苦恼。同样采访一个新闻事件,有的记者写出的报道内容深刻,思想性强,信息量大,反响强烈;有的记者写出的却是平平淡  相似文献   

2.
说到军事新闻的来稿质量,编辑们感触最多的是一眼看中的好稿少,可编可不编的多。而记、通讯员们又觉得军事新闻难写。写好军事新闻固然不易,但好稿少的原因不在难写,而在采访功夫不到家。名报人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指出,在报纸所有业务中,“以采访最为重要”,“因为一张报纸的最重要原料厥为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访”。可见,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出版中,采访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采访技巧是记者安身立命的基本手段。正问、侧问、反问、设问、追问……《新闻采访学》不但适合新入伍的年轻记者学习,对于各类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更是开启心智、解渴管用的教科书。不过,就算新闻专业的科班生,在学校学了同样的知识,实际工作起来结果却会大相径庭。有人苦于找不到新闻线索,采访中经常遭到拒绝,或采访不到有用的信息,稿子写不深、写不了等;而有人却天天有"新料",  相似文献   

4.
1:10与10:1     
中国记协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名单中,多年从事重大典型和普通人物报道的诉华社记者张严平光荣当选。张严平说过一句体会根深的话,她说,采写一篇几千字的稿件,采访笔记往往有几万字。也就是说,见报稿与采访记录之比为1:10,这是一个令人敬佩、令人感动、令人刮目相看的数字之比。不到现场不写稿,到了现场采访不细不写稿。这几乎是所有名记者、名编辑的共同感受。因而对待每一篇稿件能做到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5.
新闻教科书上有一个典故:一位年轻的记者采访一场婚礼,由于新娘未到,婚礼未能如期进行,他也就无功而返,没有写稿。向主编复命时,主编大怒:新娘未到就是最大的新闻。这虽是一个笑话,但所揭示的内涵却深刻而有力。  相似文献   

6.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二十余年,有一个较深的体会;记者、通讯员要长期注重资料的搜集和积累。这是写好稿、出佳作的成功一环。新闻界老前辈徐铸成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把过去的亲身经历,印象较深的见闻,追忆出来象摆旧货摊一样,让有心的顾客来挑选吧!”──这也是笔者写此稿之初衷。先从一次报道谈起。三年前,我县一起拖了近十年的凶杀案告破,社会各界人士都想知道这个案件的全部真相。当我从公安、法院等部门采访回来,着手赶写这篇通讯和专题片解说词时,却发现10年前我亲临小山冲现场采访这起凶杀案的采访本因搬象不慎遗失,特别…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写言论稿主要是说理,只要点子新,观点正确,就可以闭门造车,用不着像写新闻稿那样东奔西跑去采访。笔者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8.
蒋育洋 《军事记者》2010,(11):66-66
记得有位新闻界的名家,写了本书叫《自悟一得》,书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写文章如同爬山。有人写了百篇稿仍在原地踏步,始终停留在山脚下;有人却写一篇稿上一个台阶,甚至跨几个台阶,很快接近山颠,何耶?前者少悟,后者善悟。  相似文献   

9.
很多通讯员都有这样的体会,表彰赞扬之类的稿好写,揭露、批评性的稿就难写了。写表扬稿,即使稿件中有些小缺点,别人也不会求全责备,而写揭露、批评性的稿,一个词用得不准确,也会带来一大堆麻烦。在这一点上,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我是去年七月份调到北京市轴承工业公司做宣传工作的。工作中了解到我们公司下属的××轴承厂有一名青年党总支副书记,上任后大胆抓工作,敢于碰硬,在领导班子调整中坚持原则,使厂里工作有了起色。不久,我就采访了他,并整理出稿件寄给了《北京日报》。去年十二月份这篇稿被《北京日报》采用了。可没料想,这篇稿一见报,马上  相似文献   

