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孔子学院作为我国汉语言文化传播的代表机构,对在国际上构建中国文化形象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东盟是我国的近邻,在泰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孔子学院在泰国的数量已经达到12所,为中泰两国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大桥,承担着汉语师资培训、汉语言教学、汉语水平考试以及中华文化体验中心等四个职责。本文探析了孔子学院在泰国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以及优化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教材领域的出版人可能都会强烈地感觉到,汉语学习在世界各地逐步升温。目前世界上将近100个国家25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其中美国就有800多所。自2004年11月21日首个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之后,目前已有144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启动建设。据估  相似文献   

3.
刘旭 《出版广角》2015,(8):15-17
本文概述了孔子学院十年的发展历程,肯定孔子学院为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在梳理孔子学院分布情况、运营模式、性质和功能、效益分析及教学情况等发展现状的同时,对其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6):32-39
本文以2004年—2011年为时间段,以英国主流媒体(包括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BBC)的孔子学院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描述其对孔子学院的"选择性误读",以批评话语分析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建构英国主流媒体孔子学院报道的新闻图式,为孔子学院在异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参考意见,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思想资源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师资短缺和国学热缺乏持续动力是孔子学院发展遭遇的两大瓶颈,开设国内孔子学院不仅可为国外孔子学院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师资储备,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6.
试析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鑫 《新闻世界》2011,(8):310-311
在亨廷顿描述的"多文明世界"中,各文明之间存着深层次的文化的不认同。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旨在通过沟通和交流,达到传播双方的彼此适应和相互了解,求同存异,不断寻求新的共同点的跨文化传播愈演愈烈。本文尝试把孔子学院放在"多文明世界"中,分析孔子学院对西方世界跨文化传播的障碍:自身不足、"文化中心主义"、"刻板印象"和"偏见"。  相似文献   

7.
尹冬民 《现代传播》2017,(11):157-158
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蓬勃发展,截至2016年底,已在全球140个国家建立孔子学院511所,中小学孔子课堂1073个,受到各国民众的广泛欢迎。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的:"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档案信息     
<正>"魅力上海"档案图片展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由上海市档案馆和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主办的"魅力上海"档案图片展在爱丁堡大学展出。上海市档案局巡视员杨智敏,中国驻爱丁堡领事馆副总领事张立民、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副院长金日博士、英国爱尔兰档案协会首席执行官安德鲁o尼科尔、苏格兰历史环境研究所有关人员及爱丁堡大学的师生、市民等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展出的50多幅档案图片描绘了上海近100多年发展的历史和风貌,以及  相似文献   

9.
档案信息     
<正>"魅力上海"档案图片展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由上海市档案馆和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主办的"魅力上海"档案图片展在爱丁堡大学展出。上海市档案局巡视员杨智敏,中国驻爱丁堡领事馆副总领事张立民、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副院长金日博士、英国爱尔兰档案协会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尼科尔、苏格兰历史环境研究所有关人员及爱丁堡大学的师生等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展出的50多幅档案图片描绘了上海近100多年发展的历史和风貌,以及  相似文献   

10.
孔子学院不仅是一个语言推广机构,更是一个负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播机构。从国情、校情来讲,红河学院成功申办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本文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文化产业、新媒体传播以及微观的传播层面,探索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力的提升策略。同时也提出了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保持平等传播心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思文 《青年记者》2016,(11):11-12
从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建立至2015年底,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①截至2015年10月,以“子孔子学院”为关键词,在百度上可搜索到216000条相关报道.本文统计了2011年5月至2015年10月微博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及转发、评论量,探究文本中“情感所占比例”及粉丝的转发、关注情况,运用内容分析法考察关于“孔子学院”的内容信息在微博上的扩散规模与速度,得出如下结论:新闻中嵌入恰当感情有助于改善信息扩散效果,情绪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公关、是动员公众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战略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孔子学院(课堂)作为中外文化传播的桥梁,向各国展示了中华文化历史的悠久,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各国间互相信任,包括经济上的信任,首先需要建立彼此的联系,互相了解,增进友谊,孔子学院(课堂)不失为各国增进了解的较好方式。本研究以孔子学院(课堂)为切入点,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孔子学院(课堂)建立的时间、数目的增长以及建立国家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国家政策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纸公告让在美国存在了8年的孔子学院突然变得尴尬,仅仅8天之后,另一份最新公告又化尴尬为友善,朝令夕改的政策使孔子学院成为中美之间目前最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4,(23):10-10
440所 据孔子学院官方网站介绍,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全国新书目》2010,(8):1-1
习近平向瑞典赠送孔子学院数字图书馆 2010年3月30目,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一套精心制作的孔子学院数字图书馆赠送给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据悉,该数字图书馆采用方正阿帕比数字图书馆系统,精选了与北京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北京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作家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数十家国内知名出版社合作的数万种中文电子图书,内容涵盖了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中国文化印象》的调查数据,探讨海外受众对孔子学院的认知态度,分析受访者特点,从受众角度探析孔子学院对外文化传播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蒋丹彤 《青年记者》2012,(17):88-89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 2004年,中国在韩国首尔(当时为汉城)设立了第一家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机构,并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孔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为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的,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非营利性教育和文化传播机构.  相似文献   

18.
正"瀚宇之花"——汉语之花的谐音,是我们这些孔子学院的教师志愿者给自己起的雅号。2015年9月17日中午12:15,我登上了KL896次航班,离开我生活了二十四年的上海,成为"瀚宇之花"的一员。经过24个小时的飞行,来到了欧亚大陆的彼端——英国的苏格兰,在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开始了作为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生活。与此同时,我的小伙伴们也奔赴世界各地,新西兰、澳大利亚、克罗地亚……在海外的各个孔子学院开始了他们全新的生活。在英国圆了我的"中国梦"去年六月,我曾有幸参加了上  相似文献   

19.
何宜玉  何硕 《大观周刊》2012,(14):285-28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软实力成为大国竞相角逐的对象,圈家文化利益成为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宗旨和目标。作为中国软实力核心的文化外交发挥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难以达到的独特作用。孔子学院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叶丹 《新闻世界》2009,(12):114-11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和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欢迎和重视,中国孔子学院的对外推广传播,既满足了他们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同时又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让西方更了解中国。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其他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启示,结合孔子学院所面临的一些内部和外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提出孔子学院面对困难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