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辩解的语境     
既然卢梭写《忏悔录》不能救赎灵魂,那是为了什么?德曼说他在辩解,他又是为什么而辩解?从文本和语境的角度看,他写作的环境又是如何的?沿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被迫辩解的卢梭,一个在无意中改变时代语境的卢梭。  相似文献   

2.
儿子上3年级了.语文增设了作文。可是我发现他并不喜欢写作。因为在他二年级时我就尝试让他写一些看图作文.他有时就会厌烦、甚至惧怕写作.这让我很担心。如何让孩子喜读善写?我作了很多尝试后发现我的老本行——档案却帮助了我。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书法写作的三个秘密1.哪里来的时间?每个人的一天都有24小时,但对毛主席来说这远远不够用,因为每天要做的工作,在24小时内排满了还不够用,但他又不愿把工作拖到第二天。怎么办?他想了一个极特殊的办法就是压缩睡眠时间,压缩吃饭时间。睡眠吃饭时间短了...  相似文献   

4.
写作札记     
严肃的写作态度在文坛上有一句话,叫“严肃的写作态度”。这一般是说一个人写得比较少,或是一般不写。它是相对写作勤奋的入而言的,不叫懒惰。严肃的写作态度,这句话产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而且一般是专业作家圈子内。当了专业作家却不写作,怎么说呢?就说,他的写作态度很严肃;当了专业作家又勤于写作,于是就说他写得太不严肃了,言外之意是你拿了一份工资还要去多多地挣稿费——这样写作的人与不写的人,也许都找到了平衡。严肃的写作态度,离开那个养懒人的体制,就成了一个逻辑荒谬的例子:严肃的写作态度,就只是怀胎,不生子,…  相似文献   

5.
青年作家、河南省商城县人武部政工科长余英茂,初涉新闻工作时,他把新闻看成“小兄弟”,以为凭自己文学上的功夫,搞新闻是小菜一碟。然而,真刀实论地干起来,他才发现“新闻别有洞天”,三十六行,各有各的门道,并非一通百通,吃“老本”是不行的。因此,他报名参加了新闻函授学习,苦心钻研新闻写作知识。果然事半功倍,在新闻写作上也取得了成绩,发表了大量的新闻作品,还有不少篇目获奖。也许会有读者产生疑问,搞文学的从事新闻写作以后,文学这个本行会不会丢了?新闻写作对文学创作究竟有哪些促进作用?二者能否协调统一,相得…  相似文献   

6.
三、短文的写作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短文如何写作。短文如何写?本来“将无常谋、水无常势,文无常法”的,全靠自己去感悟,去练习。鲁迅先生是写短文的高手、圣手,他也只写不讲。魏明伦先生这些年的短文写作很见功力,他的体会是,优秀的短文要有“三独精神、二民主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写作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通俗,尤其是经济新闻写作. 为什么呢?先举个例子. 十多年前,笔者在经济日报工交部担任部主任.一天,副总编辑杨尚德从国家计委开会回来,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国枢,我刚参加了一个关于规模经济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巴楚  何文  昕彤 《出版参考》2009,(3):42-42
贵州有个作家叫何文,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有点不可理喻。一个作家,按说其生活方式应该是和时代合拍的,但在这方面何文可说是个落伍分子。他的这个落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BB机流行的时候,他从没有带过这玩意儿;二是在城市手机普及甚至频繁更换的今天,他至今也没玩这人与人之间方便联系的现代工具;三是现在写作的人,连比他老很多的老作家们都改手写为电脑写作了,可他还是顽固不化地用那只手吭哧吭哧地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9.
学会讲故事     
在2000年“湖北 好新闻”评选中,湖北 日报记者卢平川在消 息奖项中获得两个一 等奖,这在报纸部份历 年激烈的争夺中是少 有的。这里不想评说两 稿成功之处,只想单就 《樊东明为“股”所困》 的写作谈点感想。 《樊》稿一看就让 人记住了。不仅记得 住,还为樊东明的遭际 唏嘘,为他的固执惋 惜,为他的合作牵挂, 因而愿意把他的事讲 给别人听,希望有人与 他合作,希望看到他尽 快走出愁城。 几百字的消息何以能给人打下这样的烙印、有这样的吸引力?从写作讲,恐怕应归功于记者会讲故事。故事者,如何之人、因何之故、所生何事也…  相似文献   

10.
初次认识仇成梁,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那天下午,操课的号声刚刚响过,报道组走进来一个样子憨厚的小伙子,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叠稿纸,开门见山地说:“我叫仇成梁,写了些小稿,麻烦您给改一下好吗?”他那腼腆而认真的样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91年12月,仇成梁从苏北的一个偏僻小村来到驻沂蒙山区某团当了兵。一向对写作情有独钟的他,便尝试着把身边的一些感人的事迹写成文字,然后急不可待地往外投稿,渴望着自己写的东西早一点变成铅字。但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发出的稿子都泥牛入海。是投的报刊太少的缘故吧?于是,他便每写一…  相似文献   

