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年楚河流域沼泽湿地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对研究区域种子植物组成和地理区系特征等进行分析。年楚河流域沼泽湿地共统计到种子植物117种,隶属于76属,34科。本区沼泽湿地植物科的组成中,以单种科和小型科为主,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毛茛科、蔷薇科、龙胆科为优势科;科的地理区系组成上,世界广布型为主,其次为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和泛热带分布型。单种属和小型属是区域沼泽湿地植物属组成的主体,以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型为属的主要区系成分,中国特有属仅一属。研究地沼泽湿地种子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为主,种子植物资源类型丰富,其中药用植物物种数最多,占总物种数的56.41%.  相似文献   

2.
李静  陈芝兰  李小卫 《西藏科技》2015,(4):70-72,78
应用稀释倾注平板法和MPN法对西藏15个湿地土壤中N转化功能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地间氮循环微生物数量差异性显著,其中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固氮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较高,并且固氮菌对环境变化均比较敏感;土壤理化性质表明,西藏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总数与pH、土壤含水量等因子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硝化细菌与全量P呈显著负相关(p0.05),硝化细菌与全量K、C/N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讷谟尔河湿地有高等植物148,隶属于38科77属;有16种植物群落,分属于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四大类;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提出了相关的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毛竹生产潜力很大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分布在四川长宁、江安、兴文等县。在统计毛竹林下维管植物种类数目的基础上,对该区维管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宁毛竹林下维管植物共115种,分属54科98属,科属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54科可划分为7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为主;98属可划分为13个分布型和4个变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为主。因此,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成分为主,但同时受到温带区系成分的影响,特有植物贫乏。  相似文献   

5.
2014年9月,用定点随机采样,活体观察法和直接计数法,对巴嘎雪湿地水生纤毛虫的物种组成、分布以及它的群落结构特征与水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纤毛虫37种,隶属于3纲10目26科27属。其中前口目(Prostomatida)为优势类群,优势度为35.14%;优势种类主要有大弹跳虫(Halteria grandinella)、似膜袋虫(Cyclidium simulans)、亮刀口虫(Spathidium lncidum)和多变斜板虫(Plagiocampa mutabilis)。结果表明:巴嘎雪湿地秋季水生纤毛虫物种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7;各样点水生纤毛虫的物种相似性在0.04~0.42之间,从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说明水生纤毛虫群落特征区域差异性明显;群落特征参数与主要水体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秋季水生纤毛虫物种数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陈巴尔虎草甸草原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组成特征、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种数较丰富,有维管植物61科240属466种,被子植物占优势。科的组成分析表明,优势科现象十分显著。种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温带成分的种占优势,热带成分的属种所占比例很小,温带属性是该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南矶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湿地植物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维持和承载着湿地生态系统各种各样的物理过程和生物功能,其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能综合反映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湖泊湿地水位波动及其带来的环境梯度变化对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是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2010年10月到2012年2月在鄱阳湖南矶湿地设置57个固定样方开展植物群落的高度、植物种类、数量,优势种高度及植物的物候学特征逐月观测,研究了鄱阳湖南矶湿地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并且对这些特征的可能形成原因以及其和鄱阳湖水位波动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受鄱阳湖水位周期性波动和湿地植物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鄱阳湖南矶湿地植物群落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都与鄱阳湖水位波动密切相关;植物群落空间上沿距湖岸的远近、高程和水位梯度呈现出明显的环带状分布或弧状分布格局;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金华市郊树附生藓类植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小伟  郭水良 《科技通报》2003,19(5):407-412
调查了金华市郊树附生藓类植物的区系和盖度,并以藓类植物盖度为指标,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调查区域的树附生藓类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区域共有树附生藓类植物16科52种,其主要的地理成分为东亚成分、北温带成分和世界分布,分别占总种数的40.38%、25.00%、19.23%;(2)树附生藓类植物群落可被分成三类,分别分布在樟树—枫杨为主要成分的阔叶林、针叶林和以喜树为主的阔叶林中;藓类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植被类型相对应;(3)树附生藓类在不同树种之间,尤其在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之间存在选择性;(4)树的倾斜对树干藓类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内蒙古赫尔洪德沙地樟子松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组成特征、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种数较丰富,有维管植物65科226属448种,被子植物占优势,共444种。科的组成分析表明,优势科现象十分显著。种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温带成分的种占优势,热带成分的种所占比例很小,主要以温带亚洲成分、北温带成分和旧大陆温带成分为主,表明温带属性是该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属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联系广泛。  相似文献   

