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08,(4):88-88
两名在英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正在加紧准备,他们将在英国文化协会一项极负盛誉的比赛中角逐英国“2008年度国际学生大奖”的荣誉。今年24岁的留学生张彦(音译)现就读于拉夫堡大学:她令人鼓舞的留学生活故事已经为她赢得了“英国中东部地区2008年度国际学生”的荣誉。而斯旺西大学22岁的留学生王世林(音译)则以他在斯旺西的生活故事赢得了“威尔土地区2008年度国际学生”的殊荣。  相似文献   

2.
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过去的8年中,英国“在家上学”的学生人数激增。目前,英国共有1.6万名学生“在家上学”,是1999年的3倍。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英国著名儿童动画片“天线宝宝”制作中心专程赶到安徽合肥,为16岁的残疾少年姚跃拍摄专题片。4个月前,仅1郾2米高的他,作为中国唯一一名代表参加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全球儿童论坛,并被组委会安排作压轴演讲。近日,姚跃向笔者讲述了他由一名被人忽视的男孩,成长为“中国最阳光男孩”的独特经历。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但同样让人可圈可点的,则是作为教育家的他,几十年来,总是“心有静气”,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大工作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梁遇春以他短暂的27年绘出了“急景流年”的奇异人生,并以他“快谈、纵谈、放谈”的风格而独树一帜。但在梁遇春的背后,却始终有着“伊利亚”的影子,这最早的定评可能就是郁达夫对他的指称:“中国的爱利亚”(“爱利亚”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散  相似文献   

6.
据新西兰《先驱报》7月16日报道,新西兰的大学校长们对英国削减在新西兰的大学奖学金项目表示强烈不满。在未来几年里,英国将不再给予发达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的学生英联邦奖学金。奥克兰大学的副校长称,副校长协会向联邦奖学金委员会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他说:“这意味着数名新西兰学生将失去去英国求学的机会,这也反映出‘英联邦’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3)
胡适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云:“中国最有名的人物姓差,名不多,各省各县各村人氏。”差不多先生办事只求“差不多”。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红糖白糖差不多”。河北西边是山西,他当成陕西,别人纠正,他说  相似文献   

8.
殷雨锐是个调皮的小子。他眼睛小小的,鼻子上有一块胎迹。他很机灵,但是上课却很爱讲话。由于他人小,而且机灵,得了个“耗子”的绰号。再加之他的“殷”字的读音类似“英”字,所以又曰“英国耗子”。“英国耗子”是个小懒虫,几乎每天早上上学都会迟到,想必是睡过头了,而且每天做课堂作业,“英国耗子”也会头昏脑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英国耗子”的调皮在班里是出了名的。上次体育课时,“英国耗子”无视课堂纪律,大肆地与同桌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不幸被脾气暴燥的蒋孝森看见了。蒋孝森顿时火冒三丈,他声嘶力竭地对“英国耗子”吼道:“你…  相似文献   

9.
在伦敦警方追捕2005年“7·7”爆炸案嫌犯的过程中,4名嫌犯中第一个被捕的是住在伯明翰的奥马尔。他在被捕时曾负隅顽抗,警察使用了一种名叫“泰瑟枪”的非致命武器,最后才将其制伏。这是“泰瑟枪”在英国首次用于实战。“泰瑟枪”是美国泰瑟国际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高科技反恐武器。它最早出  相似文献   

