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鸿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112-113,119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翻译界的一个难题,在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上一直缺少科学、规范的参考.本文拟以翻译选择适应论为指南,通过对比几种常用文化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来分析和时比文化词在翻译过程中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模因翻译论的理论概述,探讨《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作者根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将《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分为物质民俗文化负载词、精神民俗文化负载词、社会民俗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民俗文化负载词四类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分析民俗文化负载词作为语言模因传播的意义,对陕西民俗文化翻译和传播有所启示,有利于加快陕西民俗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3.
在词学发展的历史上,社会文化、当地风物、词人心理及审美需求均影响着词风的变化。"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是词论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宋代到清代的词论家,对这两种词风各有偏好,但他们的词论也因派别之见而具有局限性。直到清代,才有学者摒弃派别之见,超脱"婉约""豪放"来研究词,这种做法,拓展了词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4.
正班级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进入职高的学生大都背负着"双差"的名声,这样也加大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因此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就成了班主任的课题。一、教室环境的建设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库的翻译原型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原型论打破了传统的二元思维,跳出了翻译中"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等之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然而现今对该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元理论的层面上,据此,按照奈达的文化分类基准,建立小型双语平行数据库,用翔实的语料证明翻译原型论的可行性,证明《易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译者朝译语理想原型不断靠近、抽象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是在生物进化论基础上提出来的用以解释文化进化的新理论.翻译的本质在于通过语言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文化负载词是翻译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文学翻译中更是如此.用模囡论来分析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重点在于如何使文化负载词在异文化环境中成为强势模因,并使其得到认可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詹安泰《论修辞》一文,引入现代修辞学研究方法,强调修辞目的和效果,一改词话玄妙莫测的叙述方式,创立"别是一家"的词体修辞论。以情感的传达和修饰作为修辞的根本,将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试图化解技术词藻与词心词情之间的矛盾,呈现出以"学词"为基础的"大词学"观,由此发展的艺术风格论也成为当代词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外文化的不同,中外人士对颜色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就给"颜色词"的汉译工作带来困难,一对一的翻译是绝对行不通的.本文提出根据中外人士对颜色联想意义的异同做出不同的翻译,即直译和意译.最后指出"望文生义"是翻译的大敌,把一个词放在语境中去把握它的多种意思才是解决误译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唐宋文人论词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生成期,特征是由诗词混合到"词为艳科";第二阶段为发展变化期,特征是本色论和提高词的地位;第三阶段为基本定型期,特征是诗词同化与词法论盛行。  相似文献   

10.
许渊冲先生在自身诗歌翻译实践的基础之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诗歌翻译"三美论"。这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葬花词》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作品,以其绚丽的意象、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运用"三美"理论对比赏析《红楼梦》2个经典英译本对《葬花词》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传达,探讨两位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便于论证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领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与周邦彦的关系以及《词论》不提周邦彦的原因,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但这些研究的学术价值是相当有限的,因为李清照的《词论》是一篇本色主义宣言而非系统的词学著作,这使她可以因为随便一个小小的理由就不提周邦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的文化战略决策,而中国文学典籍的翻译是华夏文化向西方传播很好的途径之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分析杨译《红楼梦》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特点和翻译策略以探索中国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每个学生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一句"老师来了"让闹哄哄的教室突然变得鸦雀无声。"老师来了"成为同学之间最心有灵犀的暗号。而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实行的"班主任随班办公"让这句暗号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因为"老师一直在身后"——该校打破传统的师生学习和办公的空间藩篱,通过"一拖二"的办公室与教室的特殊改造,将每间教室后部设有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窗户能够随时观察每位学生,随时掌握班级  相似文献   

14.
"雅"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元范畴。在词学中,亦是一个重要而有特色的范畴,而对词论中尊"雅"观的研究却总是散落在整个美学、诗学或词史、词派等的研究中,文章主要梳理当代词论者对中国古典词论中尊"雅"观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从整个古典美学或文论的角度;从词学理论的角度;从文学史的角度,对雅词进行分析的;词体雅化理论与学术思想结合进行研究的;从此四部分中抽离对有关词论尊"雅"观的研究以突显其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15.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看英译汉中的增词和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光婕 《考试周刊》2009,(11):46-47
翻译的方法多种多样.以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为基础,依据中英文语法结构和语言习惯的不同,本文结合大量实例着重讨论了英译汉中的增词和减词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况周颐词集之词论文献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况周颐癖词五十余载,词论、词作成就卓著。其词集除《蕙风词》之外有总集两种、别集十一种,为其成就更高的词论所掩,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其词集自序、论词之词、词之题序与自注,蕴含丰富的词学理论,可与《蕙风词话》正续编及其他词学文献相互发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扩展了况周颐的词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特有的形态,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青睐,但在众多的词论著作中能自出机杼、自成一家的并不多见。近代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可谓是迄今为止词论研究中的上乘之作,他的"境界"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从境界方面论词,《人间词话》无疑是一座绕不过的  相似文献   

18.
论词绝句, 向来关注者不多, 本文列出了清代二十馀家、近六百首论词绝句的来源和出处, 并针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七家进行评述, 分析了他们的论词观念和主张, 对清代词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材料和角度。  相似文献   

19.
宋代词论的发展受到了世风、士风、诗风三个方面的影响。世风的影响表现在: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词创作的兴盛,也形成了词的世俗品格;歌伎制度强化了词的俗艳特性;理学思想反面刺激了词的主情特征。士风的影响表现在:宋人对词的矛盾心态影响了宋人对词论研究的热情。诗风的影响表现在:词话在诗话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词论向诗学传统回归。  相似文献   

20.
论词绝句,向来关注者不多,本文列出了清代二十馀家、近六百首论词绝句的来源和出处,并针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七家进行评述,分析了他们的论词观念和主张,对清代词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材料和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