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小学音乐欣赏课则应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欣赏活动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欣赏,达到审美教育目标。本文对小学音乐欣赏课中体验教育与音乐欣赏有效性融合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丁春新 《广西教育》2013,(38):93-93,96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作用。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美、创造美,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体验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体验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所有领域和全部活动中。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学应尽量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欣赏进行,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使其发自内心地随着音乐律动、舒展、想象,用心灵感受音乐,以此鼓励儿童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经验。最终达到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人人都应分享的精神食粮。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教学则是学生感受音乐的主渠道,是传承音乐文化的捷径,是通向"知乐"的桥梁。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理性认识音乐作品,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最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人们通过聆听具体音乐作品或通过阅读、分析乐谱等方式,感受音乐的内在美感,同时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不断体会音乐的情感、形象,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欣赏中,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支离破碎地讲授。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学应尽量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欣赏进行,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使其发自内心地随着音乐律动、舒展、想象,用心灵感受音乐,以此鼓励儿童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经验,最终达到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浅议模糊教学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儿童音乐》2007,(11):69-73
音乐欣赏是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具体音乐作品的一种审美体验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审美的聆听。它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其他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深刻而持久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觉和记忆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更深层次  相似文献   

9.
周婷婷 《考试周刊》2010,(1):206-207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美育教育过程中一务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有一定程度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等三个阶段,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究中小阶段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从小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总是以音响标志它的存在,离开音响音乐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音乐欣赏教学它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活动中的基础,也是中小学阶段音乐课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完成责任和义务。因此,从小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是中小学阶段音乐欣赏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