11.
白中本 《大观周刊》2012,(12):199-199
从教六余年,我深感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棘手。每次上作文课,心情就特别沉重,面对一群无精打采的学生,一个个紧锁的眉头,一双双忧怨的眼神,我心如刀割。学生咬破笔头,茫然四顾,不知该如何下笔。每每写出来的文章语句不通、层次混乱、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学习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才意识到:文章不是写作的附庸,更不是写作技巧的堆砌,光靠传授写作理论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于是,我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引导学生更好地写作。那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在哪里呢?出路又在哪里呢?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去年初,久体写作之志的李树耀调到107医院任政治处主任。管报道工作首先自己要懂得报道,于是,他开始朝着新闻写作成才的目标冲刺。节假日,他把自己关在家中看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知识,边学边实践,稿子一遍一遍地写,三番五次地改。有人劝他说:“老李啊,你快是40岁的人啦,还吃这些苦干啥?搞新闻可不是件容易事。”他笑笑没有回答。几年汗水几多情,辛勤换得硕果来,经过孜孜不倦地努力,他的处女作终于问世了,那是一例发表在军区报纸上的消息,虽然全文不过300多字,却给他写作带来了动力。他捧着那张报纸爱不…  相似文献   

13.
张华云 《大观周刊》2012,(20):221-22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呢?让学生喜欢写作,善于写作呢?本文从创设活动情景.挖掘写作素材上做了尝试,以待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署名”论     
有些新闻和通讯,往往署了三五个作者的名字;有的甚至一张新闻照片署名也是二三个,实在令人费解。仔细一想,消息和通讯署名三五个还有点说头;但新闻照片署名也是二三个就有点说不过去,难道是一人持相机,一人按快门,一人负责洗胶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未免有点“滑稽”。人多以示重视?不对。文责应该自负,如果稿子真的出了问题,作者三五个,拿谁是问?如何“自负”?倘若稿子获奖呢?作者三五个,谁来领受?谁是该文荣誉的无愧者?人多说明写作艰巨?也不对。写作的显著特点是“单干”。它的艰苦在于个人“伤脑筋”,并不表…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有诀窍的吗?我认为是有的。起码,每个人在写作中,总会有一些深切独到的体会,这体会实践得多了。再升华升华.成了经验,也就离诀窍不远了。我的写作诀窍是什么呢?很简单,一句话,叫做:带着问题写新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吴志菲 《档案天地》2011,(1):34-37,50
写作是为了活着——这是史铁生的人生哲学。我活着所以我写作.我写作所以我活着——这是他生命的辩证法,也是他写作的辩证法。他曾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相似文献   

17.
要当好一名通讯员,除了要勤于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踏实采访,如实写作以外,笔者认为,树立一些“编辑意识”,对于自身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也是提高稿件命中率的重要渠道之一。笔者通过实践认识到,通讯员的“编辑意识”至少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树立“把关意识”。通讯员在采访和写作时,应尽量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这些材料是否真实?这篇稿件读者喜不喜欢?要强调什么意图?有多大指导性?文章采取哪种形式来写等等。这样,既可以减少采写失误又可以增强文章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指导性。对于不符合宣传政策,不符合写作规范以…  相似文献   

18.
陈志芬 《大观周刊》2012,(17):194-194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的终极目标。在经过小学、初中两个阶段的教育培养过程后,学生一般都具备了一定水平的写作能力,但是如何针对职业技术学校高中这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和群体,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锤炼与提升呢?本文以职业技术学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目前写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参考新时期下学生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对职业技术学校高中学生写作的教育进行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9.
抓住好题目是一回事,作成好文章又是一回事。通常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跑题。何谓跑题?这里好有一比:就像是一个精力不集中的顽童,当他作数学题的时候,脑子里却想着如何粘靖挺,以致无法专注地完成一件事。说起来,避免跑题是写作的起码要求;但是即使是多年从事言论写作,有时仍不免犯这样的错误。也许可以这样说,克服跑题的缺点,意味着写作实践的突破。在这之前,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锤炼;过了这个坎,才能比较自如地创作合格品。虽然在这之后,写出好文章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不言而喻。跑题,不单纯是个写作技巧问题。正如…  相似文献   

20.
早听说107医院有个战士叫温学云,日前慕名前往采访,没想到他今年才25岁。尚未正式交谈,那摆在我们面前已经发表的568篇稿件剪报和近一尺高的获奖作品证书先让我们吃了一惊: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籍战士,何以能在自己短短的军旅生涯中,在写作的道路上搞到如此丰硕的果实?我们在他身上苦苦地寻觅着答案……由“新闻官”起步9年前,年仅17岁的温学云从鲁西北一个农村家庭入伍后,很快与写稿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学写作,步履是艰难的。写了大半年,寄出去的100多篇稿子沓无音信。又一个季度下来,他的身材瘦了一圈。终于,出自他手的一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