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国家图书馆保存本民国文献为对象,介绍保存本民国图书的馆藏概况和入藏渠道,例举特色文献。提出为更好地保护馆藏民国文献,应该进一步改善文献库房条件、优化文献流通政策、全力推进抢救性修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文献调查、建立文献保护分级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著录、着力补藏原缺文献、积极推进文献整理与文化推广、强化民国文献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调研全国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期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民国时期期刊的数字化现状,以及国内四大有影响力的民国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并结合国家图书馆于2012年启动的"民国文献保护计划",深入研究民国期刊数字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给出解决途径,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为更好地开展民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图书馆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拟于2016年10月召开"回眸与展望:民国文献整理与开发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特向国内外图书情报、文献研究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征文。具体会议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会议主题《1)民国文献保护研究:针对民国文献的保护方法、保护措施、保护技术(如纸张脱酸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4.
从OA解读、国家图书馆OA民国文献资源及其利用方式三方面,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开放存取(OA)民国文献资源及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民国文献影印出版历史脉络,概述了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等机构民国文献影印的出版概况,从选题、开发和出版形式等角度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现状进行述评,总结出版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整理和出版民国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献保护与国家级古籍保护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单位之一,国家图书馆建立了国内首家国家级古籍保护实验室,并陆续配备了先进的科研设备与专业的保护人才专门从事文献保护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论文详细介绍古籍保护实验室的建设与现状,并对实验室的未来进行展望和规划。  相似文献   

7.
南京图书馆积极组织实施民国文献保护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民国文献的保护,如提升书库保管条件、积极引进影印本和数字资源以替代和保护原本、开展民国文献缩微工作、加快民国文献数字化进程等,并通过影印、编撰整理、建设数据库等方式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成果,纸张酸化研究和文献展览是该馆民国文献保护与宣传推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山东档案》2023,(6):10-11
<正>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是档案保护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和瓶颈问题,为准确掌握全省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组先后赴日照、青岛、潍坊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召集部分市、县(市、区)档案馆进行8场座谈交流,全面了解档案保护人才建设工作开展的经验做法,深入剖析制约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一、全省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近年来,全省各级档案馆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高度重视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使民国文献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与更广泛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2004~2013年,国内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主要从民国文献的保护观念、民国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民国文献的脱酸、民国文献的修复、民国文献的影印、民国文献的缩微和数字化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近10年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吕玉军  伯亮 《历史档案》2001,14(4):105-108,113
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于国内反帝斗争的影响和体育运动比赛活动的增多,中国教育界和体育界人士发出了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体育运动比赛主办权的强烈呼声。并从1923年起,开始酝酿成立由中国人自己组建的全国性体育组织。1924年8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以下  相似文献   

12.
建国前夕美国影片约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90%。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缓解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失业人群、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暂允各大影院放映一些影片内容不违反《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西方电影。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观众增强了对美国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纷纷远离和摒弃美国影片。随着国产新片的超额出产、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量译制引进和发行放映部门的努力,到1951年初美国影片绝迹于中国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13.
据最新史料表明:1917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最早报道了“黎里尼”(列宁),并于5月17日首次使用了“列宁”译名;1919年11月18日,《晨报》首先采用了“列宁主义”一词。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在关注俄国革命过程中“初识”列宁,为列宁主义在华初步传播奠定了舆论基础。十月革命后中国对列宁主义的介绍逐渐增多,态度也由负转正;其中,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其转折点。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后,传播和实践并行,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宣传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帮助先进中国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积极实践列宁党报思想,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兴起。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兴起于19世纪末,图书馆学教育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处于萌芽时期。受美国影响尤深。如在教育思想、教育经费、教育人才等方面都与美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2年开始筹建,1996年6月1日落成并对外开放.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印刷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和改造展馆,全馆总建筑面积已达8000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之一,并以其独特的展览内容和多渠道的办馆思路,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并先后被有关部门列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AA"级景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通过馈赠礼品来维系人际关系,《礼记》中有所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品往往能传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感情和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自2004年起逐步解密开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档案,其中礼宾部分有很多关于当时国家领导人在外事交往中馈赠礼物的趣闻往事。  相似文献   

17.
18.
闫浩  杜小军 《编辑之友》2016,(8):104-109
民国时期,英国最早编辑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在学习英国人编辑《中国年鉴》的基础上,也编辑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或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同一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侵攻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其详细了解中国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故此,日本一些特务机构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支那年鉴》(东亚同文会)、《中国年鉴》(上海日本社调查编纂部)及《大陆年鉴》(大陆新报社)等多卷本的《中国年鉴》.上述多种版本《中国年鉴》对于中国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十月革命后,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包围,面对国内反动势力严重的叛乱危局,为了新生的苏俄政权的安全,为帮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现民族独立,推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新生的苏俄政权加强了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和支持。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奉派来华、联络中国先进分子、指导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维经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