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六月,我到驻守在祁连山脉和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部队去采访.在兰州附近的一个小站候火车准备去酒泉的时候,在月台上遇到了空军航空兵某部的飞行大队王(志兴)政委.当时,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同志,您向东还是向西?"他主动和我打招呼."噢,向西,到酒泉去.您呢?"我说."咱们同一方向.到清河.您到酒泉去,想必部队不是在那吧?"他边说边打量着我."怎见得?"我问他."从您这双皮鞋就看得出来.在我们这边,虽然也都发了皮鞋,但穿的人不多,就是穿了也从来没有人把皮鞋擦得象您的这么亮."他把"我们这边"和"这么亮"说得特别重."您的眼睛可真厉害.我的部队在北京,到  相似文献   

2.
清明时节回乡下扫墓.出了火车站,接站的亲戚领我穿过站前广场,直奔一条僻静的小街."我们不能在那边叫车吗?"我指着那些在广场上待客的出租车问."哦,我们的出租车在那边."亲戚向小街的方向一指.我有点不解."他们找的是熟人."早到一天的哥哥插进来解释了一句.熟人?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要找熟人呢?""咳,反正要用车,把活给熟人不比给外人强吗?"亲戚的回答马上让我想到"关系"这个词.  相似文献   

3.
大胡子和我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的问.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相似文献   

4.
林夕 《青年记者》2008,(13):21-22
"你为什么想做记者?" "不知道." "你学什么的?" "激光." "哦,那你一定很有新闻理想." "对不起,绝对没有." "……" 这段话已经重复过几百次,上千次,每一个人得知我非科班出身,还是学理工的,加上书没念完就跑出来当记者,都很好奇,设想我或许应该是怀着点什么新闻理想的,可是,自己却怎么也找不到.  相似文献   

5.
所谓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运用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等方式获取新闻事实的行为.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将隐性采访定义为:"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相似文献   

6.
"公"字当头 去年3月,我策划了《中国百强县·浙江巡礼》系列报道,组织部里同志分赴浙江省的百强县采访.出发前,我通过电话跟绍兴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那头,对方很高兴,但却不是很欢迎,一会儿说:"我们也没做什么,不值得宣传."我们再三要求采访并请求帮助.对方沉思了一番,说:"好吧,那你们报个价,需要多少宣传费?"我听后心里咯噔一下,忙反问道:"什么宣传费?"那人笑着说:"你们新闻单位宣传报道不都要宣传费的吗?"我便响亮地回答道:"我们的报道是不收任何宣传费的!"后来,我跟其他20个县委宣传部联系的时候,先说明来意,再强调一句"不要宣传费".结果,对方都愉快地接受了采访,我们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7.
记者通过个别交谈、开调查会等形式来搜集报道所需要的材料,这种方式叫谈话采访,或者叫访问。谈话采访是记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采访方式。在谈话采访时,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如何使采访对象乐于接受采访,乐于向记者反映情况?二是如何使采访对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6,(2):53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有一天,有位名叫巴恩的银行家到林肯的总统官邸拜访,正巧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于是,巴恩对林肯说:"如果您要组阁的话,千万不要将此人选入您的内阁."林肯奇怪地问:"为什么?"巴恩说:"因为他是个自大成性的家伙,他甚至认为自己比您伟大得多."林肯笑了:"哦,除了他以外,您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伟大得多?""不知道."巴恩答道:"不过,您为什么要这样问呢?"林肯说:"因为我想把他们全部选入我的内阁."  相似文献   

