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2,(18):7-7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互联网络调查,截至2012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总规模为3.88亿。其中,手机浏览器用户2.78亿,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71.7%。手机浏览器已成为手机网民上网的主要方式,也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布局移动端的发力点,不过由于手机浏览器忠诚度较高,小型浏览器厂商竞争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5G商用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技术取得长足发展,作为移动互联网重要载体的智能手机也受到追捧,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人数已达9.86亿人.崇尚高科技、热衷时尚的高校学生逐渐成为手机上网的主要群体.手机上网在极大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过度依赖手机的现象.其中,大学生手机控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曾雨 《百科知识》2021,(15):73-76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对大学英语进行了多次改革,改革方向涉及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口语作为产出型技能,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法、遣词造句的能力,还需具备正确的语音语调,几项能力综合使学生们对"说英语"望而却步.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同时也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突破9.8亿大关,其中手机网民比例已达99.7%.面对"数字原住民"这个群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随着手机的普及,在手机功能方面,网民对以音乐、游戏和视频为代表的娱乐功能最为关注,达到手机功能整体关注度的70%以上,手机的娱乐趋势彰显无疑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高校学生各种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极需重视的消极影响.据调查,在我国数以亿计的网民中,高、中等院校学生占半数.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移动传媒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科学传播领域,知识的碎片化是公众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特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按这个比例,山东省青岛市900多万人口中,手机上网用户将超过500万户。在这种大趋势的变迁中,我们的科普手段已大大滞后于信息化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9日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网民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昭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差不多3个网民共享一个IP地址.到2010年可能面临IP地址枯竭.影响网民的上网速度。到去年年底,中国的网民占全球的16%,但是所分配到的地址还不到全球的6%。到2010年,可能就剩下一点地址没分,也就是说.IP地址将于2014年用完。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数字技术的发展,近几年采用新技术已经变得很普遍,移动支付、网约车、移动医疗、在线教育、网络社交等各种"互联网+"新业务层出不穷.我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的普及率也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3月底,网民数量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4.5%,较2018年底增长了4.9%.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发送信息、查找资料等,但同时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中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对多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如何通过有效的算法更迅速地“提纯”数据价值?如何提高人类对数据的驾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大数据处理专家——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胡军.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网络信息建设呈加快发展的态势,中国的网民人数逐年扩大,截至200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53亿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严重.本文重点关注和研究了网络成瘾综合症(IAD)问题及如何解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广场》2003,(5):16-16
2003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将增长25%,达到2.58亿户。而且手机终端除了要增加五六千万的新增用户以外,更换手机的比例也还有两千万的量。据估计,今年国内手机终端市场量在八千万左右。这几个数字一方面增加了国内外手机厂商角逐中国市场的信心,同时也将使国内的手机大战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网民及手机上网用户规模越来越大,手机阅读趋势已日益盛行。这种趋势给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观念、专业技能、经费投入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机会。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大宣传、强化能力、创新内容、平衡利益等措施,不断创新服务,主动适应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手机的普及,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低头玩手机的现象随处可见,不管是在地铁上还是在公交车上,都出现了"低头族".大学生作为手机的主要用户,也是"低头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笔者将详细分析大学生"低头族"的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旨在为改变当期的现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7)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可见网络在中国的普及面广泛。网络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中,网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网络便利了人们的信息交流,使信息传播更便捷。新媒体和网络作为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所涉及的范围广,如数字广播、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网络等。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各高校对新媒体的运用也是广泛的,随着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发展,各高校也运用到新媒体这个平台去传播信息,去提升高校的名气,去提高学校的形象地位。但是如果存在不实或虚假的网络消息传播,就会给高校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学校名义,所以在当前新媒体盛行的时代,如何应对网络所传播的关于高校的信息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发展环境出发研究新媒体传播对高校的影响以及高校要怎样去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自从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现代人都成了网民,每天在网络中游走。人们接触网络最方便的媒介可能就是智能手机了。当你离开家,走向街道、商店、超市、地铁站、公交车站……放眼望去,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而且大多数人是手机片刻不离手。智能手机如此普及是因为它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其背后的隐患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电话手机(也称“大哥大”),作为现代最方便的通讯工具,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商人、经纪人、企业家、公安及公务人员已经半刻也离不了手机,真是“一机走遍天下”。西欧是使用手机最多的地区。芬兰手机普及率为3O%;挪威达29.2%;瑞典28.5%。美国手机普及率为17%;日本为15%;澳大利亚达28%。其它如英国、意大利、卢森堡等国家均超过10%。我国的手机市场起步较晚,但使用手机者也超过800万户。手机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危害,手机是一个“无形杀手”。手机内装着一台2-8瓦功率的电磁发射机,除少量偏耗,90%…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宣告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近乎实时化的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宣告了一个病毒肆虐的时代的到来。因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越便捷,病毒的传播与交流也就会随之而越快捷。单机时代的人们很少谈及病毒、谈及安全,而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时刻都在谈论病毒、谈及安全。安全已经成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敌,安全已经成了中国6亿网民的心头大惠。因此,做为网络安全工作者,我们必须本着对6亿网民负责、对网络安全负责的认真态度切实搞好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保障我国数以亿计的网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成为网民网络接入的主要方式,手机阅读正成为网民阅读的新潮流。高校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有必要适应形势开展对手机阅读的研究和应用,为高校学生提供优质的手机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刘绮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11-212
根据第19次国内互联网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其中18岁以下的网民占17.2%,较上一次统计增加580万,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民年龄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群体。但与此相关的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网络问题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何把中学生的网络习惯,正视网络对青少年教育带来的双重影响,因势利导,架构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教育体系已成为国家、社会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