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优良菜用大豆小寒王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其鲜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寒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6万株/667m2,适宜施肥水平为复合肥15kg/hm2。  相似文献   

2.
试验在研究4种基质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以‘早熟5号’小白菜、‘夏帝’青菜、‘红圆叶’苋菜等杭州市夏秋季速生叶菜主栽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在阳台种植条件下的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金色3号’基质不仅能充分供应3种叶菜苗期生长所需的养分,而且用其栽培的叶菜产量相比对照泥炭明显提高,是较为理想的阳台叶菜栽培基质;‘浙白6号’小白菜、‘狮跑’青菜、‘红圆叶’苋菜生长速度快,相比其它参试品种增产10%以上,适用于阳台叶菜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高架立体栽培草莓的生长,提高草莓的产量与品质,挑选出适宜高架草莓生产的营养液EC值,本实验采用高架立体栽培槽种植模式。供试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为"红颜",研究了不同营养液EC值(0.95ms/cm,1.6ms/cm,2.1ms/cm)对草莓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三种不同EC值营养液作用,发现其对草莓植株生长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2.1ms/cm的EC值对株高和叶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95ms/cm的EC值对花芽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单果重量方面各处理结果也存在显著差异,在2.1ms/cm的EC值作用下单果最重,但是单株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1.6ms/cm营养液EC值作用下草莓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水蜡种子为主要试材,用温室内不同栽培基质对其进行播种育苗,将处理好的种子分别播种在4种不同基质中,观察水蜡发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到常规园土、草炭土和沙土混合比例2:1:1基质的水蜡发芽率最高为42%,常规园土基质的水蜡发芽率最差为16%。此实验结果为水蜡在北方地区绿化中的育苗阶段提供了最佳育苗基质配方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个适宜拉萨地区气候条件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分析了不同脱毒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及产品商品外观品质,威芋3号、丽薯1号、东农303等品种产量较高,达到3200kg/666.67m2以上,商品外观品质上,鲁引1号、转心乌等较好,丽薯1号是产量高且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应当依据不同的农田情况和市场需求选用不同生育期,不同品质及产量的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沙、珍珠岩、椰糠+河沙(1:1)为基质,栽培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inn.)Schott〕。试验表明:采用改良霍格兰(Hogagland & Arnon,1938)营养液配方,插穗基部用250mg/L萘乙酸(NAA)液浸泡,以椰糠与河沙混合的基质作为栽培基质,生根快而好,结合喷施2%的多效唑(PP333)溶液,可有效控制植株的生长,且有利其叶绿素的合成,叶色鲜绿,叶片肥厚,极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样方法调查了拉萨郊区农田杂草植被,用不同方法调查了拉萨郊区农田杂草土壤短暂种子库和持久种子库的组成和大小,比较了萌发法和物理分离法的结果优劣。结果表明:拉萨郊区样方农田杂草土壤短暂种子库的密度为2719.7个/m2,杂草种子有9科17种,其物种组成主要有金狗尾草、天蓝苜蓿、细果角茴香、油菜、苦苣菜、尼伯尔蓼、密花香薷、白草、圆叶锦葵等。以萌发法分析出的杂草土壤持久种子库的总密度为10371.8个/m2,杂草种子有14科28种,持久种子库的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1~15cm土层中杂草种子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适合拉萨本地生产的草莓品种,特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红颜、章姬、枥乙女、卡姆罗莎、天香五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五个草苺品种在拉萨引种栽培,其适应性存在一定差异,枥乙女不适宜拉萨地区种植,红颜、卡姆罗莎、天香适应性较强,章姬口感好,但抗白粉病能力较差,应进一步探索适合的栽培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建民  拉珍 《西藏科技》2003,(12):21-23
本文报告了拉萨市及各县生产加工、销售的菜籽油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的定性检测情况。本次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共对25份样油进行了AFB1含量检测,了解了拉萨及地区生产加工的菜籽油受到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况,拉萨地区菜籽油中AFB1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以及了解和认识了黄曲霉毒素B1的严重危害性和其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宁  赵明 《青海科技》2007,14(3):27-30
采用试管法对柴达木盆地大叶白麻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预试,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叶白麻叶中含有酚类、鞣质、糖及其甙、黄酮及其甙、强心甙、内酯、香豆素及其甙、挥发油等成分。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D3C2B2A1,即温度6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时间1h。  相似文献   

11.
曙光油桃,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美国油桃丽格兰 特与北京26—2甜油桃杂交培育而成。1996年引入鲁南地区滕 州市大坞镇进行试栽,经过3年的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色 艳、个大、味甜、不裂果、主产优质,很受厂大果农及消费者的欢 迎,是鲁南地区极有发展前途的油桃品种。 1.试栽园概况 试栽园在大坞镇大刘庄东村果园,年平均降雨量800mm,年 平均气温13℃,无霜期197天,年日照时数2384小时,有效积温 4400℃,该园土壤属沙壤土,0~20cm土层,速效氮111×10~(-6)  相似文献   

