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萧汉强  尹才 《今日科苑》2011,(19):72-78
<正> 随着人类消费规模的日益扩大,陆地、近海资源日渐减少,深海油气、矿产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自下而上越显重要,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海洋,尤其是深水领域。钻井作业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油气钻井工程专家,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一五863重大项目“先进钻井技术与装备”总体专家组组长,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苏院士长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在钻井力学、特殊井工艺、井眼轨道控制和井下工具研究中多项创新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义34区块区域固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旭辉 《今日科苑》2010,(10):57-57
义34区块是一个老区块,主要开发沙三段油层。为保护油气层,采用了欠平衡钻井技术,固井前油气上窜速度达到80m/s左右。为实现油气层的优质封固,提高固井质量,满足完井作业的要求,使用了晶格膨胀剂水泥浆体系和管外封隔器等配套工艺。本文介绍了该地区固井的主要技术难点、施工概况、使用效果及后续措施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陆地只是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在海洋的地壳之下,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深水钻井装备是关键,这也是制约人们开发深海资源的主要瓶颈。适用于深海钻井的主要是浮式钻井装置。浮式钻井装置在海洋中处于漂浮状态,受风、浪、  相似文献   

5.
欠平衡钻井技术(Underbalanced Drilling Technology)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利用自然条件或者人工方法在可控条件下使井筒内压力始终低于所钻地层孔隙流体压力一种钻井工艺和技术.欠平衡通常可分为两种典型的方式或类型:一类是采用常规钻井液就能达到欠平衡钻井条件,并进行形成所谓的“边喷边钻”钻进方式,对此国外通常称之为流钻( Flow Drilling);另一类是需通过采用非常规钻井液来降低井内压力,从而形成欠平衡钻井条件.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基于石油工业在新形势下油气勘探和开发对新钻井技术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成功率.(2)提高钻探经济效益、克服具体钻井困难,降低油气开发成本.同时采用欠平衡钻井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克服诸如井漏和卡钻等采用常规钻井技术难以克服的具体钻井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国内石油挖掘开采进程中,油气生产作业过程中测井解决方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测井工作进展顺利,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有效参数,为钻井作业企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油田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依据测井数据研究评估石油流体品质和石油流体特性。油田企业测井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石油企业提升石油及其副产品的生产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石油产品发掘效率,该技术对于整个石油行业产业升级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成宇 《百科知识》2007,(2S):9-9
我们知道,陆地只是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在海洋的地壳之下,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深水钻井装备是关键,这也是制约人们开发深海资源的主要瓶颈。适用于深海钻井的主要是浮式钻井装置。浮式钻井装置在海洋中处于漂浮状态,受风、浪、洋流的影响,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8.
董远忠 《科技风》2013,(10):238-239
随着工业发展的高速进行,我国内陆石油资源日渐枯竭,多数石油相关的下游企业高度依赖进口。我国有着丰富的海洋石油矿藏,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直接关系到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我国能源、经济安全的稳定。随着海洋石油作业从大陆架逐渐向着深海延伸,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作为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的主要设备,钻探平台技术和设备升级势在必行。本文将对我国现有石油钻井平台技术和设备与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比较,为未来我国石油钻井平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综合录井技术是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目的的一项随钻勘探技术。本文从综合录井对地层评价的开展谈起,阐述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开展情况,解读了油气层的发现、油气层解释、储集层评价、生油层评价和单井油气资源综合评价几个细节,本人工作有年,一心营职,黾勉惕厉,精心研磨,日久得体会些许。私人管见,率尔操觚,敬请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泡沫流体的油井,能够去比较好的解决像泥浆流失、油层污染以及影响产能等这样的要害问题,这些对于保护、发现以及解决评价油气的资源都有非常有利的。很多实验都证明了泡沫流体钻井不仅能够有效地去保护油层,产生出更多的油,并且还能够去发现钻井过程中所无法发现的油层,可以说泡沫钻进是一项广泛应用前途的理想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陈磊 《中国科技信息》2014,(14):104-106