9.
"Hi,我编的《传艺》杂志你收到了吗?" "收到啦,在看呢.原来那么多传统艺术保留在咱们宝岛台湾啊!" "沛琳,在干嘛呢?来我家泡茶?" "我在参加宝马车组织的中国文化之旅哈,去不了啦." "Hi,我博士考上啦,开心,导师是闽南文化专家陈支平教授." "哇,沛琳,太厉害了,以后你就可以长呆在厦门了." "博士论文答辩过啦,没有延毕,而且又接到了漳州师范大学的副教授的offer! " "太崇拜了,有机会我要去蹭课,听听我们施大记者的闽南文化课程." 认识沛琳,一晃好几年,每次见面,都能感觉到她的变化,工作上的,学业研究上的,还有生活上的.比如妆容打扮,这次走清新文艺风,下次就会职业大咖族,再下次就有可能是让人目眩的街头朋克装.她是毛爷爷倡导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也是时尚女魔头认可的"每日一妆、自我风采"的潮人.总之,就是正能量超级澎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提出问题     
<读者>2000年20期有一篇<学会生存>的文章.其中提到西方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1960年农历11月28日,中南海四周静悄悄的.新华门前的马路上,一个中等消瘦的农民径直走来."我要找中共中央办公厅,我要见毛主席."他对门前站着的荷枪实弹的警卫说."证件呢?"警卫礼貌地问."证件!这能算证件吗?"他愣了一下,随即从旧挎包里掏出一叠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办公厅所寄的信件……  相似文献   

12.
1965年6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钢铁冶金系,被留校做院刊的编辑和记者.从此,我迈人了人生的新里程."党员怎么当?编辑、记者怎么做?"这是摆在我面前需要我认真思考的大问题.在那个年代提倡:遇到问题向毛主席著作请教.我真的这样做了,也确实找到了最好的答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 去年的一天,我在王府井等车.忽然有一位中年妇女走近我,大声叫道:"哎呀,你还认识我吗?"  相似文献   

14.
"朱总,时尚集团的吴总刚去世了.我看过您的一篇博客,您跟他应该是朋友,不知道您知道么.跟您说一下." "啊?我不知道啊.真的?" 早上(8月21日)一个年轻的朋友在MSN上告诉了我这个消息.乍一看,震惊之下,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求证.  相似文献   

15.
一、谈话节目的采访特征 谈话节目主持人的采访与一般的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也必须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但是,电子传媒的特性,将作为采访的主持人与采访对象直接推到了受众面前,大家都能够耳闻目睹采访的现场过程,由此也形成了谈话节目主持人采访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辛航 《北京档案》2000,(2):14-16
1999年7月的一天,崇文区档案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您好,请问是姚局长吗?"是,我是姚淑云."我是市档案局人事处,您单位今年被我局推荐为全国先进单位,请您将事迹材料准备一下好吗?"姚局长听后,狐疑地问到:"你们打错电话了吧?我是崇文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原社长田聪明曾在一次闲谈时考我:"唐老鸭,你知道<实践论>吗?"我说我知道."那你告诉我,它讲的是什么?" 我说,第一句是什么,我记不清了,不过全篇精髓是"知和行"的道理,"实践-认识-实践"的道理.一句话,"知"和"行"概括了全部人生.  相似文献   

18.
史霖 《传媒》2001,(10):26-30
我专程来到小岗,采访这个曾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地方. 在大包干发起人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学家中,我见到了一张张小岗村和小岗人20年来珍贵的历史照片,其艺术性、新闻性和历史价值让人震颤."这都是汪强拍的."严宏昌向我说明.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位在新华社工作的师弟问我:"干了这么多年,你觉得你的认同感在哪里呢?" 是呀,认同感在哪里呢?以我十多年的记者工作经验,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是孤独的.特别是每当我一个人出差,在火车上凝望夜色中的万家灯火,心中还在琢磨怎样接近采访对象、怎样获取证据时,这种孤独感会更加强烈."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这固然有江湖豪气,但记者毕竟不是独行侠,面对充满未知的采访,支撑你坚持的力量在哪里呢?同时,作为一名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你的报道可能很难获奖,也许还会面临诉讼的麻烦和风险,推动你前行的动力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去年6月份的一天,一位茌平的农民在电话里告诉我:"我想给你说一声,你的文章里,有一个字写错了." "什么字?"我问. "一个是非的是字,你写成事情的事了."他说. 错了就错了呗,又不是看不明白.我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装模作样,用感激的声音说:"没想到你看得这么仔细,谢谢你,感谢你对我们报纸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