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劲 《新闻爱好者》2011,(2):103-104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广受青睐,同样作为一种广告媒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资金的注入,促进了电影贴片广告的发展。电影贴片广告是指将企业产品或形象的广告与影片一同拷贝,并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2.
陆劲 《新闻爱好者》2011,(4):103-104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广受青睐,同样作为一种广告媒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资金的注入,促进了电影贴片广告的发展。电影贴片广告是指将企业产品或形象  相似文献   

3.
一诫:别在CPM上比较电影媒体与大众媒体因为,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二诫:做贴片广告时注意影片的市场风险每个电影拷贝制作费约1万元,因此,成功的贴片招商大大降低影片发行风险;但贴片广告主的  相似文献   

4.
马静 《青年记者》2009,(18):74-75
本文讨论的电影广告主要指电影搭片广告以及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告与电影艺术水乳交融,在新技术平台上创造出的电影广告的新形式。梳理广告与电影联袂合作的历史,不难发现,电影广告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依次衔接的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三种主要形式:电影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网络小电影广告。值得说明的是,这三种电影广告形式并不是依次取代的关系,而是后者对前者的修正和完善,是广告与电影技术平台合作的更高形式。  相似文献   

5.
2006年雅虎搜索邀请中国三大名导冯小刚、陈凯歌、张纪中为其制作了三部小电影广告,这一破天荒的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标志着中国小电影广告模式走向成熟。这是继电影贴片广告和电影植入式广告之后,电影与广告联姻的又一种形式。本文将案例与传播理论结合,讨论我国小电影广告的现状、特点和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的电影广告主要指电影搭片广告以及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告与电影艺术水乳交融,在新技术平台上创造出的电影广告的新形式.梳理广告与电影联袂合作的历史,不难发现,电影广告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依次衔接的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三种主要形式:电影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网络小电影广告.值得说明的是,这三种电影广告形式并不是依次取代的关系,而是后者对前者的修正和完善,是广告与电影技术平台合作的更高形式.  相似文献   

7.
肖潇  梁军 《新闻世界》2011,(8):212-213
近年来,在电影植入式广告发展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形式,即电影中植入的明星代言式广告形式悄然出现。本文主要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非诚勿扰2》为例,对影片中出现的,这种电影植入式广告新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冉雪莲 《新闻世界》2010,(12):77-79
随着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发展,广告的表现形式与投放方式也日益多样。电影植入式广告作为电影和广告两项艺术的结合而博得电影制作方及广告商的共同青睐。本文以2010年上映的5部国产电影为样本,对影片中的植入式广告的品牌、类型及出现频率等进行分析,以透视本土电影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并反思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如果植入式广告是依附于电影而存在的,植入式广告的效果也最终会取决于电影的质量。因此,广告的植入要以确保影片质量不受影响为基础,同样也是保证广告效果的前提。而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是广告主实现其宣传目的的一种流行趋势,面对电影中越来越多的植入广告,广告的植入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凸显了电影业的不成熟。探讨怎样在保证电影艺术性的前提下进行广告的合理植入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影院广告分为电影映前广告、电影贴片广告和电影植入广告三大类型.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电影的映前广告,即在一定时间周期内,以影院为媒体进行招商并在电影上映前播放的视频广告,不包含与特定影片绑定在一起的电影贴片广告. 新形势: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映前广告 1.注意力红利,促进广告效果提升.在新媒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用户碎片化和媒体环境多样化的背景下,受众的注意力极度分散,这在给广告媒体的选择和效果的提升设置难题的同时,也使得各个媒体拥有平等分享受众注意力红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发展,广告的表现形式与投放方式也日益多样。电影植入式广告作为电影和广告两项艺术的结合而博得电影制作方及广告商的共同青睐。本文以2010年上映的5部国产电影为样本,对影片中的植入式广告的品牌、类型及出现频率等进行分析,以透视本土电影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并反思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7月     
强哲  晓光 《今传媒》2005,(1):44-44
电影广告市场首都规范化要求加强贴片广告管理,全国唯一获准上星的地方方言电视频道正式开播,赛迪传媒成为首家真正意义的传媒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3.
鹿珍珍 《新闻世界》2010,(10):95-96
本文通过对传统电影贴片广告和"银幕巨阵"的分析,从投放、受众、管理、传播效果四方面来分析两者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4.
李常叶 《声屏世界》2011,(12):56-57
随着传统广告越来越被人们排斥,电影植入式广告作为电影和广告两项艺术的结合而博得了广告商、电影制片方还有观众的共同青睐,实现了共赢。本文选取了2010年至2011年上映的《单身男女》《武林外传》《我知女人心》《非诚勿扰2》《关云长》5部影片作为研究样本。以此对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存在形式、适合广告植入的影视作品类型.适合植入影视作品的产品类型等一系列实证研究,探究当今中国植入式广告的模式以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郄浩 《新闻世界》2012,(2):90-91
广告电影化是近年来广告发展的新趋向。本文通过讨论广告电影的本体性,为广告电影化发展定位。同时通过研究广告电影化出现的原因,试图勾勒出广告电影的特点。最后,结合具体的广告电影分析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曹荣荣 《视听界》2009,(3):76-77
在整个电影产业中,电影放映业是承担影片价值实现的环节,也是使电影投资获得回报并得以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节中,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直接为影片与观众架起一座桥梁。然而能否让更多的观众愿意通过这座桥梁来观看影片,则是这种经营管理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院线制的实行,中国电影放映业的繁荣局面逐步显现。面对放映市场的激烈竞争,江苏本土院线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有哪些对策,这是其在谋求发展中所要面对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柯文浩 《今传媒》2011,19(3):74-75
电影植入式广告在美国已发展至成熟阶段,近年来在中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本文简要梳理了中美两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发展路径,并以《非诚勿扰》和《变形金刚》为例,通过实证方法比较两部影片植入式广告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中美电影植入式广告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植入式广告是以非广告的形式将产品、品牌或服务信息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感知场景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把广告信息展露、传播给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电影《非诚勿扰》是近年来我国植入式广告的代表之作,我们可以对这部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透过这些表现形式来揭示当前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19.
建国前夕美国影片约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90%。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缓解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失业人群、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暂允各大影院放映一些影片内容不违反《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西方电影。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观众增强了对美国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纷纷远离和摒弃美国影片。随着国产新片的超额出产、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量译制引进和发行放映部门的努力,到1951年初美国影片绝迹于中国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20.
李学优 《传媒》2008,(9):67
电影作为传媒产业之一,电影广告的市场运营在欧美国家非常发达,因为电影广告上映时,没有众多频道和广告的干扰,广告主将目光投向电影屏幕。据调查,虽然美国报纸广告收入下滑明显,但电影广告收入持续增长。随着中国电影院线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电影院,拥有巨大电影市场潜力的中国,电影广告市场也在整合与创新中日臻成熟,逐渐从单一以影片为导向的时代向科学、完善的传媒时代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