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  相似文献   

4.
乔会丽 《新疆教育》2012,(23):137-138
当前的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5.
王以军 《考试周刊》2013,(99):29-30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地发展,要使语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峡谷,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一步一步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轨道。“以生为本”是语文教师提的最多的观点,要实现真正的以生为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必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为此,笔者总结了“五学”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日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早已被摒弃,代之而来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形式。要想使学生这个中心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我想讨论法不失为一种好的引导方  相似文献   

10.
杨秀敏 《考试周刊》2012,(81):26-26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强调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是未能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未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思索,总是不自觉地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几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探讨、思索并加以实践着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我认为,要想做到课堂提问有效,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语文教师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然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是导学者、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入校园,带给我们一个明媚春天,离开了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顺应语文课改的教育理念很多,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设计、使用好“学习单”,把“以教师的教(讲)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上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最大化地体现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相似文献   

14.
谷丽敏 《文教资料》2010,(13):60-61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读”“想”“练”。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读”“想”“练”来用心揣摩和体味语言,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文化的积淀,才能使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深刻的审美感觉——语感。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可谓千变万化.如何使“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完美的体现.就需要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教学实际进行摸索和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每课一诗”是语文教学上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它既转变了教学模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刘旺 《考试周刊》2010,(55):49-49
由“教”到“不需要教”,中间的过程长短不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缩短这一进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丽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1):130-130
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创新的教学改革,它从理论上、观念上都要求教师有一个新的开始。在教学中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完成。语文这一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有丰富的创新内涵,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由此往往导致教师是“眉飞色舞”,学生却“雾里看花”,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徐岩涛 《语文天地》2014,(31):79-80
基于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学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就应该努力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就是语文教学过程实施的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是指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学到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要随形势变化而变革,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要想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华丽转身”,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必须要发挥“教师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推动者”的作用,把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加强知识的内化和深化,为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阅读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性质,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相同的知识依靠点,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指导,使优等生“会想”,中等生“学会”,后进生“听懂”。这不但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同时也符合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发展的需要。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施教谈几点体会:一、目标要分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要有具体性、针对性,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