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时代创造伟大的工程。伟大的工程反映伟大的时代。在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乏这样的大工程。每当一项宏伟的工程竣工之际,记者、作家、美术家、作曲家常常激动地拿起自己的笔,新闻评论工作者也不例外。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怎样才能反映好这样的大工程呢?195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为庆祝  相似文献   

2.
评论难写.搞评论在新闻各行中算是一种难事、苦事,又很不容易出成果的事.所以一说搞新闻,大部分人都愿意当记者,而避之写评论.评论为什么这样难呢?因为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是报纸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3.
新闻实践表明,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新闻敏感,而且还应有评论意识。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深化,这一观点已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引起重视。谈列评论意识,我以为主要指的是能够自觉地面对客观存在的复杂矛盾,迅即引发思绪,作出积极反映、评析和论证的一种认识和思维运动,旨在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推动客观事物的变革和发展,指明实践的正确进程和导向。革命导师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出众的新闻工作者,一位具有强烈的评论意识的报刊评论家,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和理论家。跟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一样,毛泽东也是以办报撰写新闻评论和政论,传播革命真理而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他的伟大一  相似文献   

4.
浏览一下案头的报纸,发现无论是日报、行业报还是晚报、都市报,几乎都开辟了言论栏目,给广大读者、作者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园地。其中有不少言论言简意赅、观点鲜明、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而且有些新闻评论的反映非常迅速:头一天刚见报的新闻,第二天就刊登了针对此事的评论,使读者在了解了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之后.还能看到有关这个新闻事件的思考,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  相似文献   

5.
“评论价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和评论是报纸上不可缺少的两大文体。但是,新闻和评论在报纸版面上并不是平分秋色。一般来说,总是新闻多,评论少。打开一份报纸,可以看到几十条新闻,而配有评论的不过屈指可数的几条。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主要的就是“评论价值”。二经常写评论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给有些新闻配评论,不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写出一篇相当不错的东西,而给另一些新闻配评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洪湖报把认真写好新闻评论作为办报人的“庭园经济”来经营,撰写编发了不少有一定分量和影响的新闻评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如何使地方小报的新闻评论写得有分量,做到“报微言重”能服人呢?洪湖报的作法是: 注重新闻评论的指导性。评论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反映大主题。去年初,洪湖报针对社会上轻农业、挤农业、挖农业的现象,连续发了《居安思危话农业》、《重视粮食兴农业》、《减轻负担保农业》等9  相似文献   

7.
王武 《传媒》2014,(24)
正当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一档节目往往要采用多种评论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加强节目的可听性,而且能够提高新闻评论的深广度,进一步提高节目传播效果。回顾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已经从最开始的单一播报形式转变为多重方式为一体的立体播报形式。本质上来讲,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的灵魂,随着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各媒体的竞争焦点也从内容转向了思想,这也催生了一大批评论类广播节目。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想  相似文献   

8.
翻开我们目前使用的教科书,人们对于新闻评论特点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三点:新闻性、政论性和群众性;对于新闻评论作用的认识也是集中在三点: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和引导舆论,这样的结论从学理上说也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一般化的认识上,而对新闻评论的内在精神缺少必要的认识.那么,我们所从事的新闻评论工作就不可能达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的新闻评论的写作空间还不够宽广,必须加以拓展。新闻评论作为时代声音的直接传递者,理所当然地要肩负起反映群众呼声、传达社会强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任务,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拓展新闻评论的写作空间,要求新闻评论与时代俱进,紧随社会潮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血脉,常变常新,水滚青春。当然,任何变革都不可能一罐而就,新闻评论的改革也绝非易事,这里面涉及新闻体制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以及评论写作自身规律的掌握等等。在现实条件下,我们该怎样做才有利于新闻评论的进步发展呢?首先应当建立…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评论创作水平相对其他传播媒介有所滞后。在新媒体时代独家新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观点新闻成为媒体新一轮竞争焦点的大背景下,如何激活广播评论力量,从独家报道向独家观点转化,是广播新闻人不断思考的一个课题。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转基因博弈背后的国家利益较量》就融入了这样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1.
建立起对理性的“强烈信赖”——新闻评论批判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报纸的新闻评论渐成繁荣局面,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种健康的舆论生态在逐渐形成,越来越大的社会宽容度,为新闻评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年来媒体竞争的现实需求,大大拓展了新闻评论的发展空间。不少报纸纷纷设立新闻评论版,强化新闻评论,乃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解读;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之上的新闻解读之争。三是一大批“理性、建设性”的新闻评论,从各自的视…  相似文献   