10.
八年前教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里年度考核时排在全校第一名的总是一名仅有初中学历的年轻的代课教师.而且每年如此。大多数老师都以为他是运气好.向来不服输的我感到很纳闷:他一个初中毕业生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怎么会教得好学生呢?换言之,他根本不“懂”教育.对于教育他是一个“外行”。而我们这些“内行”为什么总比不赢他呢?于是我开始注意上了他。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2012,(48):10-10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英国的学校用分“快慢班”的形式倡导个性化分层教学。英国的学生入校时,学校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进行测试,并结合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等内容,为每名学生建立详细的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的信息以及学生入学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杜甫,一代诗圣,他以诗记录历史,用诗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用诗冶炼苦难,用诗书写血泪。正是杜甫诗中之“泪”,成就了他诗中“圣人”之名。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引领学生从杜甫的“泪”中感悟他爱国爱民、悲天悯人的圣人精神,带领学生用一颗沉静的心走进杜甫的诗,走进他用“泪”编织成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3.
近来,位于英国南约克郡罗斯海姆的曼格纳科学中心进行了一项“机器人生存挑战”的实验,12名机器人参加了这次实验。 一天,曼格纳科学中心和往日一样挤满了数百名参观者,他们都是来参观这些机器人表演的。 负责中心管理工作的诺·夏基教授说,当时他有点头晕,就到办公室里休息了一下,15分钟后他回到展览机器人的大厅,发现台上只剩下11名机器人在表演,再扭头一看,他差点没晕过去,原来一个名叫“盖克”的机器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从展台上跑了下来,正摇摇摆摆地向中心的大门走去! 他连忙追了上去。“盖克”也不含糊,似乎意…  相似文献   

14.
一以文化成绩的高低论英雄,由此,我国出现了5300万之众的“差生”。■他的名片背后印着“向洋眼中无差生”,他专收班级排名后20名的学生“择差教育”。300名各式差生,在“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受训一年后,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巨大变化。“差生”真的差吗?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要误多少子弟?  相似文献   

15.
夏永华 《教书育人》2009,(11):64-64
当前,一部分孩子不能好好利用优越的环境,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反而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成为“问题学生”。我遇到一名学生吉某,其父母整天在外做生意,根本无暇顾及他,致使吉某养成许多坏习惯:懒散、打架、上网吧、偷东西、做小动作、怕做作业,成为“问题学生”。初三,我成为他的新班主任,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有责任转化他。如何转化呢?  相似文献   

16.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国学生在日本的一个果园参观,看到每棵收获后的果树上都留着几个果实,学生感到很纳闷。后来,农场主人解开了这名中国学生心中的疑团,原来,这些剩余的果实是为小鸟留下的。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农场主完全没有责任和义务去但他那样做了。他的这种保护鸟这种可贵的“责任”感。人们的为他人及社会服务意“责任”意识的感召下建立起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之以至不断优化,全面发展,是离不开“责任”二字的。当你吃完冰棍把包装纸丢进垃圾箱而不是随意弃之,留下的是整洁的自然环境;当你乘车时将座位让给…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2007,(23)
英国一名学生对《博尔顿大学学报》说,他花钱是为接受最前沿的学术教育,而不是为了获得大学图书馆的借阅资格证,更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张阅读书目清单。——摘自《英国人算教育账:大学是否值得上》  相似文献   

18.
一、中学“导师制”的模式 关于“导师制”,《辞海》上解释为“英国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14世纪开始采用。导师对学生负有教学和辅导的责任,亦有兼顾学生的一般福利和生活行为方面的指导。每一导师指导学生四至十人”。 在我国,“导师制”是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导师一般带一名或几名学生,负责其研究学习,包括授课、研究指导、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并对其思想、行为负责教育。另外,本科生在毕业前也  相似文献   

19.
“优、良、差”,“甲、乙、丙”是教师给学生的定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对“优”字惜之如金。学生得“优”少,得“良、差多,久而久之,使学生对争“优”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赊个“优”给学生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激励和教育效果。促使我这样做,是由一件偶然的事情引起的。我班有一名学生,各方面都不错,就是作文一直不好。我采取了各种方法指导他——让他抄例文、背名篇,针对他的作文反复指导。我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他的作文却仍不见起色。看着他满本子的“良…  相似文献   

20.
他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赛车世家,他小时候就梦想着长大后也要驰骋在F1赛道上。可他从小就体弱多病,还曾经患上可怕的原发性肾病。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20年后我将会干什么》。他描述了他的伟大志愿:“20年后,我要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