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卑感的认知干预方案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卑感是自我评价偏低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具有自卑感的人皆而有之,只不过强弱不同而已。影响自卑感的因素很多,解决自卑感的方法主要有团体和个体认知干预方案。团体的干预方案主要针对学校学生集体进行的心理辅导,个体认知干预方案是针对个体心理咨询的。  相似文献   

2.
张瑾 《时代教育》2010,(9):52-53
选取有自卑感的大学生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后自卑感显著降低,在社交、学习、自敬和外表因素上都有显著改善,对照组被试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说明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自卑感。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自卑感的产生、危害及克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卑感是青春期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 ,它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带来的危害是消极的。而自卑感的克服 ,是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剖析了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并从七个方面探讨了自卑感克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自卑感是一种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偏低的自我意识。自卑感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克服,就会影响到学习、人际交往和个性发展等许多方面。一个人如果长期被自卑感所笼罩和统治,他的精神活动就会受到束缚,从而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受到压抑。因此,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帮助学生防止和克服自卑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扬起理想的风帆,健康成长。一、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家庭的影响是自卑感产生的根源之一。有的学生由于家庭困难,吃的、穿的、用的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卑感;有的学生由于家长对其…  相似文献   

5.
视障儿童由于生理缺陷,不能通过视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给其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给其心理、情感、认知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感、畏惧感,变得烦躁、焦虑。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针对其生理缺陷和心理需求,积极进行教育补偿。  相似文献   

6.
杨小青  黄小平 《广西教育》2009,(30):43-44,56
采用开放式问卷及个别访谈法,对某所高职高专350名新生进行自卑原因调查,发现高职高专新生自卑感来源原因主要有:形体不佳;知识、能力欠缺;性格不好,不会与人交往;学习不好,考不上理想大学;家庭原因等。这些只是新生产生自卑感的可能性因素,产生自卑感的深层原因是新生与他人或某种标准比较、遭遇他人的嘲笑和屡屡受挫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来源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足。安娜的自卑感产生于对爱情的不满足,因为她全身心地投入爱情,而伏伦斯基却不愿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更深层次的是处境的自卑感,包括物质处境和精神处境的自卑感,安娜随时可能落入孤苦伶仃的境地,也随时可能断绝她和社会的联系。自卑感的堆积形成了安娜的自卑情结,对爱情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她和伏伦斯基的分歧,突出的表现就是不断的吵架。为了释放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安娜选择了最后的途径,也就是自杀。她用自杀使自己获得了优越,却也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相似文献   

8.
阐述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以及自信心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阐述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以及自信心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以及自信心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有些同学总觉得自己站着比别人矮、坐着比别人低,平时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往,显得很孤独,这就是自卑感的表现。 产生自卑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学习成绩差,丧失了  相似文献   

12.
非凡的爸爸     
自卑感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自卑感强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低,做事总是先想到困难。他们感情脆弱、常处于惶惑不安中。很显然,这种性格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误区及成因 1.受挫折、冷遇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考入职中的学生受社会上鄙薄职教观念影响,有些学生中考失败,心理失去平衡,产生一种羞耻感,自卑感。另外,职业中学的部分教师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滋生出一种怨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表现出缺乏责任心,缺乏爱心,这加深了学生的自卑感。同时,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失败”,学生也深感内疚,这些都促使学生自卑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刘志 《成才之路》2011,(31):18-18
每个青少年都希望被别人关注和认可,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推动青少年进步的动力,是好事。但自尊心一旦过了头,就变了味,就会产生一种畸形的自尊心即虚荣和攀比心理。虚荣和攀比心理也会带来自卑感。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当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后,如果个体在体力上、能力上、家庭经济等方面不如别人,就会感受到较多压抑,容易形成一种自卑感。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生理、心理皆处于敏感期、学习又紧张的中学阶段,许多学生会不断遭到自卑感的冲击,尤其是见到以前许多方面逊色于自己的同学如今优秀地站在自己的面前时,心理往往会严重失衡。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得勒认为:自卑感是每个人在追求更大的价值和完美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在阿得勒看来,人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能产生自卑感。显然,自卑是一种正常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求职今日意如何,择业艰难百战多”。在择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自我与社会的和谐,产生了心理上的冲突与矛盾,步入了择业的心理误区。这样既不利于择业,也利不于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人生的发展。可见,正确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是十分必要的。一、择业心态1.择业自卑感。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信心。面对市场的改革、人才竞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是正常的。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心理学家阿德勒对自卑感提出了自己创造性的解释。文章依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对自卑感的由来、自卑感的作用及生活风格与自卑情结的关系等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正是自我评价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既容易建立自信心,也容易产生自卑感。前者是个性中积极因素,对学习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是今后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宝贵品质;而后者却是幼儿个性中的消极因素,它使幼儿表现得胆小、拘谨、被动、思维不活跃、害怕困难、逃避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时期产生的自卑感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那么对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卑感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自卑感量表(FIS)对昆明市某中学30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自卑感在性别、家庭教养方式上有显著差异;自卑感量表中自信维度受父亲文化程度影响;自卑感水平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主效应显著,与年级不存在交互作用;相关分析显示,家庭教养方式与自卑感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基本的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人们追求完美以及借着精熟事物以克服自卑感是来自天性。自卑感不仅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源泉。我们在自卑感的驱动下,不断地往更高层次迈进,使自己的能力由低变高、由负转正。但过重的自卑感不利于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