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历史》(初中教材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49页)对商鞅之死的描述是:“……秦孝公死后,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78页)亦持同样说法...  相似文献   

2.
岳麓版《历史》必修2教材第109页写道:“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而人民版历史必修1教材第165页写道:“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两种不同版本教材关于欧元正式启用的时间说法截然不同.到底哪种说法正确?  相似文献   

3.
对于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3(2007年版)第84页正文及插图所配文字说明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版)第248页多次表述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那么,原标题到底有没有这个“的”牢呢?  相似文献   

4.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中讲到:“他(司马迁)决心写一部《春秋》那样的历史书。谁知开始写作不久.因替朋友辩白.惹怒了汉武帝.被处以残忍的宫刑,关押在监牢中。”(第126页)  相似文献   

5.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对欧洲议会的普选时间的表述为:“1975年,(欧洲)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2005年版第142页。2007年版第180页)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370页说:“1975年,(欧洲)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第381页则说:“1976年9月,(欧洲)共同体国家通过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了‘欧洲议会’。”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以上表述都是错误的,欧洲议会的第一次普选是在1979年6月7—10日.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8页(文具店),第39页的“试一试”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结合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岳麓版《初中历史》第三册第78页说:“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力量抗日。”实际上中共中央并未发表《八一宣言》。张绍嗣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武汉出版社,1995年,第476页)说:“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正式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简称《八一宣言》。  相似文献   

8.
彭辉老师《对2008年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的几处商榷》(载《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10期)指出:“岳麓版教材第27页,‘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该表述让人生疑。”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史应该是晚清史加中华民国史,但并非简单相加就是中国近代史。现在还很少有书名为《晚清史》的著作,我仅见到《剑桥晚清史》和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这两部著作都是专题结构,应称为晚清史专题。标题为《中华民国史》的著作有几种,但它们都不是断代史,而是专门史。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关于必修4《三角函数》的内容与要求是: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根据这个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必修4》(2007年版)第12页给出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为(本文称为定义1):  相似文献   

11.
北京版八年级历史教材(第二学期用书)第35页有这样一句话:“肖乾,于1939年9月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国特派员.此后又专任随军记者,是当时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克利(里)斯提尼民主改革的时间,现行的五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模块)表述不一。岳麓2008年版第25页说:“公元前509年,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进一步实行民主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人民2007年版第120页说:“公元前506年.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民主改革。”大象2008年版、北师大2010年版第71页说:“公元前508年,  相似文献   

13.
在讲授人教社2006年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时。笔者发现了几处问题,现提出来,与同行交流:第一.该教材第1课后面的练习说:“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问题?你怎样看?”(第6页)在辩论中,小女孩的说法里提到“一万多年前”.意思是指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这和教材正文提到的山顶洞人生活“距今约三万年”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2007年版)第72页写到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时称:“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笔者查阅了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相似文献   

15.
卢春建 《历史学习》2010,(10):26-28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相似文献   

16.
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2第64页至66页 课题:“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一课时,课时安排:1个课时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199年9月湖北第5次印刷)《卖蟹》一文存在三个错别字:172页“公的满膘,母的饱籽,肢脚尖里都是肉”中“籽”应为“子”。《辞海》(1989年版)(下文只称《辞海》)1259页“.”注释③:动物的卵或植物的种子。如:鱼子;菜子。2172页“籽”:植物的种子。如:菜籽;花籽。“蟹’境动物,当然应用“子”,“母的饱子”中的‘呼”,释为“螃蟹的卵”。175页“抹去秤杆上的水草沫儿”中的“沫”应为“末”。《辞海)1405页“末”注释⑤:碎屑;粉末。如药本。1017页“沫”注释①:水泡。如泡沫。《新华字典》(1…  相似文献   

18.
曹嫄 《学语文》2011,(3):29-29
“资源”是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图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第4801页)。所谓天然,指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它相区别或对应的是“人工”。(《现代汉语词典》第1347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的古代艺术》(2009年版第31页)一课有一道思考题:“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问:这段话记录的传说有什么意义?”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2009年版第75页)的答案提示是:“人类摆脱以往的愚昧和黑暗。……也反映了人们对发明文字的祖先的无限敬仰和钦佩。”笔者以为,该题目及答案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人教版《历史》选修二第111页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2009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67页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10月”。2013年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94页说“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0月在重庆成立”,三教材存在差异。《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中国民主同盟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15页)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