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郅辽 《钓鱼》2012,(13):16-17
商品饵是伴随“台钓”出现的。以调4钓2、搓饵钓底为核心的“台钓”用鱼儿爱吃、引诱力很强的鱼饵将鱼引聚在一起。其中引鱼是关键,可分三步走:1.按一杯饵料一杯水开饵,以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状如饵垂为准,要求饵入水后膨胀并扩散成粉末状。然后搓大饵抛钩,一般抛钩5次后鱼就能凭嗅觉发现扩散的鱼饵了。2.改搓小一点的钓饵,连续抛钩10次,完成做窝。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提,以免惊鱼和造成鱼对钓饵的警觉。3.进一步缩小钓饵体积,搓得更小些,以迎合鱼的吃口达到规范鱼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管察 《钓鱼》2013,(9):12-13
传统钓鱼多坠钩沉底,可是钓(?)条、草鱼、鳊鱼和鲌鱼,有沉底和不沉底两种钓组。坠钩不沉底是因为这些鱼习惯上中层活动,在钓组上就是钩、坠、饵合起来的重量小于浮漂浮力。另外,传统钓鱼都在江河湖库进行,走水不可避免。当钓组抗拒不了走水的时候,坠钩离底就是必然了。台钓适合池塘是因为不走水,用于走水则要调低钓高。然而受"台钓"影响,传统钓转身了,"台钓"所能的钓底、钓离底、打浮、钓行程,传统钓也能玩了。  相似文献   

3.
持钩性     
《钓鱼》2010,(16):13-13
传统钓组等鱼咬钩,由于中钩沉底,只能以浮子升降为鱼讯,优点是中钩率高,空竿少。在钓饵为蚯蚓、蛆、虾、煮熟的红薯块和揉得很黏的面团时,因饵不溶于水,故可以配合逗、引、晃等手段刺激鱼咬钩。"台钓"  相似文献   

4.
张之晔 《钓鱼》2008,(13):26-27
台钓出现之前我们用自然饵和简单加工的合成饵,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钩小饵,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可是经常出现大鱼转悠着不肯咬钩,唯有小钩小饵才能钓到它的情况。台钓一起,钓饵的花头多了,其中搓饵用炸裂饵、脱壳饵是对传统用饵经验的提升,并积极影响竞技钓鱼。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约法,仍有雾化台钓法用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钓饵的“雾化”,雾化的饵增加了饵的可视性,迅速扩散了饵的味儿,诱鱼效果因而比较好。传统钓法一般在野外的自然水域进行,这些地方的鱼情特征一般是大鱼数量稀少,小杂鱼数量较多,鱼儿普遍地比较狡猾。若照搬台钓法的钓饵,鱼饵快速地化散,可以想见,一定是手忙脚乱地频繁换饵,慌慌张张地提竿,难得钓上片鳞。当然,传统钓法并不排除使用雾化的饵,相反,钓友们还创造了钓饵同蘸饵、包饵相结合的钓法,较好地解决了饵对钩的附着力同饵的雾化效果之间的矛盾。传统钓法中,这种钓法专…  相似文献   

6.
酸臭饵     
张炎冰 《钓鱼》2013,(15):14-14
鲢、鳙习性相近,都是在上中层生活,偶尔也会沉底,靠鳃滤食,主食浮游生物,不食面团、蚯蚓等有形饵。用坠钩沉底的"传统钓"很难钓到它,偶然中钩都是在猛提快刺时挂的。台钓后不同了,搓雾化饵钓浮、钓中、钓离底能钓到鲢鱼,钓底则会中鳙鱼。钓鲢鳙雾化第一。水深不超过4米,底雾集鳙,悬雾聚鲢,形成鱼摞鱼。环境合适(如背风),窝做得好,锁定立柱状雾区钓行程,是手竿狙鲢擒鳙最有效的方法。池塘用沤得发臭的  相似文献   