通常情况下,海上油气勘探首先是靠钻井平台打探井,以确定油气储量及分布,而目前大多数钻井平台为自升式,因此,就有必要对海底地质条件进行调查,防止潜在的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的影响。文章首先概述了辽东湾区域浅层地质特征,然后再分析东部有代表性的局部区域地质钻孔资料,再根据钻孔资料重点分析常用的钻井平台插桩深度,判断桩腿是否有足够长度来支撑钻井平台安全作业,指出穿透一硬土层进入下伏软土层引起的单桩突然贯入的可能性,为钻井平台的安全精确就位选择提供指导作用,做到防患于未然,节约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东北石油大学“高效钻井破岩技术研究室”(High-Efficiency Drilling and Rock Breaking Technology Laboratory)(以下简称为研究室)于2010年7月28日通过专家论证,9月5日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室隶属于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室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工程重点研究室。研究室依托东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学科,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室以发展石油钻井高效破岩技术为主要目标,研究方向涵盖油气井工程力学、岩石破碎学、流体力学及钻井工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为了油田增储上产,提高经济效益,挖掘更多的剩余地质储量,定向井、开窗侧钻井、水平井、薄差层试油井层逐渐增多,勘探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对现场试油工艺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的多层、薄差层勘探开发为目前油田提高油气产能的又一经济增长点,但由于层薄、层多,加之非均质性强,在试油工艺和资料解释过程中通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瓶颈技术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层、薄层在油气开发中的作用,本文对多层试油气资料解释技术进行了探索,目的在于提高现场试油技术水平,录取到高质量的地质资料,从而加强油藏地质结构认识和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水平,促进勘探开发进程,提高整体勘探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中海油拟建立3000万海上"大庆油田"的大目标方略的指引下,为提高自身产量,旅大5-2油田DPP平台将在本平台钻井机正常钻井的状态下,在同层甲板安装一台修井机,同时进行修井作业,以达到边钻新井边修老井的联合作业的增产计划。本文以此项目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与分析同一平台上同时进行钻井作业、修井作业与采油作业可能潜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为海上油气生产的此类联合作业风险规划出一个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废弃钻井液和废弃钻屑因具有数量大、毒性高和稳定性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油田钻井作业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如何进行钻井废弃物随钻处理是井队开钻前必须解决的工艺难题。针对冀东油田等东部老油田井场作业面积狭小、钻井周期短、设备搬家快等特点,通过"量身定做"无害化处理设备、所有设备进行撬装组合设计,废弃物进行密闭转运等工序过程的设计,实现废弃钻井液处理设备模块化和标准化,以适应东部老油田小井场钻井作业和解决废弃钻井液随钻处理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滩海及沙漠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进行,在钻井工程设计中,需要下置钻井导管井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国内还未见专门应用于石油行业的专门钻井导管施工设备,而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打桩机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施工成本高,不适于钻井导管的施工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研制了钻井导管液压装置,经过现场试验,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满足钻井导管施工的实际需要.该装置将高频振动原理应用于钻井导管施工,创新设计而成,当强迫振动频率与土壤所引起的自振频率相同时,土体共振产生了对土质的破坏,依靠装置产生的高频震动力将导管压入指定的位置,保证导管的施工精度,实现钻井导管的快速施工.本装置具有坚固耐用,工作效率高,施工精度高等特点,投入使用后,可完成不同尺寸的多种形式钻井导管及桩的施工作业,有效提高钻井导管施工质量和作业速度,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行业30米以内桩的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钻打油气深井的技术工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在这样的条件下,也出现了井下增压钻井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质地较硬的地层进行有效的钻探,同时,钻井过程中的速度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使得整个钻井的资金投入大幅下降。本文主要分析了井下增压钻井提速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反映油田绩效的油气钻井成本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和评估。为了解决在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油气钻井成本预测过程中,油气钻井成本影响因子确定难以及标准BP神经网络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建立了基于主分量分析的贝叶斯正则化的BP神经网络油气钻井成本预测模型,并结合中国石油某公司各区块钻井成本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井下作业过程中油层保护技术研究和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层保护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并贯穿干整个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工程.从钻井到完井中每道工序都会使油层受到损害,井下作业过程中的试油、压裂、酸化、大修都可能造成油层的二次污染,如果后一项作业没有搞好油层保护,就可能使前面各项作业中的油层保护工作所获得的成效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井下作业施工中油层保护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前,石油钻井技术科学化的主要特征是以钻井信息化、智能化为特点向自动化钻井迈进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技术成就有:(1)发展了井下信息实时检测技术,如随钻测量、随钻测井、随钻地震、随钻地层评价和钻井动态数据实时测量,使钻井过程中井下地质参数、钻井参数和井眼参数能够实时测量、传输、分析和控制;(2)开发了井下导向和井下闭环钻井系统;(3)发展了有利于发现新油气层和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新钻井技术和方法,如欠平衡压力钻井、水平井钻井、多分支井钻井及连续油管钻井;(4)随着IT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提高石油行业勘探开发、数据应用和经营管理水平而进行的钻井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