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昆 《培训与研究》2008,25(10):34-36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素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其作品语言特色鲜明,在长期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个性化。在契诃夫作品中语言通俗易懂,有大量的俗语,故其作品深深地植根于人民大众,直到今天对契诃夫作品语言的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英国作家狄更斯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和中国作家老舍作品《牛天赐传》的剖作背景、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并赏析大卫和牛天赐这两个世界文学长廊中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刘敏 《现代语文》2009,(6):131-133
简·奥斯汀作品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历代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以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为例,通过探讨反差对比,丑丑相照,以次衬主,纵向对比四种对比手法,揭示出作者在人物对比修辞方面的具体运用,从而阐释了其作品人物恒久魅力之原因。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法是语言运用的法则。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订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法常识作了削减,并明确提出:“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在此新形势下,如何根据语言的自身规律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就成了一个新课题。我以为其关键在于加强指导语言学用的科学性,为此。提出以下三条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世界杯期间,新闻媒体铺天盖地.对各国球队和著名球星品“头”论“足”。不少报道称乌克兰队和厄瓜多尔队为“黑马”,称法国队为“老枪”,称德国队为“东道主”。那么,这几个词语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6.
《中文自修》2010,(5):F0002-F0002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也是当代英国最受评论界重视和读者欢迎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人生颇具神秘色彩,终身未婚,却用诙谐而细腻的语言写出了一部部生动的爱情小说,为全球读者称道。作品也因此被一再改编为电影和电说剧,影响甚广。  相似文献   

7.
[案例背景]二OO五年度宁波市镇海区语文七年级(七)期末统考试题中,有这么一道题语言积累和运用题:“诸葛”是复姓,其实我们国家还不少复姓,如“上官”、“司马”、“公孙”、“欧阳”等等。  相似文献   

8.
儿童喜欢听美妙的童话故事.英语教学可以借助故事这一形式,辅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其语言交流的欲望,打破其对学习语言的心理障碍,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持续兴趣。笔者在多次参与听课的过程中,体验到故事教学的魅力,感受到它丰富的教学内涵,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09,(3):51-52
新西兰是最早向中国开放自费留学市场的国家之一,由于完整承袭英式教育体系、留学费用和英语语言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等优势,近年来,新西兰已成为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深入,国家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个性化作文在语文教学实践巾开始形成一股热潮。对什么是个性化作文,理解大同小异,孩心在于学生的作文要写出个性,但如何让学生写出个性的作文却见仁见智。所谓个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对写作活动而言,个性是与共性相对而言的。当前的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1.
只要与邦外产生交流与交往,便不可避免地通过翻译活动产生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它在本质上仍是本国语言,因为使用的语言符号本质上仍是本国传统的,但是,从语源学、语义学、语法学等角度上看,它却又融入了异域的一些因素,我们称这种语言为翻译语言。  相似文献   

12.
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有组织的语言的活动来进行语言学习的。那么,如何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符,游戏化的专门性语言活动情境;如何利用环境创设,整合各种资源进行语言教学,为他们提供真实而丰富的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语言运用情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艾丽斯·默多克是一位将传统的现实主义思想与后现代叙事手法进行调和的现代英国女作家。为了反映当代社会道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在现实主义叙事传统的基础上,她采用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思想来探索人的主体性和真理、善和美之间的矛盾与关联。从她的人论入手,可详细读解她的作品中四个主要后现代叙事特征,包括语言与真理的悖论、语言与游戏的关系和反佛罗伊德的倾向,对理解和领会她的作品丰富的社会道德含义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文论述了托尼·莫里森的生活文化背景和创作经历,对托妮·莫里森作品中处在不同社会文化夹缝中的人们命运遭际的极富魅力的小说世界作一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点评:这是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绘画作品。小作者十分喜欢红色,她用单一的红色油画棒勾画出会飞的房子和将要进入房子的小朋友。虽然只用了一种色彩.但聪明的小作者却运用了粗细不同的线条.装饰方法中的黑、白灰面.以及手指晕染画面的方法,使整幅画面显得生动而富于想象。整幅画面中的红色与白色,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画面的虚实处理,则更突出了孩子心中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2006,(9):42-42
教师依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运用语言、实物、道具、表演等手段,精心地创设音乐情境;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参与、自我体验、尽情表现的音乐实践活动,获得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发展。“情境·体验”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设境——体验——表现。  相似文献   

17.
奥斯卡·王尔德(1854.10-1900.11),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通过文学成名时,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在伦敦社交界小有名气。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两部作品都很成功,但真正为他赢得声誉的是戏剧作品。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万顷竹海寄相思。记得那年桃花会上,一节节竹筒米饭的清香,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驻足品尝,也让我大饱口福,余香悠悠。   深秋,登上竹园水库坝顶,令人心花怒放 !千山峻岭之间,水鸟惊飞,拖着一溜银白的弧线;莽莽苍苍的楠竹疯长在山脚在山腰在山岭,低垂着浓绿如云的头颅 ... ... “沟似九寨沟 “, “水如漓江水 “, “湖胜西子湖 “——好一处 “群峰夺影 “景观 !   涉足马铃溪,伫立在 “岩垭闻铃 “台,眺望夜郎古国边陲高山 “紫云恋翠 “,爬上 “骑山过海 “亭,欣赏 “竹浪云涛 “。不觉下行至雕匠垭,沿深沟幽峪,登 “天匠雕山 “台,仰观 “鼓鸣山寺 “,俯瞰庙湾半岛上的 “山旋水转 “。走在李梓溪戴家坡下,瞻仰《笋谱》作者宋僧赞宁塑像,沿途远眺像刀剑直指云天的 “剑断南天 “和溪谷幽深的 “沉湖飞峡 “。在桃江村发 “虾洲思鹭 “之幽情,在猫儿湾品 “青球双龙 “之嬉趣,在彭家洲望湖面宽阔的 “西子还童 “,在水打沟一览 “水漫金沟 “。水獭水鸥水鹿出没在波涛间,湖上天鹅独立,鸳鸯戏水,丹顶鹤高歌 ... ...   走近岭上横跨溪谷构筑的吊脚楼 (比现代美国建筑大师莱特的 “流水别墅 “还要大胆 )...  相似文献   

19.
存少辉 《新课程研究》2009,(7):121-121,124
在上个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中学语文的文学课受到了较多的批评,矛头直指它的思想僵化、程序落后和模式公式化、概念化;在讲文学课时,常常将一篇篇鲜活的文学作品讲解得支离破碎和庸俗化了,即脱离文本、更脱离人本,大讲特讲其所谓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等,仅仅满足于课本的模式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个细小动作和微妙的神态暗示,富于积极的情感性语言,都能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使师生心心相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情感性语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龄 有经验的教师为了使学生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