7.
王中兴 《垂钓》2004,(4):25-25
广大钓友都喜欢到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垂钓,但由于很多自然水域水厂“鱼稀,且小杂鱼众多,要想取得好的钓绩确实不易。近几年来,我通过对抛竿炸弹钩钓、手竿台钓、手竿传统钓等钓法进行比较,从中悟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竿炸弹钩钓法。该钓法融合了炸弹钩饵团大、诱鱼快、  相似文献   

8.
飞钩钓白鲦     
赵玉堂  刘昌海 《垂钓》2008,8(12):30-30
飞钩钓术是钓者巧妙利用鱼的习性而实施的一种传统拉竿垂钓方法,钓组中配置的串钩均为不挂饵空钩垂钓。用此法主攻野生白鲦鱼,效果可与挂饵垂钓的各种方法相媲美。  相似文献   

9.
台钓变脸     
从钓组看,"台钓"是向上求解:调标二力平衡,加钓饵打破平衡,失去饵重钓组复归平衡."传统钓"二力失衡——为了克服走水,沉必须大于浮,饵重的大小轻重与钓组平衡无关.可是鱼有大有小,又有咬钩方式的不同,为了钓小鱼、钓轻口鱼就只能向下求解,用轻坠细线小钩. 中国钓鱼协会成立后,每年一届,共举行了18届全国钓鱼比赛.前6届的手竿项目都是传统钓,两个子项,总重量和单尾大.自1991年的第七届开始,因台湾钓手参赛,手竿钓鱼变了,改为按尾数计成绩的积分制,之后又分为按项目记分的钓混合鱼和钓对象鱼.简述这段历史是为了说明"传统钓"适合钓混养鱼,钓对象鱼则是"台钓"之后才出现的新兴项目.  相似文献   

10.
有“水老虎”之称的鳡鱼,其钓法,除了正常的真饵钓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拟饵钓法钓之。用拟饵钓鲍鱼,一般有两种钓法,以下简介之。一、用路亚拟饵甩钓鳡鱼的方法就是垂钓者将路亚拟饵钩远投于垂钓水域,待路亚拟饵钩下沉至鳡鱼活动的泳层时,即提竿同时摇轮收线,使拟饵钩在该泳层犹如活鱼游动,诱使鳡鱼上钩。  相似文献   

11.
配组钓法     
张炎冰 《钓鱼》2009,(9):17-17
传统手竿钓鱼以一线一钩为主,操作两步走,先用手抛或借助工具将诱饵投到钓点,估计鱼诱来后再在钩上挂饵垂钓,由此而有诱饵粗、钓饵精的习惯。日本人合二为一,配合着坠下两钩和浮标,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用另一种饵,主钓。这种上钩主诱,下钩主钓,各司其职而又紧密配合的钓鱼方法称为配组钓法。  相似文献   

12.
吴芜 《钓鱼》2014,(11):16-18
"台钓"很简简单,记住"调4钓2,搓饵钓底"就行了。拉饵出现后饵轻了,原原来搓一颗饵压标标尖1~3目,两颗饵压2~6目,调4钓2保证两钩触底。拉饵的不同是拉大饵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拉小饵两钩均离底。钓快鱼用拉饵是因为鱼离底了,但拉饵有个缺点—鱼口乱,标相多变,在搓饵下挫1/2目、1目就能中鱼的信号在拉饵就显得夸张了。拉饵口多,但中鱼率低,不足30%。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于是有了打频率。  相似文献   

13.
悬浮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3):14-14
悬浮饵,又称雾化饵。过去,以鲤鱼、鲫鱼为主要对象的传统钓坠钩沉底,如果气压低,鱼不沉底就没辙了。然而台钓后变了,连续搓松散饵抛钩,钓饵的1/3~1/2在下沉中被水溶解了,化散为悬浮微粒。  相似文献   

