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谢建晓 《今传媒》2005,(6):30-31
今年7月11日,是“全国模范教师”吴玲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吴玲,生前是郑州市第22中学高级教师。她自1977年参加教育工作至2004年7月病逝,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家长和学生,也感动了共和国总理温家宝。2004年9月4日,温总理在  相似文献   

2.
俞庆棠是我国近现代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民众教育的首创者和奠基人。她也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民众教育事业中,有"民众教育之母"的美誉。  相似文献   

3.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济南传统社会中早已存在。晚清时期,简易学塾的建立,《圣谕广训》、《劝善要言》的宣讲,广义上均属社会教育。传统的社会教育主要侧重于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道德教化和行为规范训练。随着清末社会改革的推进,社会教育开始向现代民众教育转型,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均发生变化,教育重心由道德和规范教育转向文化普及。现根据有关档案资料将1904—1937济南的城市社会教育现状阐述如下。济南的现代民众教育开端于1904年。是年,"济南官报馆主笔李明坡徵君现于布政大…  相似文献   

4.
社会教育是指"学校以外的一切文化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1]313。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出现伊始,就是一种面向民众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民众智识,改良社会[2]182。戊戌变法以来",开民智"、"作新民"观念的出现,标志着近代社会教育思想的萌芽。《新民丛报》的"新民"思想是清末社会教育思想的代表,并对民国以后的社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新民丛报》的社会教育思想《新民丛报》创刊宗旨称,"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  相似文献   

5.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是社会教育目标及任务的文字化展现,社会教育教材的编撰是根据地社会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其为根据地民众知识之传授、精神文化面貌之改变、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之变革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学界对于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的研究鲜见,究其原因为研究资料缺乏所致.文章以发掘到的1938-1949年间19本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为基础进行考察,试图在编辑学的理论指引下,结合历史学研究视角,对教材之编撰原则、特点等内容进行探析,以期为根据地社会教育教材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杜臻 《青年记者》2017,(32):116-117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中的社会教育工作方兴未艾,以提高民众知识水平、促进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民众教育馆成为社会教育的中心机关.各地的民众教育馆通过报刊出版、科普讲座、戏剧表演、电影放映、电化教育、书报阅读、体育活动等方式开展了多种途径的教育工作,其中民众教育报纸和期刊的出版发行是民众教育馆进行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渠道.民众教育报刊以明确的办刊宗旨、鲜明的编辑特色与切实的管理理念,对民众教育实践与经验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民众教育工作的实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广泛地宣传民族团结和抗日救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初期,以李敷仁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在陕西创办了以普通工农群众为阅读对象的《老百姓》报,在全面抗战的旗帜下,《老百姓》报的创立及发展不仅有力地动员了民众,支持了抗战,而且也成为报纸通俗化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对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认识历经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甲午战争以前,初步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甲午战争以后至20世纪头10年,明确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的巨大作用,中国图书馆开始从单一的文献收藏机构向民众教育机构转化;民国初期,图书馆作为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社会教育设施,是一种根本的、永远的教育机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近代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形成与演进,对后世图书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49年9月1日,始建于保定的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了。她伴着新中国黎明的曙光刺破长空,开始了与共和国同行的奋斗历程。从那时的蹒跏学步,一穷二白,到现在的拥有5个频率,成套的数字设备,河北电台一路风雨、一路彩虹,走过了55个春秋,即将迎来她55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0.
宣讲所是清政府和有识之士为开启民智,尤其开启不识字的社会下层民众的智识,以广施教育的一种社会教育设施.当时许多仁人志士认为:"我国风气未开,实由人民知识不广,转移之术在广开宣讲所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