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然而现实中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作文评改一直还是广大教师肩上的重荷。教师精批细改,学生却不屑一看,教师的辛勤劳动常常成了无效的劳动,而要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时间不允许,效率也不高。如何才能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愿意上作文课,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感到头痛。其实,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起到效果的,需要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若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写作文的技巧,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那么学生不再感到作文难写,教师也不再感到作文教学让人头疼。  相似文献   

3.
所谓“八不”,就是指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八不”,即:不解题;不范读课文;“先学”环节中,教师不插话;“后教”环节中,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解;“当堂训练”环节中,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作文之前,教师不进行作前指导;作文批改中,学生能批的,教师坚决不批:作文评讲过程中,学生能评的,教师坚决不评。  相似文献   

4.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儿。实践中,往往是学生泛泛地写作文,教师不厌其烦地批改。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事倍功半。因为教师包办代替改学生的作文,有时会脱离生活实际,越改越偏,甚至违背小作者的意愿,把原文改得面目皆非。此种做法,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也不领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作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教师批改为学生自己改。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只批不改,让批语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再加工”的作用,把改的工作留给学生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种做法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双向…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先命题,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具体指导作文,最后由教师批改和讲评学生的作文。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结果造成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首先要研究作文,使之促进作文训练。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欲善其事先得其器──由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难题想到的富裕县教师进修学校刘仁提起作文教学,多数教师的感受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当前教师普遍感到有两个难题:一是觉得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学生作文要求不明确、不具体,教师不知道该怎样要求学生h有位教师向笔者抱怨说...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学生拿到被教师修改得较多、有很多红杠红圈的作文后,一般看一看分数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不愿意看了。至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就无人问津了。教师要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愉快作文教学尝试绩溪县华阳小学王玉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怕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不伯作文呢?这就要调整学生作文的心境,让学生在愉快中作文。一、我写我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选择写作材料。在作文之前,我有时...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为分数,为应试,为升学,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习作教师改,导致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写作指导上,可是收效甚微,学生仍然怕作文,厌烦写作文,不知道怎样写好作文。近年来,还有更急功近利的做法:举办“快速作文法”“爆炸作文法”“...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六步法——开放型作文教学新探●申书林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一般都按写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程序进行教学。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教法的结果很不理想,学生思维闭塞,思路单一,写出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王彦章 《小学生》2011,(6):51-5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不难,并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循规蹈矩,效果甚微,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该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求,旧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对学生不再用作文的称谓,低年级叫做写话,中高年级叫做习作。因此,教师作文教学的思路必须尽快转轨,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从“写具体”转向“内容不空洞”   我们有些教师总是喜欢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特别是看重“具体”,对写得“不具体”的习作就视为不合格。可事实上有些教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作文批改存在一大误区和两个方面的不协调。一大误区是:重改不重批,即便批也俨然文学批评家,喜欢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学生习作,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要求过高,缺少赏识,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热情。两个方面的不协调:一是教师的辛勤耕耘与所取的成效不一致。通常可以看到教师的案头堆满了学生的大作文、周记、随笔等,令人望而生畏,语文教师虽然长期埋头于其中做着春蚕吐丝的工作,但学生仍然怕作文。  相似文献   

14.
老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学生对于作文的反应是不是作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是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可知道写作教学的成绩不好,其咎不尽在学生,训练者实在应该负大部分的责任。”看来学生不爱写作文,教师有一定的责任,教师如何引导并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让学生爱写作文:  相似文献   

15.
对很多学生来说,作文是道坎。学生无话可写,作文迟迟交不上来,或者胡编乱凑,结果不知所云。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是件令人头疼的事,读范文吧,大多数学生就写范文上的例子;不读吧,让学生自由发挥。结果情况更糟,很多学生连审题都不会。因此,一些教师就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放羊式的批改,导致学生的作文一直徘徊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杨阳 《辅导员》2010,(18):51-51
怎样搞好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着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问题,可以说,能上好阅读教学课,却上不好作文训练课的老师为数并不少。小学六年训练下来,作文写得不像样的学生也不少见。学生怕写,老师怕教,究其原因,还是作文教学缺乏序列,老师无章可循,学生无法可效。建立小学作文教学序列,打破作文教学的瓶颈,有利于教师的科学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循序提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教师导——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改被视为不可改变的定规,有谁违反这一“定规”,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则被认为是不负责不敬业,是“懒”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陈明杰、陈永睿老师的《学生互批作文之不足说》(《语文教学通讯》2000.7)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指出了学生互批作文的不足。陈文审视的角度仍然没有超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文批改观念,学生互批作文的不足,完全是在教师“失控”的情况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批改的不足。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互批作文的过程实际上由传统的单向批改变成了三向循环批改,其相互关系如图示:1.陈文中阐述互批作文不符合信息反馈原则,不利于作文教学。其实,只要在教师主导下,这种互批互改学生①学生②老师评讲教师老师批改信息反馈不仅仅局…  相似文献   

19.
丁润选 《甘肃教育》2005,(10):21-21
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大都认真负责、不辞辛劳地斟词酌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可遗憾的是,学生对老师不辞辛劳的做法往往无动于衷,对教师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结果以前作文中所批的问题在后面的作文中照样会出现,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光顾给学生的作文“治病”,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讲评和修改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教师愁作文,学生怕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实一直还在困扰着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现代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全批全改,精批精改却受到了冲击,教师辛辛苦苦精批细改后,学生不一定看批改后的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