14.
传统钓法在野钓中的特点是采:用粗线卧底钓,较大的浮漂加硬饵。优点是抗风、流能力较强,对付大鱼有成效,缺点是在不同自然条件下要适合钓所有的鱼种,钓组的灵敏度就显得不够了。尤其在水体较肥、闷热、气压低等自然条件下垂钓,因鱼吃饵动作很轻,传统钓组很难反映出鱼讯,致使鱼获量直线减少。而台钓法则有钓组灵敏度高、雾化饵诱钓结合功效大、起鱼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署类饵     
取煮熟的红薯去皮切成骰子大小,装钩后沉底钓鲤鱼;换成无味的马铃薯则会有草鱼、鳊鱼咬钩;用小钩,挂切成小块的熟芋头,专钓大鲫.传统钓鱼用自然饵,其中薯类饵都要经过蒸煮切,否则无法装钩. 台钓后用商品饵了,包括藻类饵、薯类饵、麸类饵以及麸薯合一的复合饵都是粉状,经兑水,揉搓后静置一段时间就有了黏性.于是上饵方式变了,改装为搓,继而有了拉饵.  相似文献   

16.
张言 《钓鱼》2014,(9):28-29
在看过张之晔先生的《求教钓黄颡》一文后,颇有感慨,现结合自身经验写下如下感悟。钓黄颡,鱼饵和钓点尤为重要。钓饵最好是腥味重的虫饵,首选红虫束、大蚯蚓、蚊子幼虫。如同《求教钓黄颡》一文中提到两人钓黄颡鱼“一钩搓商品饵,一钩拉红虫钓底,结果4个小时内一人有口必中黄颡,一人只有鲫、鳊和白鲦。”可见钓黄颡鱼用腥饵效果较好,一来是避开商品饵对其他鱼的诱惑,二来是针对黄颡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多以小虾、小虫为食,用腥味虫饵更符合它在自然环境下的就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辛信  许方 《钓鱼》2008,(14):17-17
悬坠流行,但传统底坠钓组照样盛行,所以用不着厚此薄彼。悬坠调高钓低用雾化饵,逮离底接口用袖钩,用へら,用关东的比较多,但改成调低钓高,两饵一躺一立都触底了,钓咬了死钩的鱼,袖、へら、关东就看不出优势了。底坠对钩型的选择比较马虎,因为多咬死钩,鱼牵动了铅坠浮子才有反应,对钩的要求主要是大小,比如钓鲫鱼用4号或5号伊势尼,  相似文献   

18.
主饵     
张炎冰 《钓鱼》2012,(9):23
如果不是有意放一口,以坠下两钩、调4钓2为特点的"台钓"也就是一钩中鱼,而且多中上钩。然而,调底钓高或调几目就钓几目的话,鱼中上钩还是中下钩就不确定了,原因是主副饵不分,状态、味型、持钩性一样。不过同是悬坠,日本和韩国就不同了。日本钓组  相似文献   

19.
陵西河畔的十里防洪坝,平均水深有4米左右,宁静的水面,弯弯的护堤,月牙似的绕着近半个县城划了一道银弧,给房陵山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给我们这些钓迷们创造了一个天然的好钓场。入冬以来,我采用糊钩钓法,在防洪坝里主钓野鲫,一改了我冬钓用荤饵、用活饵的传统用饵习惯,钓获鱼的个头比过去大,获鱼的数量比过去多。有时同在一个钓位上,用蚯蚓、蛆饵无效的情况下,改用糊钩钓法,立竿见影,十分有效。为了丰富广大钓友冬季垂钓用饵,现将我的糊钩钓法向广大钓友们作个介绍。所谓糊钩钓,就是把商品饵加水稀释,搅拌成糊状软硬度与耳垂状,粘于…  相似文献   

20.
无味料     
张炎冰 《钓鱼》2013,(16):11-11
钓鱼,浓引淡钓,竞技钓鱼更甚。用浓腥浓香饵招鱼、引鱼,可是一段时间后鱼浮躁了,嗅觉迟钝了,用浓腥浓香不如淡腥淡香,再后来淡味也不行了,要用无味的米饭粒和不加任何调料的面团。诱钓分离的传统钓时代,钓鲫鱼、鲤鱼用米饭粒、面团、煮熟的红薯块、蛆或蚯蚓。其中红薯是香甜饵,蛆、蚯蚓是腥膻饵,米饭粒、面团除了色白什么味都没有。商品饵中的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