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交通洞等洞室群作为进风通道具备一定空气处理功能。本文分析了夏季发电站主厂房内串联通风过程以及设计参数要求,利用空气处理过程i-d图分析通风洞内气流变化过程以及主厂房内部的空气变化过程,对地下水电站厂房通风方案的确定进行研究。依据主厂房参数要求和系统送风量,根据理论分析和工程技术要求,确定了采用机械通风的合理送风区域以及临界送风温度值。基于国内典型气候区的气象参数,分析位于气候区深埋水电站的主厂房的合理送风方案设置。  相似文献   

2.
正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地下深埋的洞式建筑群体,其进风洞作是送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距离长、横截面积大的特点。室外新风通过通风洞发生热湿交换其温度和湿度都具有明显变化。本文以某实际工程通风洞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实验,分析了夏季通风洞内气流温度的变化并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了通风洞出口温度的所有影响因素,最终拟合了通风洞中温度变化与其他参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空调器冬季运行时室外机结霜导致机组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利用文丘里管的原理来清除室外机所结的霜及积尘,提高室外机换热效果。本文设计装置拟利用文丘里管的流量特性原理,设计一个用于空调器室外机除尘除霜的工具,提高空调器系统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空调器性能系数COP,减小能耗,节省电能。通过对现有的三种解决结霜的方案与文丘里管除尘除霜器的比较,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增长,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家用空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家用分体空调由于其夏季能制冷、冬季能制热的特点逐渐变成了舒适家居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家用空调器可兼顾供冷供热、并且有占用空间小、节能、环保等优点,加之安装灵活,使用方便,造价较低,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了较广泛应用。然而,空调器在冬季运行时,由于空调室外机与外界空气换热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会形成负压以及铜管温度低的原因,产生冬季结霜和积尘问题。其中结霜问题,是影响空调器冬季制热效果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严寒的北方地区和高湿寒冷的南方,冬季机组运行效率极低。室外换热器结霜早已成为空调器技术发展的一大瓶颈,尤其是当室外盘管的温度低于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空气在盘管外凝结造成结霜,严重时导致机组供热性能恶化和COP的大大降低。本文结合现有的空调室外机除霜方法和文丘里管的流量特性原理,提出用文丘里管对空调室外机除霜除尘的方案,拟再设计一个合理的文丘里除霜除尘器。  相似文献   

4.
浅层地温能     
井水冬暖夏凉是许多人都熟悉的一个生活常识。这是因为从地表向下到达一定深度(常温层),其温度就不受外界气温的变化而改变。到达常温层的深度因地而异,一般来说在地下30m左右。例如,南京地区的夏季最高温度可达三十七八度,冬季最冷的时候则在零下六七度,但地下常温层却常年保持在十五六度。常温层与外界气温间之差存在的能量就叫做浅层地温能。如果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夏季可以用来制冷,冬季又可以用来供热,实在是两全其美。地温能开发现状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开发地温能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使得浅层地…  相似文献   

5.
地下抽水蓄能电站的主厂房发电机层是电站最重要的场所,其内部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是控制工作区的温度、湿度及风速等参数以满足设备运行和人员卫生要求时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山东某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层的高大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对高大空间内三种通风气流组织方案进行数值研究,通过改变送风口数量和布置方式得到室内气流组织分布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方案下夏季的气流分布特征,得到夏季合理送风方案,同时对该方案在冬季的工况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夏季、冬季均满足规范对气流参数要求,合理的送排风系统设计能够实现高大空间内设备运行和人员健康的环境参数需求。该研究成果对于地下高大建筑空间的气流组织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正贤 《知识窗》2007,(6):62-62
夏季室温较高,此时铺装的地板一旦进入秋冬季节,受热胀冷缩的物理因素影响,容易产生变形,甚至会出现较明显的裂缝。而冬季铺装的地板,到了夏季则会出现膨胀起鼓的现象。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好选在春秋两季铺装地板。如果不得已选在夏季施工,一定要避免地板被阳光暴晒,保证室温低于30℃;冬季施工室温不宜低于16℃,南方城市则要采取通风、除湿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北方,由于一年四季温度变化较大,冬季室外温度很低,一年中大约有5-6个月封窗,再加上教学的需要,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学楼中渡过的。由于冬季封窗空气不流通,50人的教室内,空气污浊,严重的CO_2含量已超过1.5‰。在以往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对平面布局使川功能以及立面造型等特别重视,而对室内环境的设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方地区主要利用空气源热泵供热采暖方式,实现了节能减排,但是当冬季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时,空气源热泵容易出现结霜结冰,不仅会影响机器的制热效果,还会消耗原有的能耗。通过对空气源热泵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供热方式——空气源热泵和地热热泵混合供热,冬季一旦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马上采用地热热泵的供热方式,反之采用空气源热泵供热,实现空气源热泵能效比最高供热,减少机组故障。  相似文献   

9.
五原电厂地处严寒地区,主厂房为全封闭型,主厂房的通风就不仅要满足在夏季能排除余热和余湿,而且还要保证冬季主厂房的室内设计温度。本文对主厂房通风方案作了详细比较和选择,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得出了该工程最优通风方式,并对本工程所选通风方式作了详细计算。  相似文献   