12.
任何报刊,不管大小,也不管其发行量多少,都必须有评论。大的报刊都专门设有评论部。评论的重要性,也是最能说明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有这一样一句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中公认的话:“评论是报刊的旗帜。”第一节评论是报刊的旗帜之所以这样说,是由评论的性质和特征所决定的。报刊的文体(或者说新闻文体)千变万化,表面看来似乎令人眼花缭乱,但归根结蒂,只有三种,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消息和通讯的共同特点是反映客观事实,把某种新近发生的事实告诉读者,即用事实说服人。评论的特点则是论述某种观点、道理,即  相似文献   

13.
近来年,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评论在报纸这样的平面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不同媒体间的竞争已经从以往的独家新闻之争,逐渐演变成独家评论之争的态势。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新闻评论正在引领媒体进入观点时代。  相似文献   

14.
白锦屏 《视听》2012,(5):36-37
以《新闻深呼吸》为例的新闻评论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在内容上,它信息量大,鞭辟入里;在语言上,它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却又不失调侃幽默;主持人不再西装革履,一副亲切的邻家大伯形象……这是快餐文化时代的产物,也是受众地位中心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浙江经视的《新闻深呼吸》为例,尝试分析这快餐时代下兴起的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是当代中国最灿烂的思想之硕果。报纸是反映时代风云、社会变革、民众心态最直接、最及时、最敏感的新闻媒介之一,怎样适应这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当前新闻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副刊作为报纸“四大件(新闻、评论、副刊、广告)”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新闻评论工作要靠全体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首先,对专职评论工作者来说,正面临着如何充实和提高自己,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兢兢业业,刻苦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写出更多更好的既有深度而又生动的、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论来,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和作用。这正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作为一篇好评论,它具有反映舆论、协调和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为此,在思想内容上它应该有着一  相似文献   

17.
杜忠锋 《今传媒》2006,(7):56-57
经济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这决定了它与其他新闻评论类型如政治评论、军事评论、体育评论、国际评论等具有共同属性:它们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代表着媒体的倾向与立场,反映并引导着公众舆论。但经济评论由于其评论对象、涉及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这使它与其他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8.
向振军 《今传媒》2016,(7):45-46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的言论的总称,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新媒体凭借其高互动性、强直观性和便捷的转载性,对仍按照传统媒体时代发展的新闻评论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新媒体环境下个性化评论、付费评论逐渐成为新闻评论发展的主流趋势.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能否真正借势重焕生机,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以传统门户网站的网络动态新闻一统江山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的同时,WEB2.0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势如破竹。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网络新闻评论是通过网络媒体上就当前的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当今社会呈现出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客观趋势,而网络评论最能反映出多元而驳杂。网络评论的多样性与互联网传播特性、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有密切的“关联度”。网络评论与网上的互动参与。每一个网民都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评论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闻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新闻评论节目也在新闻行业普遍出现,这种形式的新闻节目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到中央电台小到地方各级电台,新闻评论节目屡见不鲜。然而节目的方向性也随着时代变化的轨迹不停地调整着,试对比从前的评论节目大多都高于百姓生活,近年来新闻评论节目也朝着"平民化"的方向迈近,这些点滴的改变也是新闻评论节目方向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