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涛 《教学与管理》2010,(10):35-36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题目做错了,让他订正,很快他就能订正对了,根本不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教师认为,学生本来是会的,只不过他很粗心罢了。笔者认为,学生的粗心仅是表面现象,实际是学习习惯不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习惯或是不会进行数学阅读。例如,题目抄错现象,题目看不全的现象等等。在教学中,我认为阅读对数学学习中的解题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反映:我的孩子作业总是错,计算时数字抄错,加法当作减法,解决问题题目意思理解错误等等。对此,家长也没办法解决,只能感叹一声"我家孩子太粗心了"。而细细思考这种"粗心"现象,其实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粗心”所致。常常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我们当老师的也时常批评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粗心’,本来会做的题也做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中存在的通病。怎样对待学生“粗心”的毛病呢?埋怨和批评都是无济于事的。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弄清导致学生“粗心”的心理原因,并想出办法,加以克服。一、学生“粗心”的原因1、“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出现抄错题的现象。抄式题时,不是把数字抄错,就是把运算符号抄错;有的甚至上题抄一半,下题抄一半,头尾不相符;还有的把竖式中计算的正确结果,或演草纸上的正确结果,移到横式上就变了样;写递等式时把原来对的写成错的,或漏掉一部分没移下  相似文献   

4.
计算这一基本技能是小学数学学科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任务之一,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基础。但是,学生计算过程中缺乏计算的策略意识,导致计算过程复杂,错误率居高不下。一般情况下,老师和学生都会把这种错误归结为"粗心""不认真",遗憾的是这类孩子总是这样"粗心"和"不认真",少有甚至没有"细心"的时候。实际上,这已经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而是学生计算能力的低下,是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孩子的计算能力反映了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计算总是出错,是因为对计算方法、计算公式、计算规律、运算性质等的不理解,不能将方法与算式进行熟练地转换,所以说,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中可以应用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做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中小学生身上存在的"粗心"现象,一直是令广大教师和家长倍感头痛的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65.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或"经常"因为粗心而丢分,72.3%的学生"非常同意"或"同意"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粗心.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时我们只关心解题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我们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粗心""马虎",而细细想来,造成这种"粗心、马虎"的原因则绝大部分在于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从教师和学生方面入手,解决的方法可通过提高认识,预留时间,坚持"四到"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会发现如今许多学生在做题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他们往往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由于审题不细而丢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和学生都将其归结于审题能力差,或粗心的毛病上.如"除"和"除以"屡次骗倒学生;"糖"和"糖水"混淆不清等.实际上,学生对于这些文本中的关键字眼没有正确的判断和理解能力,不懂得从图、题中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他们的数学能力是相当薄弱的.针对现状,我们尝试将"数学阅读"作为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数学阅读"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8.
计算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写就错"的现象。订正时,学生会自责:"我怎么看错了呢,真粗心!";老师也批评:"这么简单的计算也错,太粗心了!";家长知道了,也直叹:"我的孩子都会算,就是粗心。""粗心"是由于关注的偏差,也是学生思维水平不高、算理不明、对计  相似文献   

9.
粗心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困扰着孩子、老师和家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数学解题中,很多时候学生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了,原因并不在于知识体系的不健全,而是因为审题时的思考不细致,解题时的专注度不够等,我们把这一类现象叫作"粗心"。本文探究学生粗心现象的原因,着力于改善孩子的"粗心",寻求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太粗心了,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有时也会听到学生自己说:我又粗心了……诚然,由于儿童的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于一个问题,解题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注意力弥散的现象,从而导致错误.但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下面的一项有关调研表明,学生的常见错误往往不是一个"粗心"可以蔽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究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粗心"的三个原因:1.家庭习惯问题;2.心理定势是形成粗心的条件;3."伪"粗心。并针对以上原因及不同情况的学生应从几方面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方面的"粗心"是由多种认知与非认知因素造成的.特别是由认知方面引起的"粗心",好、中、差学生都存在这种现象,尤其以中差生居多.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不应该犯的错误,家长常埋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老师常批评学生“马虎”。但结果往往是“屡纠”又“屡犯”。那么,怎样才能防治学生“粗心”的毛病呢?以下对小学生计算“粗心”进行五方面的心理分析,供参考。一、感知错觉而造成“粗心”学牛在计算时.首个必须成知数据与符号所织成的算式。但由于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不够精细,因而有时获得的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出现把9读成6,把36抄成63,把28十巴与8+82看成相等的算式,等等。这种“视而不见”的现象,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严重。小学生的感知有较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每当学生做题时犯了粗心是错误,家长都会埋怨自己的孩子,教师也常常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啊。"可见,粗心在小学生常常犯的错误,是教师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然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改掉粗心的习惯,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收益终身。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常见的粗心毛病的形成,以及改正方法,提出如何培养细心的好习惯,希望对今后的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计算错误的原因 1.心理方面的原因.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 (1)感知不正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对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作"-、把"3"写成"5"、把"56"写成"65"、把236×103抄成236×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的数学解题过程中,粗心现象最令人头疼。学生为什么这么粗心呢?具体可以从他们的心理思维定势和不良行为习惯入手分析成因,并对"症"下药进行矫正,严格要求与方法指导相伴,最大限度的减少"粗心症"。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解答计算题时经常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粗心"现象.下面从四个角度分析计算题中的"粗心"现象,以便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当前课堂教学有倾向于淡化概念,讲究实践,突出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实际上,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的前提,对概念的理  相似文献   

18.
<正>一、"乱花渐欲迷吾眼"——真是太粗心了吗现象描述1:我把题目抄错了。上完"一个数除以整数"后,我给学生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有一题是3.5÷14,居然有4个学生做上来是53÷14,还有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问我说:"老师这道题目你出错了,除不尽的。"这些学生订正以后,都觉得是自己太粗心,把题目抄错了。几天后进行单元测试,3.484÷5.2,也有3个学生做成3.484÷2.5,其中两个是前面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1):60-60
<正>多年来,常听到一些家长和老师们说:孩子们太粗心,老是计算出错。的确,每次考试、练习计算出错的比例都比较大,有一些错误是由于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一、提高计算能力,要坚持口算训练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口算能力应该说是小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粗心是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通病,往往表现在错看题目,搞错单位,误读符号,尤其突出的是不注重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从而使问题解决走入了错误的轨道,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粗心现象不仅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不到提升,更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大受损伤.因此,剖析粗心现象的成因,减少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失误,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可触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让他们生成对数学学习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