12.
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武  李春 《西藏科技》2002,(12):53-55
本文根据我们两年(2000~2001年)来在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试验研究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有利于拉萨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开展的天气系统类型、积状云和层状云作业天气条件、增雨作业时机及相关的组织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以供在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炼达  周帆  黄芳毅 《大众科技》2012,(9):104-105,56
南玉葡萄有其优良性状,2006年在广西玉林北流市引入南玉葡萄试栽,表现良好,定植第2年平均666.7m2产量570kg,第3年1300kg,盛产期每年稳定在2000kg以上,商品果率95%以上;果实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呈长椭圆形、肉色黄白、少核,果肉爽脆。该品种适宜桂东南地区大面积栽培,主要栽培措施:株行距1.5mx2.5m;采用小棚架独龙干整枝;短梢修剪;保留结果枝顶端副梢延长生长,结果枝和预备枝适时摘心;及时疏除过多花序,每结果枝只保留1个花序;雨季前完成套袋等。该品种生长强旺、枝条中等、抗逆性强,适宜在土壤肥力中等或偏下的土壤上栽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珍珠岩、椰糠+珍珠岩(1:1)、河沙为基质,栽培花叶鹅掌柴(Scheffleraodorata cv.Variegata)。试验表明:采用改良霍格兰(Hogagland&Arnon,1938)营养液配方,以椰糠与珍珠岩混合的基质作为栽培基质,生根快而好,且有利其叶绿素的合成,叶色较鲜绿,观赏效果佳。  相似文献   

15.
该实验是通过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八个美国苦苣品种:大叶苦苣、花叶苦苣、碎叶苦苣、小蝶苦苣、三叶苦苣、柳叶苦苣、尖株苦苣和罗兰苦苣在西藏拉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高效温室进行栽培,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比较,着重分析了八个美国苦苣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蔬菜的经济性状以及物候期等。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西藏拉萨苦苣长势比较好、品质优、产量高的是大叶苦苣、花叶苦苣、碎叶苦苣、小蝶苦苣、三叶苦苣、柳叶苦苣;尖株苦苣和罗兰苦苣在拉萨叶片长势较小,产量稍低,但苦味稍重,口味比其它品种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旋转挂片腐蚀试验、静态试验、动态模拟实验等方法得出原配方满足缓蚀要求的最小加药量为8mg/l,原配方的加药量为10mg/l,循环水浓缩倍率为3.3;通过静态试验对优化配方进行筛选,再通过动态模拟试验得出优化配方为原配方加药量为8mg/l的基础上再添加1mg/l PBTCA,循环水的浓缩倍率为3.4较原配方提高了0.1,加药量却降低了1mg/l,起到了节水降耗的效果,同时加药量的减少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茅膏菜的别名叫捕虫草,有的地方称金钱草、落地珍珠、苍蝇网等,是茅膏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茅膏菜在我国有6种,除1种生长在东北外,其余种属主要分布于东南部至西南部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18.
单丹  黄宝成  冯华军  方程冉  罗安程 《科技通报》2012,28(7):173-175,186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含Cd模拟废水对茭白和泽泻两种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两种水生植物对Cd的吸收、净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d对两种植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Cd浓度较高时,茭白对Cd的去除效果优于泽泻;在不同Cd处理水平下,茭白对Cd的平均吸收量为0.17~0.28 mg/g植株干重,泽泻对Cd的平均吸收量为0.14~0.23 mg/g植株干重;水培初期(<9 d),泽泻对Cd的去除效果优于茭白,水培后期(>9 d)茭白对Cd的去除效果优于泽泻,水培15 d泽泻和茭白对Cd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50%和89%。  相似文献   

19.
吕龙  颜家强  吉风宝 《西藏科技》2024,(1):24-39+46
拉萨地块东部连续出露石炭—二叠系海相地层,研究其物源对揭示松多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工布江达娘蒲和林芝龙得地区石炭—二叠系地层开展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定年结果表明该套地层最年轻的年龄簇为314 Ma~322 Ma,指示其沉积时代不早于晚石炭世。综合对比前人报道的澳大利亚Canning和Perth盆地石炭—二叠系地层碎屑锆石年龄谱、拉萨地块内松多古特提斯洋演化岩浆作用记录和增生杂岩碎屑锆石年龄谱,笔者认为该套地层中石炭纪年龄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松多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岩浆作用;工布江达娘蒲松多群(AnOs)地层与直孔—松多地区的松多组(C2P1s)为同一套地层,是松多古特提斯洋增生杂岩的一部分;林芝龙得地区诺错组(C1n)地层与当雄来姑组(C2P1I)地层类似,是松多古特提斯洋边缘稳定沉积。  相似文献   

20.
低产茶园的综合改造,要实行改树、改园、改土、改进管理方法的“四改措施”,使茶园在1~2年时间内,复壮树势。一、改树改树,是利用茶树的再生特性,剪去老枝,促发新枝,更新复壮树势。重修剪对茶树衰老程度轻,芽梢稀少,鸡爪枝多的;对夹叶发生早,枝条生长高低不齐,采摘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