10.
黄河故道湿地土壤质量因子与景观类型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玉 《资源科学》2015,37(1):85-93
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过程中,湿地土壤质量变动与景观类型的相互关系及其耦合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豫东黄河故道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故道湿地景观类型与土壤质量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景观类型与土壤生态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①主成分分析(PCA)和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主成分与湿地景观类型密切相关;主成分P1(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活性)与山杨林地的相关性最大;主成分P2(土壤总磷与容重)与莎草沼泽的相关性最大;主成分P3(土壤pH值)与碱蓬滩地的相关性最大;②土壤性质的改变能够很好地响应湿地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从故堤向外延伸呈顺时针分布在CCA排序轴上,且土壤生态过程与湿地景观类型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与景观类型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955,R2=0.893(F=48.486,p=0.001),湿地景观类型与土壤质量因子的梯度变化密切相关;湿地土壤生态过程是豫东黄河故道湿地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江干流河岸带为案例研究区,借助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从不同尺度探讨了研究区内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等指示群落α多样性的指数沿东江干流河岸带的变化情况相似,从下游至上游总体上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除Pielou指数外,另三种指数的回归拟合均达显著水平(P<0.05);②以Bray-Curtis指数表示的群落β多样性在上、中、下游不同样地间群落相似性整体较低(均值仅0.17),经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后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β多样性相对高值点出现于中、下游区域;③相邻样地间Bray-Curtis指数显示该干流的群落β多样性具较强波动性;④经RDA排序揭示的群落分异主要影响因素,首推纬度与海拔的叠加效应,表征为群落样地沿第一轴从左到右按下、中、上游顺序清晰排布;⑤下游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外来物种入侵程度较高,中游次之,上游情况与下游相反;⑥东江干流的物种多样性与入侵植物对群落的侵入程度,以及与土壤总磷、总氮、pH值、有机质等营养要素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又以土壤总磷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达嘎乡青稞根系土壤酵母菌分布情况,于2019年8月通过随机采样法对四个村12个样点进行土样采集,采用传统培养法分离、纯化土壤酵母菌,并将获得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试验数据分析得出:青稞根系土壤酵母菌分属于11个属,18个种,其中Cryptococcus为优势属,重要值最高;酵母菌总丰度平均值为5208CFU/g,色达村酵母菌总丰度明显比其它村高;多样性指数显示:7号样点酵母菌多样性值最高,11号样点最低;Jaccard相似性系数显示:达嘎乡青稞土壤样点中酵母菌种群分布差异较大;Spearman相关性指数显示:全氮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酵母菌总丰度与全氮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荒漠地区大规模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会引起局部微气候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群落结构。为了解光伏板建设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和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文章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光伏板内外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变化,阐明光伏板对荒漠植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伏板内外共发现15科29属32种植物。(2)光伏板内植被总盖度极显著高于光伏板外(P <0.001),光伏板内植物平均高度亦极显著高于光伏板外(P <0.001)。(3)光伏板内植物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光伏板外(P <0.001)。(4)光伏板内的植物功能离散度指数FDiv和Rao Q均低于光伏板外,光伏板内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高于光伏板外,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光伏板的架设可以为荒漠地区提供良好的植被条件、提高草地植被多样性,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光伏电站植被恢复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主要河道浮游植物类群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0年春季(4月13日-4月22日)和夏季(7月10日-7月19日)对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进行了两次调查。对不同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入湖河流优势属主要有针杆藻(Synedra sp.)、隐藻(Cryptomonas sp.)、直链硅藻(Aulacoseira sp.)、脆杆藻属(Fragilaria sp.)和舟形藻(Navicula sp.)等;出湖河道主要优势属有直链硅藻(Aulacoseira sp.)、栅藻(Scenedesmus sp.)、隐藻(Cryptomonas sp.)等。夏季入湖河道优势属有针杆藻(Synedra sp.)、十字藻(Crucigenia sp.)、隐藻(Cryptomonas sp.)、裸藻(Euglena sp.)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等;出湖河道优势属有直链硅藻(Aulacoseira sp.)、栅藻(Scenedesmus sp.)、隐藻(Cryptomonas sp.)、针杆藻(Synedra sp.)等。太湖流域河道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春季要高于夏季,电导率、总磷、总氮、总悬浮物浓度、高锰酸钾指数和硝态氮与河道内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影响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有总悬浮物浓度、总氮和电导率,夏季则主要是高锰酸钾指数、硝态氮和总氮浓度。  相似文献   