10.
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是矿井风量计算的核心,目前采煤工作面需风量是根据采煤工作面单产较低情况下制订的。工作面配风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面空气、机电设备散热、煤尘浓度及采煤工作面长度等。采煤工作面进风风流温度指移动变电站前风流的温度,由前面分析,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主要受围岩散热的影响。冬季地面温度较低,一般进风井口都有取暖设备,冷空气经过时,空气温度升高,然后在流动的过程中围岩散热,又使风流温度升高,到达移动变电站前时,风流温度达到20℃左右。春、秋季地面空气温度与流经巷道围岩温度相差不大,所以风流到达移动变电站前时,风流温度与地面温度变化不大。夏季地面空气温度高,巷道围岩经过春季已使围岩温度达到20℃以上,再加之夏季不但空气干、温度高,水蒸气的含量也大,水蒸气流入井下,温度降下要释放热量。所以,夏季地面空气流入井下后空气温度降低得较小。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在割煤时,煤层和顶,底板岩层的温度较高,散发大量的热,使工作面风流温度沿工作面逐渐升高达5.6℃,采煤过程中,工  相似文献   

11.
雾化降温是运用水对大自然气候调节的原理,水通过雾化降温系统以极细微雾化状态喷出,大量吸收空气中热量,水雾吸收空气中热量后立即产生汽化,将潮湿空气排出室外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炎热夏季,当温室大棚内温度达到40度以上时,雾化降温能在几分钟内降低室内温度10度左右,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和自然通风条件好的温室大棚,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自然通风的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量,减少"空调病"和各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针对住宅建筑的通风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我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如火如茶的发展过程中,对设备的利用率进行提高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已经显得愈来愈重要。在现阶段我国现有的超市当中通常都设有夏季供冷空调系统以及冬季供热采暖系统和视频储存制冷系统’最为常用的是冷水机所提供的冷源周锅炉来提供热源,在冷水机组以及制冷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会排除大量的冷凝热,倘若是这些热量在通过冷却水系统排向大气就会对室外空气造成污染,环境温度的升高也会对空调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工作环境造成恶化。本文主要就是对超市的制冷系统在提高蒸发温度上所造成的经济性影响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此次努力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观赏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夏季的变化趋势,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选取了两种常用的园林造景观赏竹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折线图、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2种观赏竹的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与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 2种个观赏竹种佛肚竹和黄金间碧竹在一天中均有最高值和最低值,两个竹种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差异明显,佛肚竹的最高峰在早上10∶00,浓度达到1789个/cm~3,而黄金间碧竹的最高峰出现在下午16∶00,峰值浓度为954. 5个/cm~3,佛肚竹的峰值浓度近于黄金间碧竹峰值浓度的2倍。(2)佛肚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趋于"W型",黄金间碧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趋于"V型"。(3)佛肚竹的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变幅较大,最高峰与最低值相差较大,黄金间碧竹的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较稳定,最高峰与低谷相差较小。(4) 2个竹种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均与空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温度的上升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变小。(5) 2个竹种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大,随着太阳强度增大,空气中湿度减弱,空气负离子浓度也逐渐下降。(6)佛肚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黄金间碧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从上述研究分析中可发现,佛肚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夏季优于黄金间碧竹,在园林景观绿化要求高负离子浓度时可优先选择该竹种,以期为市绿地建设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寒冷的冬季,通风空调新风加热器作为一种取暖的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应用的较为普遍。而由于寒冷地区冬季温度差异较大,常常会出现通风空调新风加热器冻坏的现象,就空调新风加热器冬季防冻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阐述了寒冷地区里通风空调新风加热器出现故障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校园广场空间是校园内重要的室外公共空间之一,且不同的广场空间形态以及周围环境特征会对校园微气候有不同的影响。以严寒地区的东北石油大学和八一农垦大学为例,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针对不同广场空间类型进行冬季微气候现场实测,对不同广场空间的微气候情况与舒适度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广场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广场空间的围合度和周围良好的绿化环境均能起到对冬季冷风的遮挡作用和保温增湿作用。该研究为严寒地区校园广场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乌达矿区煤火存在已久,汞污染严重。为了解乌达矿区汞污染水平,分析地下煤火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使用Lumex RA-915测汞仪,现场在线监测了乌达矿区和城区夏冬两季空气汞浓度,其中夏季测点38个,冬季测点33个。结果表明:(1)乌达夏季全区空气汞浓度显著高于冬季。(2)矿区钻孔和烟点的汞浓度极高,最高可达国家规定的大气汞浓度标准(300ng/m 3)的54到133倍。  相似文献   

18.
1961年至2007年东北地区水分盈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与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年-2007年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的气候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参考蒸散量,进而计算水分盈亏量,对水分盈亏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与响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10年际全年、春季、秋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以亏缺为主,夏季以盈余为主,东北地区全年、夏季、秋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速率分别为-4.2mm/10a、-3.4mm/10a、-2.2 mm/10a、-0.7 mm/10a;春季呈弱增多趋势,其速率为7.5 mm/10a,东北地区有逐渐变干的趋势.从地域分布看,有2/3的地区呈下降趋势,1/3的地区呈上升趋势.对各气象因子与水分盈亏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水分盈亏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其次是温度.当温度变化时,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当降水量变化时,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由此可见,温度的变化对冬季的水分盈亏量影响最大,降水的变化对夏季水分盈亏量影响最大.受水分亏缺影响,干旱频率增加、区域扩大,粮食生产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地窖中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的,即使在冬季,也保持在15℃-18℃,受此启发,我们推测并验证了岩洞中的温度也是恒定的。在炎热的夏季,地下15米处的温度要比地面温度低10℃-15℃,即使地下4米处的温度,也比地面温度低5℃-8℃;在严冬,地下15米处的温度比地面温度高12℃-18℃,地下4米处的温度,比地面温度高8℃-12℃。  相似文献   

20.
<正>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地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热泵机组装置主要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四部分组成。通过液态工质(制冷剂或冷媒)不断完成:蒸发(吸取环境中的热量)→压缩→冷凝(放出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