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2015年3月20日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提出:"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文化遗产领域相关文化产业能有效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层次。在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即主要由文化资源利用因素决定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属于文化产业低层次阶段的发展模式;二是文化技术开发模式,即主要由文化制作技术因素决定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属于文化产业中等层次阶段的发展模式;三是文化市场开发模式,即主要由文化产品市场营销因素决定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属于文化产业高层次阶段的发展模式。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应该选择文化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相互交融,高创新、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西藏是我国一个文化资源大区,但藏区的文化产业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匮乏的文化创意,严重缺乏复合型文化产业新型人才,文化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偏低等。本文主要从数字化的角度入手,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创新驱动的理论,研究适合西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对策,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藏文化资源挖掘、产品制作中,不断推进西藏文化内容、传播手段、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数字化的手段推进藏区文化产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本土文化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立足点,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鄂尔多斯市发展文化产业要在当地文化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把本土文化当作立足点。在"互联网+"提出后,鄂尔多斯市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资源整合,树立文化自信;将本土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与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融合发展;推动区域本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商业思维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市场有着强大的精神内需。龙山县"非遗"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在保护与开发方面遇到"瓶颈",本文试图将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充分运用到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中来,重点突出非遗产业的商业价值,以"非遗"经济推动"非遗"保护与开发,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创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将形成产业竞争力,城市通过结合自身的区域文化和产业基础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可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文章通过DEA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宿迁市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当前宿迁市文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宿迁市文创产业特色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对未来宿迁市文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形成产业融合的路径模式,达到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和延伸。  相似文献   

7.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然而文化产业长期以传统方式发展,未能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开始,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产业政策、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链打造以及人才培养五个方面要素为基础,形成民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并以武汉理工大学与西藏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合作为例,介绍了如何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民族文化科技融合与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将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创产品的开发在近几年的博物馆相关领域中可以说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各省市博物馆及各样式博物馆也都层出不穷地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创概念和文创产品,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广大公众的深切喜爱。2018年全国科普场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讨会在重庆的召开以及2018年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在福建省福州市的盛大开幕,更是将各省市及各特色博物馆的文创概念与文创产品做了更好的集中推出与展示。文章结合笔者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参与的部分展教宣传活动,就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方式等进行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市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建设现状为基础,分析促进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从产业层面、市场层面、企业层面和人才层面入手,总结科技进步对文创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在分析"上下游"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建设的发展方案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市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建设现状为基础,分析促进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从产业层面、市场层面、企业层面和人才层面入手,总结科技进步对文创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在分析"上下游"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建设的发展方案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亦随之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主题和趋势,应着重以创新驱动应对机遇和挑战。加大文化产业投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提升文化产品外向度;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互动共享平台,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充分交流;谋求京津文化产业向河北腹地辐射延伸,推进三地文化产业多元融合发展等五个方面,是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的日益增高,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众望所归。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愉悦游客的身心,还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旅游文创产品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需要得到旅游文化产业的合理重视。佛山市岭南乡土文化底蕴深厚、武术文化和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极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创新旅游文创产品既可以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也可以推动佛山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进步。本文主要研究佛山旅游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创新文创产品,推动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型、政府主导型的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选择资源型和政府主导型的公众需求开发、特色推进、集约化经营、产业综合、双向开放和政府保护相结合、西安中心产业集群等模式,是在科学分析现阶段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据陕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强劲的文化需求之特点以及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之现状,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5)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已然成为各大博物馆及旅游景点争相发展的需要,而在全民生活水平的高提升下,用户需要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缺乏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本文结合了当前文创开发状况,主要研究文创产品开发的策略,并以宝鸡青铜器为例进行验证,为后续文创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特色畜牧业是近年来西藏全区涉农部门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西藏特色畜牧业产业已全面进入打基础的初期阶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西藏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立足当地资源和政策优势,加强特色畜牧业资源的开发,是深化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农牧民收入有效增长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一产上水平"、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目前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不足,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远远不能适应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本文就传统文化的现状、传统文化凋零的原因及如何繁荣发展农村的传统文化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翠亭 《科技风》2023,(13):130-14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文化建设,科普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理层面,科普文化产业是跨学科发展的产物,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注入更多科学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扩容和创新。在实践层面,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构建科普新格局、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在媒体领域、民生领域、科普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赋能作用,重塑了科普生态的方方面面,为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需要“政、产、学、研、用、媒”各界协作的合力。开发规模型科普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普发展的创新路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然需要。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6,(6):108-109
西藏太阳能资源蕴含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在国家政策和西藏政府大力支持下,西藏的光伏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至今西藏光伏产业开发比重较小,在开发量和人均发电量均排在全国较后。西藏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地广人稀,光电发电基地、用户都较为分散,且目前西藏光伏发电并网率低,在牧区由于牧民用户具有流动性,分散性强的特点,采用光伏发电较为实际,但发电功率较小,不能满足大功率电器使用;而光伏产业集中区又产能过剩,但目前在西藏偏远地区也有农牧民用电困难的现象。基于这个问题,采用"能源互联网"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光伏能源的分配问题,将光伏产能过剩地区的电能补给牧区、偏远地区来实现西藏光伏产业的持续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迅速。本项目通过分析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文化,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参观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运用总结得到的"EICP"设计方法,对森林博物馆进行了元素提取、意蕴体会、创意表现,设计了森博文创LOGO、代表性纹理、IP形象、一系列文创产品,以及线上销售平台的界面,由此,通过文创的销售,将森博文化更加广泛地宣传出去。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当代孝文化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强化青少年孝文化教育、强化社会教育功能、推进孝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强化当代孝文化构建的应对措施,全面推进"孝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