15.
刘芳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12,34(4):758-768
本文基于野外实测剖面数据,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采样点尺度上土地利用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对伊犁新垦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对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有显著性影响,而对全钾的影响不显著;②不同地形因子对表层土壤养分要素影响的显著性各异。4种养分含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在500~600m梯度平均含量均最低,600~700m梯度波动范围均最大;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在高海拔梯度的平均含量高于低海拔的含量,全磷的平均含量随着海拔升高呈倒U型分布;③有机质和全氮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3°以上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3°以下;在坡度〈1.82°时,4种养分含量的波动范围最大;④全磷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阴坡的各种养分因子的平均含量不同程度的高于阳坡的含量;除全钾外,各种养分因子在阳坡的波动范围均大于阴坡的范围;⑤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条件的交互作用对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影响。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低情况存在差异,表现在较高海拔、较大坡度和阴坡上中覆被草地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农田和低覆被草地,而在较低海拔、较小坡度和阳坡上则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6.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典型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并已形成不同的优势群落,各优势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值得探讨。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主要群落进行排序,分析了该区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应用植物群落的排序值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给出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生态梯度的定量环境解释。对各个群落样地进行排序后可划分为不同的群系:甜槠(Form.Castanopsis eyrei)与木荷(Form.Schima superba)群系;南岭栲(Form.Castanopsis fordii)、丝栗栲(Form.Castanopsis fargesii)、米槠(Form.Castanopsis carlesii)、罗浮栲(Form.Castanopsis fabric)等栲属群系;深山含笑(Form.Michelia maudiae与猴欢喜(Form.Sloanea sinensis)群系;南方红豆杉(Form.Taxus chinensis)与银杏(Form.Ginkgo biloba)群系;观光木(Form.Tsoongiodendron odorum)群系,枫香(Form.Liquidambar formosana)群系,猴头杜鹃(Form.Rhododendron simiarum)群系等。通过与环境参数的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分布特性主要取决于海拔(温度)梯度和土壤有机质成分等。  相似文献   

17.
阜康绿洲土壤盐渍化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该文以电导、易溶性盐含量、pH作为盐渍化程度的指标 ,将阜康绿洲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划分为 9种类型 ,其中以强盐渍土和盐土为主 ,在纬度梯度上从南至北 ,即从洪积扇下部到沙漠按照中盐渍土—强盐渍土—盐土—强盐渍土—盐土—非盐渍土的顺序依次分布。以群落的优势种类型、灌木盖度、灌木多度、多样性等指数作为阜康绿洲荒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标 ,根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系统将阜康荒漠植物群落划分为 9种类型 ,以囊果碱蓬群落—琵琶柴群落—柽柳群落或盐柴类的半灌木群落—琵琶柴群落—柽柳群落或盐柴类的半灌木群落—梭梭群落的顺序依次分布。琵琶柴群落为阜康荒漠的地带性植被 ,分布广泛 ,各种植物群落在空间上交错分布。通过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在阜康荒漠植物群落的多度、盖度和多样性与盐渍化程度无显著相关 ,盐渍化程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到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演替 ,特别是盐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相似文献   

18.
湘西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植物区系成分,现知维管束植物有205科(蕨类和拟蕨类 植物40科,裸子植物7科,被子植物158科),839属,约1961种(包括154变种)。其中,古  和原始的科、属不乏其代表。从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比较分析,该区具有我国15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的14个,表明了与世界各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程度。另一方面,该 地区的植物区系虽含有丰富的热带成分,但根据各类温带属占该区总属数的百分比以及分布于该地区的中国特有属中的木本属几乎所有都是落叶的乔木或灌木,该区的植物区系性质明显偏重于温带性质。而且,这种温带性质可能与该区的山体海拔高度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一研究区域,研究了这一区域风因子对荒漠草原藜类植物分布的影响,得出结论:藜斑块是生长在内蒙古荒漠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植物斑块,单个斑块呈“月牙形”外貌,整体的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形成的机理主要是由风这种生态因子决定的;藜斑块有可移动性、短周期性、微固着性等特点;而且藜斑块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沃岛效应,所以藜斑块也成为一种良好的防风固沙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20.
调查色季拉山西坡方枝柏疏林不同海拔梯度的植物,研究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及重要值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6个方枝柏疏林样地内,共有植物54种,分属于29科48属,其中乔木层2种分属2科2属,灌木层14种分属6科11属,草本层48种分属24科38属;(2)科数、属数、种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均呈双峰曲线;(3)灌木层种数和海拔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草本层种数与总物种总数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乔木层种数、草本层种数、总物种总数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4)随海拔的升高,乔木层树种的组成趋向单一化;灌木层在不同海拔带的方枝柏疏林内分别有明显不同的优势种;草本层在不同海拔高度中莎草科植物重要值最高,菊科植物重要值次之,其重要值均随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草本层湿生植物与中湿生植物占绝对优势,方枝柏疏林群落表现出沼泽进程化趋势,方枝柏种群呈衰退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