10.
新闻同仁可能只听到“抢新闻”之说,没听过“争新闻”之言。抢新闻并非新鲜事,即指抢时间、争速度和抢发独家新闻,这自然符合新闻规律。但时下却出现了一种“争新闻”的不良风气。即记者和通讯员争发新闻稿。笔者并非胡编乱造,有例为证。有位工厂的新闻干事向某报社写了一篇关于技术贸易的新闻稿,时间一晃月余,杳无音讯。这位通讯员自认为可能“此稿无价值”或写得不好,便不好意思去报社打听。谁知时隔两月,此稿却又在那家报上大同小异地出现了。但署名竟是报社某记者的大名。后经打听,才知道这是报社记者从通讯员的来稿中获得信息后,不顾路途之遥,又专程到工厂调查采访了一天写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一些通讯员私下抱怨,你们要求我们写短稿,可是你们自己的稿件却越写越长。 翻开报纸一看,这话还真有道理,君不见,但凡数千上万字的稿件,无不是“本报记者”的杰作,难怪通讯员们会有这样的意见了! 记者写稿,天经地义,而且一般情况下,记者参与采访和写作的,大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往往需要作突出的反映。实事求是地说,要对字数进行一刀切也是不现实的,对于重大事件的写真、英雄事迹的描述,便需要一定的篇幅作保证。但除此以外,是不是也存在记者和通讯员在用稿问题上宽严有别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2.
与驻地记者或报道组的同行聊业务,常听到他们如此叹息:不怕采访时跑断腿,写稿时熬长夜,只怕辛辛苦苦采访出来的稿子见不了报,或者自认为的精品登出来时却被改得面目全非,连重头稿的边也沾不上。自以为是好稿,编辑却要“枪毙”;自以为是精品,编辑却当次品。这是为...  相似文献   

13.
6月中旬,四川日报广安记者站廖树明同志,首次到武胜县采访,县委书记、县长出面接待,并出了几个“题目”供参考。廖树明接连到有关单位采访后,发现情况一般,新闻价值不大,决定暂不动笔,不凑合写稿。这种对新闻工作求真务实的态度,很值得同行学习。记者采访后,写...  相似文献   

14.
批评与表扬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记者告诉我,说建国初期报纸上开展批评还不算难。他说他到一个单位去,发现那里浪费严重,回来就写了一件稿,指名道姓批评那个单位。他说他在采访中间就说出自己要写一件什么稿,那个单位并未因为写批评稿而拒绝采访,单位的领导也是如实介绍情况。我比那位前辈生得晚,是“文革”以后才当记者的,我记得80年代初报纸上开展批评大体上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15.
办好党报。关键在人,采访部门记者很重要。让记者心情愉快,工作得力,多写好稿,部门主任的服务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6.
平时到部队采访,经常听到一些报道人员反映,发生在身边的事太平凡,不知道应该采访什么,找不到新闻写。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腿太懒、动脑少、手不勤。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就必须多学、多思、多跑、多写。下面几段文字,就是我在宣传报道工作中的几点感受。  一、勤去基层边关,多到艰苦单位,哪里有新闻就在哪里出现  工作中,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不跑找不到好新闻线索,不苦写不出好新闻稿件。近年来,为搞好本职工作,我上雪山、走高原、钻山沟,深入部队进行调查采访。哪里有新闻我就在哪里出现,不管有多大困难,…  相似文献   

17.
现在有些记者离开文字材料写不成稿。他们采访,首要任务就是要材料,材料到手便万事大吉。文字材料成了他们离不开的“拐棍”。 新闻稿件“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成功的采访在于深入实际,亲见、亲闻、亲知、亲感,这是新闻生产过程中最生动、最丰富,也是最见功力的一环。斯诺历经艰险走  相似文献   

18.
我初学写稿时,稿件被采用很少,原因之一是稿子写得太长,“水分”太多。有一次,连队首长叫我把新战士小张苦练杀敌本领的事迹报道一下。小张同志勤学苦练的精神确实可喜,事迹也较生动。采访后,我就摊纸动笔,不到半天,写了10几张稿纸。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请教一位老新闻工作者,他看后说,稿中空话废话了一大半,实实在在的事情不多,层次也乱,读后不知所云。他建议我挤挤“水分”再发,还鼓励我勤学习,多实践,是会写出好  相似文献   

19.
我写的《铁路有个“雷锋部落”》稿,被《工人日报》、《湖南日报》、《人民铁道报》、《湖南工人报》等多家报刊采用,而且引来《人民日报》记者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20.
我熟悉一位基层报道员,他一连写了60多篇稿而未见报,就埋怨说:“咱和报社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多也没用。”我说这话欠思量。我在报社学习期间,常常见到编辑同志为编不到一篇好稿而发愁。记得有一次一位编辑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谁能为我寄一篇好稿来,那我宁愿送礼答谢他!”可见编辑盼望好稿的心情是多么真切。可我发现,有的通讯员,不是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